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山东 九年级 期末 2024-03-08 2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适中(0.65)
1. 某位同学将学过的部分古诗分为了几个板块。下面是他展示的三个板块,请你补全相应的内容。
【板块一:诗文传情】“春蚕到死丝方尽,①______。”(《无题》)李商隐写出了对爱情的至死不渝;“山回路转不见君,②_____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表达了对朋友依依不舍之情。
【板块二:诗文言志】被贬黄州的苏轼在《定风波》中发出感慨“③______?④______”,表达了他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失意踌躇的李白仍然不放弃希望,在《行路难(其一)》中高呼“⑤______,⑥______”,表达积极乐观、昂扬向上的精神品质。
【板块三:诗文明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用“⑦______,⑧______”告诉我们新陈代谢的道理。
2024-03-0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班级正在举行主题为“可慨可叹,品味人物之‘义’”的读经典名著活动,邀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任务。
【材料一】

且说鲁达寻思,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的远了,方才起身,径投状元桥来。……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位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节选自《水浒传》第3回)


【材料二】

凤姐闹了一回,此时又觉清楚些,见刘姥姥在这里,心里信他求神祷告,便把丰儿等支开,叫刘姥姥坐在床前,告诉他心神不宁,如见鬼的样子。刘姥姥便说:我们屯里什么菩萨灵,什么庙有感应。凤姐道:“求你替我祷告。要用供献的银钱,我有。”便在手腕上退下一只金镯子来交给他。刘姥姥道:“姑奶奶,不用那个。我们村庄人家许了愿,好了,花上几百钱就是了,那用这些?就是我替姑奶奶求去,也是许愿,等姑奶奶好了,要花什么,自己去花罢。”凤姐明知刘姥姥一片好心,不好勉强,只得留下,说:“姥姥,我的命交给你了。我的巧姐儿也是千灾百病的,也交给你了。”刘姥姥顺口答应,便说:“这么着,我看天气尚早,还赶的出城去,我就去了。明儿姑奶奶好了,再请还愿去。”

(节选自《红楼梦》第113回)


【材料三】

却说云长所骑赤兔马,日行千里,本是赶不上;因欲护送车仗,不敢纵马,按辔徐行。忽听背后有人大叫:“云长且慢行!”回头视之,见张辽拍马而至。……操曰:“吾欲取信于天下,安肯有负前言。恐将军途中乏用,特具路资相送。”一将便从马上托过黄金一盘。关公曰:“累蒙恩赐,尚有余资。留此黄金以赏将士。”操曰:“特以少酬大功于万一,何必推辞?”关公曰:“区区微劳,何足挂齿。”操笑曰:“云长天下义士,恨吾福薄;不得相留。锦袍一领,略表寸心。”令一将下马,双手捧袍过来。云长恐有他变,不敢下马,用清龙刀尖挑锦袍拨于身上,勒马回头称谢曰:“蒙丞相赐袍,异日更得相会。”遂下桥望北而去。许褚曰:“此人无礼太甚,何不擒之?”操曰:“彼一人一骑,吾数十余人,安得不疑?吾言既出,不可追也。”曹操自引众将回城,于路叹想云长不已。

(节选自《三国演义》第27回)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的鲁智深为了救金氏父女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被到处捉拿,却并不能改变他的性格本色。
B.材料二划线句子运用了语言描写,此处可以看出刘姥姥心地善良,有意安慰凤姐。
C.材料二中的刘姥姥三进大观园,此时的她见证了荣国府的繁胜景象。刘姥姥化身为义的使者,将巧姐救出水火之中。
D.材料三划线句子运用了语言描写,可以看出曹操非常欣赏关羽的才华和勇武,也侧面写出了关羽是一名不可多得的猛将。
3.请按要求填写下列表格。

标题

人物故事

材料一

行侠仗义之义

拳打镇关西、______

材料二

_____之义

三进大观园

材料三

_____之义

______、千里走单骑

4.“义”的意义广泛,可以指情谊也可指正义、民族大义。然而“义”往往伴随着荆棘,我们做人应当心中有义,不畏荆棘,在逆境中仍然坚守自己的信念。请结合其他经典名著的内容,选择一位人物进行分析。
2024-03-0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

(宋)辛弃疾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注释】叶承相:即叶衡。一位很有才干的主战派官员。高人:高雅的人。
5.请赏析“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的表达效果。
6.有人说“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一句中的“笑”和“愁”矛盾。请结合“愁”的内涵谈谈你的理解。
7.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4-03-08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甲]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

记雪月之观

沈周

是夜月出,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常。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楼。楼临水,下皆虚澄,又四圃于雪,若涂银,若泼汞,腾光照人,骨肉相莹。月映清波间,树影滉弄,又若镜中见疏发,离离然可爱。寒浃肌肤,清人肺腑。


【注释】①虚澄:空虚清澈。②囿:围绕。③汞:水银。④离离然:历历分明的样子。⑤浃(jiā):透。
8.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上下白而       或长烟
B.湖中得更有此人       不复出
C.月映清波       遂与外人
D.叉四囿       不必藏
9.下面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是日更定矣”表明前往看雪的时间为晚上八时左右,“更”是古代夜间计时单位。
B.甲文笔墨精炼,文笔清秀,表现力强,全文不足两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
C.乙文作者是画家,他以画家的敏感,从色彩、光影、物体形态多个角度来描绘月下雪景。
D.乙文中“月与雪争烂”“若涂银,若泼汞”“若镜中见疏发”等描写均运用了比喻手法。
10.翻译句子。
树影滉弄,又若镜中见疏发。
11.下面是阅读甲文后留下的两处批注。请选择其中一处,结合句子和批注简要评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批注:景象寒气逼人)
(2)湖上影子,惟长提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身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批注:文中有画)
12.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
2024-03-0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长安三万里》剧组该不该道歉


材料一:

背景资料:近日,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在今年暑期档斩(       )获不俗的票房与口碑。就在《长安三万里》即将迎来暑期档完美收官之时,影片却陷入了“致歉漩涡”之中。有河南洛阳的网友提出,片中李白、杜甫首次相遇本在洛阳,影片中被改到了长安;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三绝合体”也从洛阳改成扬州,认为电影“不尊重历史”“伤害洛阳人民感情”。洛阳市隋唐史学会发了一则通告,通告说:“李白和杜甫第一次相逢在洛阳”、“杜甫早年生活在洛阳”、“‘一日三绝’发生在洛阳天宫寺”、“救郭子仪的是李白而非高适”……


材料二:

①历史学博士夏增民的表示,“没有必要,格局太小了,没有必要去纠结这个问题。”他称,电影就是电影,电影为了创作的需要,可能会把一些元素集中在某一个点上来表现,电影是艺术的一种架构,它不是假象,《长安三万里》是一部艺术片,不是个纪录片,这个问题没有必要去过分纠结。

②历史小说的创作、演绎尺度是什么?这是个文学问题,也是社会学问题。它的尺度应该是:描述轮廓,创制细节,这就叫“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羽翼信史而不违”。

③戏剧影视文学创作,台词外的文采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情节。但台词其实也很容易出状况。我想起小时候看过一个六集纪录片《长城的故事》,一个汉朝人劝慰朋友,“别灰心,咱会东山再起的”。开始没觉得有问题,后来被提醒,“东山再起”是晋朝谢安的典故。

④我认为这确实是个瑕疵,但也不觉得很严重。又比如汉朝人说“XX真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不细究,你会发现其中的问题吗?你会被误导吗?我想,你或者没发觉,或者把它当成笑料分享出去。这么写,往往是作者自己也没有发觉,而不是他故意的。如果标准太严苛的话,恐怕没有影视作品能过审。起码任何电视剧中,古人就不是那么说话的。但真按古人方式说话,你看吗?当然,让刘关张三人对着关二爷神像起誓结拜,那肯定不行——除非搞笑片。


材料三:

①古装剧中的戏说一类,基本上是“瞎说”,笔者曾看到过剧中的唐代主人公朗朗念出清代诗人名句的。但人家标明了是“戏说”,不是正史,你也拿它没办法。但《长安三万里》不一样,这电影备案说是“重大历史题材电影”,宣称“查阅众多历史资料”,结果电影中地点对不上,人物与事件也对不上,你说是戏说也就罢了,你说是正说却错误百出,读过相关历史的成年人或许可以一笑而过,那些刚刚处于求知年龄没什么分辨能力的小孩子,他们怎么办?别怪人较真,面对历史,严谨该是必须持有的态度。

②就此而言,或许洛阳市隋唐史学会是有本地情结,但他们质疑《长安三万里》的文史知识错误,一是一,二是二,历史事件的时、地、人、事各要素,这主干的要素你都错讹百出,却称自己是什么“动画历史片”,不是狠狠地打自个脸吗?

③动画历史片可以有幻想性成分,这些表演也很可能成为影片的亮点。但是,历史事件中时、地、人、事这些基本的构成要素,却不能随心所欲挪位。李白与杜甫初次相逢在洛阳,杜甫早年生活在洛阳,“一日三绝”发生在洛阳,救下了郭子仪的是李白,如果你把这些基本的史实都抹杀了,那还算什么“历史片”?观众要求或许很低,但作为一部动画历史片,仍需有历史的担当。就此而言,洛阳市隋唐史学会的起诉,有助于厘清同类作品的创作规范,给电影创作敲响文化范chóu       )的警钟。

④诗词专家、上海觉群诗社社长胡中行介绍;天宝三载(公元744年),李白因得罪权贵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在洛阳遇到杜甫。他认为,作为唐代诗坛的“双子星”,李杜首次见面在历史和文化层面是一次重大事件,理论上不应轻易改动,“这么大的事件将地点进行改动的确欠妥。”他建议,可以借助一两句台词,既不改变剧中设计,又能传递二人首次相会是在洛阳的史实。

13.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        )       范chóu(        )
14.关于《长安三万里》剧组该不该道歉的讨论是由什么事件引发的?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
15.下列选项和材料中观点一致的是(       
A.《长安三万里》是一部纪录片,不是个艺术片,这个问题没有必要去过分纠结。
B.历史事件中时、地、人、事这些基本的构成要素,不能随心所欲挪位。
C.戏剧影视文学创作,台词和文采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情节。
D.动画历史片可以有幻想性成分,这些表演会成为影片的亮点。
16.材料三第①段在论证过程中用了哪些方法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请举例赏析。(可从驳论的角度、论证方法、修辞的角度赏析)
17.材料二和材料三就需不需要道歉持不同观点,你赞成哪一方?请结合材料二或材料三的论据加以阐述。
2024-03-0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背后的眼睛

①在他一筹莫展之际,他发现了老人和羊。

②确切地说,应该是一位双眼失明的老人。一把木椅,一支竹杖,斜倚在门前晒太阳。而那只羊,就拴在老人左手边的柿树上。柿子树上挂满了熟透的红柿子,一个个,像欲望的眼。

③他的目光被那只羊牵引。那是一只多么健硕的羊啊,强健的四蹄,肥嘟嘟的屁股宽阔的后背,无不彰显着它的肥美。这只羊足足有五十多斤重,若牵到自由贸易市场将会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④那是个明媚秋天的午后,正是乡下最忙的季节,庄子里的大人孩子几乎是倾巢出动,大人割稻捆稻,孩子在田上剥豆角或跟在大人后面捡拾散落的稻穗。田野里一片喧腾,所以整个庄子反倒显得沉寂空旷。“城里忙腊月,乡下忙八月”,这时的庄子没一个闲人。

⑤这个老人让他看出了端倪。老人身材瘦病而佝偻,苍白的脸色透露出大病初愈后的虚弱,特别是那双眼睛,空洞、无神。此时正值“秋老虎”发威的时候,太阳依然耀眼刺目,但老人看向太阳竟没有半点的躲闪与不适。这个发现让他惊喜。

⑥他蹑手蹑脚,迟疑着,向老人和羊走去。

⑦咳咳……

⑧剧烈的咳嗽让他停止了前进的脚步。看到老人咳得缩作一团,他险些有上前帮忙捶捶后背的冲动。

⑨原本他是到舅妈家借钱的。舅妈操着面杖说,一家不知一家难,一边把50块钱掖到他手里。他咬着嘴唇没再说什么。自从五岁那年爹娘外出做工双双遇难,他就习惯了和年迈的阿婆一起相依为命。这次阿婆意外摔倒住进医院,让他瞬间塌了天。这生命之重,让十四岁的他如何能承受?

⑩他攥紧了口袋里的那张催款单据,单据已被汗水浸透。若再不交医疗费,明天阿婆的治疗药水会全部停掉。他知道,停掉就意味着阿婆的死亡。隔壁山子他爹就是这样走的。

⑪不能没有阿婆。他心骤然收紧。屏住呼吸,风一样无声无息走到拴羊的柿树下。只要他一伸手,就可“顺手牵羊”。

⑫他偷瞄了一眼,老人已经停止了咳嗽,咳嗽引起的潮红在脸上还未散去。他依然半倚着门,脸仰着,眼睛茫然望向高远的天空。天空上,有灼目的太阳和棉朵的云。

⑬他稳了稳神,抖抖索索解开了羊绳。羊异常温驯,跟在他的身后,浑然不觉将要面对的宿命。只要牵羊走五里山路,他就可到达清水镇的自由贸易市场。他和山子多次去那里捡过别人扔掉的鸡肠和猪下水,那里的犄角旮旯旮旯都被他们翻遍了。只要到了那里阿婆的医疗费就有着落了。

⑭“是家里遇到什么难事了吧?”背后传来老人温和的声音。但对于他无异于炸雷惊响在头顶。

⑮“你……你的眼睛?”他错愕地转身,全身的血液凝固。他睁大了惊疑的眼睛。

⑯“你猜得没错。瞎子,俺老头子是瞎子。”老人缓缓说道,“老天收走了俺的眼睛,却给了俺两只灵敏的耳朵。这大概就是天无绝人之路吧。你听,你脚步的迟疑与犹豫俺老头子都能听得见。俺今天没喊,是想你肯定遇到难处了。再说,谁还没个犯错的时候?”阳光打在老人的脸上,有耀眼的光。

⑰羞愧、懊悔、害怕一起涌上心头。他像迷途无措的羔羊,结巴着,“爷……俺婆……对不起……谢谢你……俺……”一面不知所措把羊绳塞到老人手里。

⑱“走吧,“顺手牵羊’的坯子不可有。今天权当俺瞎老头啥也不知道。走!”老人用劲挥了挥手。他飞也似的逃了。

⑲二十年后,他已是一名优秀的警察,国内许多神偷惯犯都栽在他手里。在一次省表彰会上,记者追问他走上警察之路的原因,他当着省市领导的面讲述了十四岁那年发生的故事。他说,改变他一生,让他毅然走上警察之路的,是因为背后始终有那双看不见的眼睛。最后他加重语气说,其实,每个人身后都有那双眼睛。只要你有良知,那眼睛无处不在。

18.[重现情感]这篇小说通过“他”的视角,讲述了他和老人的故事。请你为本篇文章概括讲述这个故事。
一筹莫展之际,发现了老人和羊→______→蹑手蹑脚,抖抖索索解开了羊绳→______→老人体谅他,让他牵走自己的羊→______
19.[梳理顺序]两位同学在分享此文阅读感受时。为文章第段可不可以删掉发生了争论,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20.[细品语言]小说语言观照出作者全部文化修养。请从不同角度研读小说语言,分享你的体会。

语言

研读

他攥紧了口袋里的那张催款单据,单据已被汗水浸透。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品析这句话的表达有何妙处。
他像迷途无措的羔羊,结巴着,“爷……俺婆……对不起……谢谢你……俺……”从人物描写角度具体分析这句语言的妙处。

21.[探究人物]你认为文中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22.[探意主题]文章结尾他说的话意味深长,应重点解读,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享你的理解。
其实,每个人身后都有那双眼睛。只要你有良知,那眼睛就无处不在。
2024-03-0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六、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23. 2023年是中国推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班级拟召开“走进一带一路”综合性学习,以下是班长准备的部分材料,请你帮他完善。
(1)下面是此次活动的开场白,请你根据开头将后面补充完整:
同学们,曾经,驼铃清脆响彻丝绸之路。“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如今“一带一路”正延续着______
(2)某同学向大家介绍了关于“一带一路”的前世今生,请你根据提示帮他总结一下。

前世

今生

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纲、漆器等货物,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运到中原。这条贯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载入史册的“丝绸之路”。后来,汉朝又开辟多条海上航线,渐形成了“海上丝纲之路”。二者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了人类交融互鉴的历史篇章。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发表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同年10月3日习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10年来“一带一路”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沿线国家深度合共建“一带一路”使得彼此交融。

①“一带一路”中“一带”指______;“一路”指一______
②上面表格中的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______
(3)“一带一路”LOGO自征集活动开展以来,受到全球各领域人士的积极参与,组委会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投稿作品。下面两幅作品中,你认为哪一幅更能代表“一带一路”?请说明理由。
2024-04-0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4. 古典诗词有着无穷的魅力。仅就诗词的题目而言,就能给人带来无限遐想。“山渐青”也许会让你想到重新焕发勃勃生机的美景;“竹马车”也许是与玩伴嬉戏玩耍的见证;“少年心”也许是面对挫折困难而永不放弃的执着和倔强……


请从以下的词牌名中,任选一个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一:山渐青        题目二:竹马车        题目三:少年心
写作提示: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2024-03-08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名句名篇默写
1
现代文阅读
3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句名篇默写
10.6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二、现代文阅读
2-40.65名著导读  小说  非连续性文本
13-170.65非连续性文本
18-220.4记叙文
三、诗歌鉴赏
5-70.65诗歌鉴赏
四、文言文阅读
8-120.65山水游记类对比阅读
五、综合性学习
23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图文转换  开场白/结束语  提炼与概括
六、作文
24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