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5-2016学年天津津南区东片学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天津 八年级 期中 2016-09-06 51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面各种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谷(yáng) 肆(xüè) 广袤无(yín)
B.睨(bì) 执(niù) 鞺鞺鞳(tà)
C.口(qìng) 长(rán) 长短叹(yū)
D.鞭(tà) 罪(niè) 首低眉(hàn)
2016-11-18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天津津南区东片学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2. 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仅为青年学子成长提供了价值准绳,也为高校教书育人提供了工作方法。百年清华__________并参与了中国高等教育探索发展的历史,这里蓬勃昂扬的青春理想、严谨勤奋的治学氛围,__________了许许多多全面发展、个性鲜明的栋梁之才。__________高等教育始终让青年学子全面发展并保持个性,我国的人才培养水平__________一定会大幅度提高。
A.见证       铸就       只有       
B.印证       造就       只要       
C.印证       铸就       只有       
D.见证       造就       只要       
2016-11-18更新 | 1635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河南卷)语文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北京国安队在最后一分钟大举进攻天津泰达队时,被泰达队断球反攻,最终攻破国安队大门。
B.善于灵活运用各种表现手法的文学作品,往往生动传神,富有艺术感染力。
C.造型独特的北京奥运主会场——“鸟巢”,充分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想途径。
D.遭到特大雪灾破坏的南岭生态系统,至少需要三十年时间才能基本全部恢复。
2016-11-18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天津津南区东片学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激情”源于希腊语,原意是“上帝本色”,这里的上帝本色不是别的,而是指一种持久不变的爱心——恰当的自爱(自我接受)和由此延伸出的对别人的爱。
B.古人赏梅,欣赏的是它那盘曲的虬枝老干,品味的是它那馥郁的浓香。宋代范成大《梅谱》云:“梅,天下尤物,无问智愚不肖,莫敢有异议。”
C.对岸的草原上万籁无声,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鸟啄击橡树干的笃笃声,野兽穿越丛林的沙沙声,潺潺的流水声,野牛的低哞声——荒野的世界充满一种亲切而粗犷的和谐。
D.《津南日报》《津南广播电视台》共同推出的“百姓故事”栏目,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2016-11-18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天津津南区东片学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面古诗词曲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首用于赠答的七律,全诗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精神。
B.《赤壁》是一首咏史诗,作者借题发挥发议论感慨,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后果,而是反说其事,以东吴两位美女的命运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表达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C.《过零丁洋》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达了作者的忧国之痛,以及在不幸被俘的处境下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决心和豪情壮志。
D.《山坡羊•潼关怀古》先写作者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再写潼关的雄伟气势,最后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2016-11-18更新 | 3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天津津南区东片学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海燕》的节选文字,回答后面小题。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6.对文中具体形象的象征意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海燕”象征无畏无惧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B.“大海”象征扼杀革命的反动势力。
C.“太阳”象征光明,象征美好的生活。
D.“暴风雨”象征席卷一切反动势力的革命风暴。
7.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选文的第一段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从形和色两方面形象生动表现了海燕勇猛矫健的战斗英姿。
B.选文用恶劣的自然环境描写正面写出了出海燕英勇善战、敢于冲击黑暗的战斗形象。
C.“——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是祈使句,语势有力,表现了无产阶级渴望大规模革命运动到来的思想感情,具有号召力和战斗力。
D.“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运用反复修辞表达了海燕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
8.“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这句话最能说明海燕具有 (          
A.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
B.乐观的态度和战斗的激情。
C.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
D.夺取胜利的百倍信心。
2016-11-18更新 | 26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5-2016学年天津津南区东片学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的节选文字,回答后面小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9.下面各组加横线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余则缊袍敝衣处间 或遇叱咄
B.足肤皲裂不知 久乃和
C.是人多以书假余中有足乐者
D.弗怠 当余从师也
10.10.下面各句中加横线字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
A.手自
B.同舍生皆绮绣
C.主人再食
D.白玉之环
11.11.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描写富家子弟的奢华,是为了突出对自己穷酸生活的遗憾。
B.“略无慕艳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表现作者在艰苦环境中一心向学的精神。
C.作者分别写出了自己青少年时期得书之难、从师之艰、求学之苦和生活之艰。
D.文段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
2016-11-18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天津津南区东片学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12. 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 (杜牧《赤壁》)
(2)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3)辛苦遭逢起一经,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
(4)__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
(5)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6)______________,骈死于槽枥之间。 (韩愈《马说》)
(7)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揭示事物新陈代谢规律,即新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18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天津津南区东片学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柳宗元传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

[注释] 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怂播州:今贵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③质:抵押。④没:没收。⑤营护:料理,护送。

13.解释下面括号里的字。
(1)禹锡终(易)连州:
(2)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
1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
15.选文体现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三个方面什么样的特点?试用自己的话概括。
(1)为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祈求》,回答后面小题。
祈求
林敬钧
我曾经在长城上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画家画鹰。在北方特有的那种干燥湛蓝的天空下,苍劲古朴的长城默默地蜿蜒于群山之上。画家在一块白布上泼墨挥毫。长城上的风扬起老人的白发。鼓动每一个人的衣襟。他展开那面墨汁未干的鹰旗。雄鹰起伏振翅,直欲破空而上。
阳光照在大地上,也照在猎猎作响的鹰旗上。一瞬间,我忽然感觉到一种热血冲破冰层的眩晕,一种沉淀压抑已久的力量的猛烈爆发:天空、阳光、长城、老人、长风、鹰。
那不是我第一次见到鹰,却是我第一次为鹰震撼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峭壁上看到了鹰的巢穴。那只是一个粗陋的石坑随便地搭上几根粗树枝,其余一无所有。它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后来我看到南方一种色彩艳丽的织鸟精致而温暖安全的巢时,我想到了北方的鹰。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鹰的身上有一种冷峻而直入人心的力量。我明白鹰不需要巢穴。它从不躲避风雨。它是天地间飞翔的精灵,高傲、敏锐、凶猛、无畏,永不留恋巢穴的温暖与安乐。
我带一身风尘回到家乡,听说公园里来了个动物展览团。我想起了鹰,于是我去了。
从羽毛的颜色和体形可以看出:那是一只已经苍老的鹰和一只年轻的鹰。鹰架距我不到三米。那只苍老的鹰的羽毛零乱而支楞突兀,腿上有一根粗大的铁链,它埋头翅间。那只年轻的鹰目光迟滞,仿佛在看什么,又什么也没看到。
一个小孩,忽然放肆地把手中的香蕉皮扔向那只埋头的鹰。他一定不知道他干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因为他还在得意地笑。那只鹰猛地昂起了头,有力的颈部弯曲成了一个矫健而凶猛的弧度。我看到它眼中凌厉地闪过什么,它闪电般地直掠下来。
然而那长不足一米的铁链狠狠拽住了它,它猛然回坠,被倒吊在高高的鹰架上,晃来晃去,那只年轻的鹰展了展翅以便站稳,它冷漠地看了看脚下的同伴,又把茫然的目光投向远方。
那个被吓呆的小孩这时才清醒过来,悻悻地抓起一把泥沙朝那倒吊着的鹰狠狠扔去,又嘿嘿地笑起来,一边捡石块,一边大声的骂。那只苍老的鹰耸着翅,挣扎着,发出一串低沉的鸣音。它的声音在颤抖。我分明地感到一种苍白而强烈的悲怆冷冷地漫过心头。我拦住那个小孩,叫他滚。
鹰渐渐停止了挣扎,静静地倒吊在高高的鹰架下。利爪笔直地伸向天空——那里曾是它的家园、梦想、荣耀和骄傲。四下沉闷,天地间只有蝉在不停地叫。
我不知道鹰是否会流泪。
那夜我在山顶坐了很久。天上有月,月旁有星;山上有风,山下有楼。我在山顶大梦一场,一颗泪珠从天上落到我的手上。到清晨我再去看那两只鹰的时候,苍老的鹰依然倒吊着,只是刚刚死去。喂鹰的人说,野生的鹰是没法养活的——它不吃东西。他告诉我那只年轻的鹰是人工孵化的。
天空是蓝色的,一切都很安静。我想起北方的天空、阳光和鼓动衣襟的长风,想起伤痕累累的长城上那面猎猎的鹰旗。我不知道那只年轻的鹰在寻找什么,但我想那一定是一只被束缚的鹰对祖先血脉相承的东西的渴求——它一生未曾飞翔。
我知道鹰的灵魂在天上。我祈求世上善良的人们,给鹰一颗奔驰的心,让高飞的灵魂永不沉沦。
(选自《美丽如初——10年精短散文100篇》,有改动)
16.散文开篇,作者选择“长城”这个特定的场景,有什么用意?
17.作者为什么会梦到“一颗泪珠从天上落到我的手上”?
18.文中“年轻的鹰”有哪些特点?作者借它表达了什么意思?
19.下列对本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写南方织鸟精致而安全的巢,是为了与鹰的巢穴造成对比,反衬鹰的生存能力强。
B.作者用年轻鹰的茫然冷漠衬托苍老鹰的高傲暴烈,意在表明,离开天空鹰就失去了灵魂。
C.作者描写遭到戏弄后鹰的动作、神态、声音,使其内在的心理和性格得到了充分展现。
D.作品通过对小孩无知行为的描写,对人类残害动物、虐待人才的行为给予了有力的批判。
E.文章用象征手法,通过对苍鹰性格及命运的叙写,表达了对志在高远的奋飞精神的渴望。
2016-09-06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天津津南区东片学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七、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易(0.85)
真题
综合性学习
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爱我天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回答小题。
【材料一】中国年画艺术的代表杨柳青木板年画,始创于明末,在天津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年画采用木板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形成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的独特风格,2006年被文化部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材料二】天津话是中国北方方言的一种,流行于天津及周边地区。中国人类学家李世瑜通过实地考查,发现天津话与以安徽宿州为中心的江淮平原地区的方言最为接近,并认为天津话脱胎于此。
【材料三】天津快板是一种发源于民间,完全以天津方言来表演的曲艺形式。采用“数来宝”的说唱方式,用三弦伴奏,别具一格。天津快板风格粗犷、爽朗、明快、幽默。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材料四】泥人张彩塑创始于清代道光年间,创始人为张明山。其作品取材广泛,塑造人物生动,塑与绘的结合使作品更具生命力。泥人张彩塑流传、发展至今已有180年历史,被公认为天津一绝,为天津市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材料五】海河水系由五大干流组成,即南运河、北运河、大清河、子牙河和永定河。这五条河流在天津市区三岔河口汇入海河,经海河流入渤海。
20.上面是某同学为“探寻家乡特色艺术”主题活动搜集的一组资料,不符合这一主题的两则材料是_______、 _______。
21.请你仿照加点部分的句式,将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天津,我可爱的家乡,怎样才能表达对你的深情呢?如果我是摄影师,我一定用多情的镜头拍下你迷人的倩影                 

八、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后面小题。
22.填空:
罗曼•罗兰(1866-1944): 国著名作家,音乐评论家。20世纪初,他写了几部名人传记:《 传》《        传》和《      传》,三传合称为《名人传》。
23.自古以来,传记几乎都是记载名人的丰功伟绩,而《名人传》, 却使我们看到了他们和常人一样有他们的痛苦挣扎和矛盾。你认为作者从这个角度为名人立传有何意义。
2016-11-18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天津津南区东片学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4. 在我们生命的过程中,一定有一盏灯为我们照亮,可在我们匆忙的行走中,何曾停下脚步认真地思考这些呢?我们时常叹息世风日下、人心浮躁,可曾想过自己的责任,想过把受惠于他人的光亮再传递给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呢?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相信也曾感受过那种令人温暖的光芒: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贴心的安慰,一声真诚的问候,一次不求回报的帮助,或者一句善意的提醒,一次坦率的批评……


请以“曾为我点亮的那盏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6-11-18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天津津南区东片学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2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名著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字音
20.65一般词语  词义辨析
3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40.65标点符号
50.65诗  曲
二、现代文阅读
6-80.65中国诗歌
16-190.4记叙文
三、文言文阅读
9-110.4
13-150.4人物传记类
四、名句名篇默写
120.94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五、综合性学习
20-210.85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提炼与概括
六、名著阅读
22-230.65罗曼·罗兰  名著导读  《名人传》
七、作文
24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