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山东 七年级 期末 2024-02-23 3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词语。
(1)他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xùn zhí _______
(2)落日的yú huī _______照在它巨大的翅膀底部,就像夜空因为星星而发光一般。
(3)我也chàng rán _______地,愤恨地,在诅咒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4)我想那piāo miǎo _______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2024-02-23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成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惊慌失措        精益求经        各得其所        直上云宵
B.油然而生        翻来覆去        截然不同        混为一谈
C.威风凛凛        哄堂大笑        花枝招展        神彩奕奕
D.小心翼翼        据为己有        孤苦伶仃        温故之新
2024-02-2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不懂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刨根问底搞清楚。
B.领导干部要敢于吃苦受累,对待工作不要拈轻怕重
C.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D.当年被称为不毛之地的北大荒,如今已变成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了。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只有用爱来托举生命和希望,我们才能够克服困难,走出困境。
B.10月30日正式开放通车的金门大桥,从规划到完工耗时近30余年,斥资96亿新台币,约合22亿元人民币。
C.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有准备的人总是有能力战胜困难,而且有勇气面对困难。
D.电视剧《小欢喜》受到家长热捧的原因是因为剧中反映的孩子的教育问题很“接地气”。
2024-02-2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第一次看到动物的眼泪,我几乎是被那一滴泪惊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此时,人们才会相信,动物更有一种为人类所不理解的无声的哀怨。
②但是,直到真的看到了动物的泪水,我才相信动物也和人一样,它们也有悲伤,更有痛苦。
③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语言,或者是人类还不能破译它们的语言,所以,当人们看到动物的泪水时,才会感到惊愕。
④本来,我以为泪水只为人类专有,而动物因没有感情,它们也就没有泪水。
A.②③①④B.③①②④C.④②③①D.①②③④
2021-12-05更新 | 610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1届江苏省江都市中考二模考试语文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6. 下列关于语法知识、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寓言一般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杞人忧天》和《女娲造人》都属于这一类文体。
B.《皇帝的新装》选自《格林童话》,它的作者是格林兄弟,德国语言学的奠基人。
C.“红花绿叶”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两个“绿”的词性相同。
D.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代表作有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是郭沫若对蒲松龄及其作品的高度评价。
2024-02-2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7. 根据原文默写,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1)河流大野犹嫌束,____________。(谭嗣同《潼关》)
(2)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通过丰富想象,借月抒发诗人对朋友的无限怀念和深切同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迈体弱,仍渴望戍守边疆、报效国家的愿望。
2024-02-23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8.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开展了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小语同学为这次活动准备了开场白,请你在横线处再仿写一个句子。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读艾青的诗歌,让你坚定前行的信念,找到绝处逢生的出口;读托尔斯泰的小说,让你心存悲悯,找到通往良知的道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什么比读书更能让人欣喜,让人着迷的呢?
(2)为了解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活动小组对350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表

读书计划情况读书笔记情况
有无计划百分比是否做读书笔记百分比
有计划10.1%每读必做0%
有时有计划31.3%凭兴趣做24.6%
没有计划58.6%从不做75.4%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上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是: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
2024-02-2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9. 阅读《西游记》的节选文字,概括孙悟空在不同阶段的形象特点。

节选文字

形象特点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猴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石猴: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圣道:他虽年劫修长,也不应久占在此。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

齐天大圣:_______________

行者道:……我老孙身回水帘洞,心逐取经僧。那师父步步有难,处处该灾。你趁早儿告诵我!

孙行者:__________________

六、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0.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词》前两句运用对比手法,突出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悟,让人耳目一新。
B.“排”是排开、推开的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鹤一飞冲天的无畏气势。
C.《天净沙·秋思》精选多种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画。
D.两首诗歌采用议论、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既有抒情色彩,又饱含哲理意义。
11.同是写秋,两位作者各抒发了什么情感?请简要概括。
2021-09-26更新 | 41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福建省漳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12. 文言文阅读。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

①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②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③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④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⑤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
②非宁静无以致远
③不逾矩
④博学而笃志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②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3)甲文中“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中“非”“无以”体现了诸葛亮怎样的语气和情感?
(4)甲、乙两文都谈了共同的话题“志”,乙文②③两则围绕这个话题,侧重谈了 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内容与甲文的“____________”是相互印证的。
2024-02-2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八、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1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②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③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④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⑤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⑥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⑦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⑧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⑨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⑩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⑪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⑫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⑬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梳理选文中“我”的情感变化过程,每空用两个字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①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②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3)选文第②自然段,句子的末尾“?”和“!”连用,具有怎样的表现力?请加以简析。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4)结合全文回答:为什么“我”明明不甚喜欢第三只猫,却在第三只猫上用的笔墨最多?
2024-02-2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1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书桌

冯骥才

①我有张小小的书桌。它又窄又矮,破旧极了。在外人眼里简直不成样子。上边的漆成片地剥落下来,残余的漆色变得晦黯发黑,连我自己都认不准它最新是什么颜色。桌面又满是划痕、硬伤,还有热水杯烫成的一个个套起来的深深浅浅的白圈儿。别看它这副模样,三十年来,却一直放在我的窗前,我房间透进光来的地方。我搬过几次家,换过几件家具,但从来没有想到处理掉它……

②记忆里,幼时的事,都是穿不成串儿的珠子。这珠子却在记忆的深井的底儿滴溜溜、闪闪发光地打转,很难抓住它们——

③我把字总误写成字,就在这桌上吧!我一排排地晾干弹弓子用的小泥球儿,就在这桌上吧!我在小木板上钉钉子,就在这桌上吧!这些只有我才知道的故事,早已融进往昔岁月中的童年生活。

④为此,我很少用湿布去拭抹它。

⑤只有一次例外。那是我上小学四年级时。我前排坐着一个女同学,十分瘦弱。她年龄与我一般大,个子却比我矮一头。两条短短的黄辫儿,简直是两根麻绳头。一天,上语文课,我没听讲,却悄悄把眼前的两条黄辫子拴在这女同学的椅子背儿上。正巧老师叫她回答问题,她一起身,拴住的辫子扯得她头痛得大叫。我的语文老师姓李,瘦削的脸满是黑胡茬,连脸颊上都是。一副黑边的近视镜混淆了他的眼神,使我头次见到他时以为他挺凶,其实他温和极了。他对我们调皮的忍耐限度比别的老师都高。但不知为什么,那天他好厉害,把我一把拉到课堂前,叫我伸出双手,狠狠打了十多板子。他真生气呢!气呼呼地直喘,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只指着门瞪圆眼对我吼道:走!快走!我离开了课堂,一路跑回家。我手疼倒没什么,但当众挨打受罚,我的自尊心受不了。于是,我眼泪汪汪地在桌上写了李老师是狗!几个字。我写得那么痛快和解气,好像这几个字给我报了什么似的。这几个字就相当威风地在我桌上保留了好长时间。

⑥在表的滴答声中,在上下课的铃声中,在雨和雪轮番交替地敲打窗子声中,我长大起来。事也懂得多了。桌上那几个字却不那么神气了。反而怕被人瞧见,似乎成了一种不光彩、甚至是耻辱的污迹,我带着一种说不清是对李老师还是对长大后再也遇不到的那个瘦弱的女同学的愧疚心情,用手巾尖儿蘸些水使劲把这几个字抹下去。

⑦真奇怪!字儿抹掉了,好像心里干净了一些。

⑧我上了中学,毕业了,参加了工作。它一直伴随着我。

⑨有一天我画画。画幅大,桌面小。不得不把一半画纸垂到桌下,先画铺在桌面上的一半;待画得差不多时,再拉上纸来画另一半。这样就很难照顾到画面的整体感,我画得那么别扭,真急了,止不住愤愤地骂道:

真该死,这破桌子!

⑪……就这样,我过去生活的一切,无论是快乐和幸福的,还是忧愁和不快的,都留在这书桌上了,哪怕我忘了,他会无声地提醒我。

⑫它就摆在我窗前。从窗子透进的光笼罩着它。我窗外是一棵大槐树的树冠。这树冠摇曳婆娑的影子总是和阳光一起投照在我这小小的桌面上。

⑬每当这树冠的枝影间满是小小的黑点点时,那是春天;黑点点儿则是大槐树初发的芽豆豆。这期间,偶尔还有一种俗名叫做绿叶儿的候鸟,在枝间伶俐地蹦跳的影子出现在桌面上。夏天来了,树影日浓,渐渐变成一块阴凉,密密实实地遮盖住我的小桌。等到这块厚厚的阴凉破碎了,透现出一些晃动着的阳光的斑点儿时,秋风还会把一两片变黄的叶子吹进窗,像几只金色的小船,落在我这如同无风的水面一般平光光的桌面上。随后该关窗子了,玻璃蒙上了薄薄的水蒸气。那片叶无存、光秃秃、只剩下枝丫的树影,便像一张朦胧模糊的大网,把我的小桌罩住……

⑭我终于失去了它。

⑮在地震中,塌落下来的屋顶把它压垮。我的孩子正好躲在桌下,保住了生命。它才是真正地为我献出了一切呢!等我从废墟中把它找出来,只是一堆碎木板、木条和木块了。我请来一位能干的木匠,想把它复原。木匠师傅瞅着它,抽着烟,最后摇了摇头。并且莫名其妙地瞧了我一眼,显然他不明白我何以有此意图——又不是复原一件碎损的稀世古物。

⑯它就这样在我的生活中没了。

⑰我因此感到隐隐的忧伤。不由得想起几句话,却想不起是谁说的了:

啊,生活,你真迷人……哪怕是久已过去的,也叫人割舍不得;哪怕是不幸的,也渐渐能化为深沉的诗。

(取材于冯骥才同名散文,有删改)


(1)本文作者回忆了与书桌朝夕相处的岁月,梳理⑤﹣⑱段与书桌有关的往事和“我”的感受,将下面内容补充完整。
时间与书桌有关的往事“我”的感受
小学四年级时愤恨
长大后我用手巾把书桌上写的那几个字抹下去。
工作后愤愤
地震时忧伤

(2)文章在写“我”与书桌的关系时饱含深情,请你赏析第③段中所传达的作者的情感。
我把“人”字总误写成“入”字,就在这桌上吧!我一排排地晾干弹弓子用的小泥球儿,就在这桌上吧!我在小木板上钉钉子,就在这桌上吧!这些只有我才知道的故事,早已融进往昔岁月中的童年生活。
(3)文章用词准确生动,在朴实的叙述中恰切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结合文章内容,解说下面加点词语的含义。
并且莫名其妙地瞧了我一眼,显然他不明白我何以有此意图。
(4)文章第⑬段对四季景色描写似乎与书桌关系不大,但仔细想来却很有韵味,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2024-03-18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15. 题目

晚餐是家庭温暖而美好的聚会时刻,一粥一饭都凝聚着亲人的爱与奉献,家常滋味蕴含着人生百味,平凡之中蕴藏着动人的故事。


请围绕“我家的晚餐”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②突出人物特点,主次分明,详略得当;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如有需要请用“xxx”代替。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填空题
2
选择题
5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填空题
10.65根据拼音写汉字
90.85《西游记》
二、选择题
20.65字形  常见易错字
30.65成语和熟语
4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50.65衔接与排序
60.65文学常识综合  词类(词性)
三、名句名篇默写
7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四、综合性学习
80.65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图表类
五、诗歌鉴赏
10-110.65刘禹锡(772-842)  马致远(约1251-1321)  诗  曲
六、文言文阅读
120.4读书学习类对比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130.4郑振铎(1898-1948)  散文
140.65散文
八、作文
150.65话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