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吉林省抚松县第八中学、第九中学、第十中学、实验中学、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吉林 八年级 阶段练习 2024-04-15 1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1. 请在下面田字格中、括号里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1)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2)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牧的《赤壁》中慨叹自己生不逢时,认为自己总会有所作为,能看出诗人抑郁不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4-15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抚松县第八中学、第九中学、第十中学、实验中学、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二、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2. 阅读语段,按要求回答下面题目。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是全国唯一一所以吴孟超院士名字命名的医院。目前,这所医院已发展成为福建规模最大、专业设置完善技术力量雄厚的肝病和肝癌防治与研究的医学中心, A.幅   B.辐)射福建省内及我国东南部地区,甲______A.跻身   B.跻入)我国重点肝病和肝癌防治与研究领域的行列

一代医学泰斗吴孟超院士对家乡福建医疗卫生事业倾注了乙______A.古道热肠       B.满腔热忱)。近年来,吴孟超院士以福州建设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为 A   Bqiè)机,丙______。

(1)根据拼音为文中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文中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______       ______
(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
甲:______       乙:______
(3)文中“□”处依次填写恰当的标点符号是(       
A.分号句号B.逗号感叹号C.顿号句号D.顿号问号
(4)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的兵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打造全球规模最大的肝病和肝癌大数据平台
②共建共享国内顶尖的肝病和肝癌数据
③发起成立全国肝病和肝癌大数据联盟
④将全国肝病和肝癌大数据汇聚到福建
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③④②①D.②③①④
2024-04-1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抚松县第八中学、第九中学、第十中学、实验中学、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困难(0.1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榭间,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趺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有删改)

【注释】①虎丘:苏州名胜。②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③钩月矶:在虎丘山顶。④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⑤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3.苏轼,字子瞻,号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1)念无与为乐者(      )       (2)尝秋夜坐钓月矶(      )
5.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6.用“/”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7.甲文写月下之景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8.甲文结尾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作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9.承天寺的夜色与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点?
2024-04-1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抚松县第八中学、第九中学、第十中学、实验中学、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柳丝长

①树木之中,我偏爱柳。

②喜欢某种事物,有时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就说这柳树,何时何地,与其初相遇,怎么喜欢上的,我实在没有什么印象,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绝不会在诗文里,那是后来的事了,纸上的柳色,烟色朦胧,如梦。

③有时,记忆似乎亦如梦,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雾里看花。隐藏岁月深处的孩童,爬在家门前的老柳树上,环抱粗的树干,皲裂的树皮,沟沟壑壑的,黢黑,枝干五股八叉,盘结遒劲,一如枯墨写意,柳枝亦非柔弱的垂丝,而是翘起头来,向上生长,那时,在北方的乡村,好像少有垂柳的身影。

柳似乎比别的树木对季节的变化更敏感一点,春意隐含在寒风中的时候,柳便已觉察到了,开始泛青吐芽,嫩绿的柳枝在树上摇动着手臂,似在招呼着孩童,孩童们纷纷爬上树,折柳拧柳笛。

⑤儿时的乡村,似乎随处可遇柳树,家前院后,池塘路边,河畔堰头,春日,用柳笛吹出心底欢快,柳笛无腔,吹的是趣,悠悠的柳笛声中,水牛在河滩悠然地啃草,小孩子便成了牧童,此时,可以坐在牛背上,亦可以跟随牛的左右,看着牛伸出大舌头卷草,河水在缓缓地流淌着,倒映着披头散发的柳影。

⑥用细柔的柳枝编成柳帽,顶在头上,俏皮活泼,平添几分童趣。编柳帽,好像是无师自通,不知因何,我始终觉得,编柳帽是跟电影学的,或是受电影的启发,战斗片里,解放军都会戴一顶树枝编制的帽子,埋伏在草丛中,小孩子看着有趣,见事学事,至于,因何用柳枝做材料,那就有些说不清了,估计一来是柳树多,再者是柳枝柔软。

⑦柳树,有着极强的生命力。一般的树木没有根是栽不活的,柳树却能落地生根,随没找来一截鲜柳枝条,把它剁成节,一祚多长,砸在田边地头,不用问,它自会生根发芽。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有时,用柳枝插一圈篱笆,不经意间,就长成了大树,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我怀疑那宅边的柳树,或是他当年插的篱笆。新鲜光滑的柳木棍,栽到土地里,不久,便会吐芽冒枝,撑起一方浓荫。有时,柳树成材了,砍伐下来,为了不让树木干掉,就会把木材丢到水塘里,树干就会在水中发芽,暑日,在池塘里戏水,骑在长满绿枝条的树干上,以木为舟,似乎可以缘木求鱼了。

⑧初夏,柳树吐絮,纷纷扬扬,随风在地上打着滚,滚成一卷卷的白絮,捧在手上,漫无目的地抛向空中,乐此不疲,柳絮飘飞时,或让大人觉得心烦,对于小孩子来说,却充满了莫名的欢愉,那种轻柔、素洁、空蒙、梦幻,无疑是孩童心情的写照,柳絮如雪,似乎比雪花更飘逸,更洒脱,更有生机,更随心所欲。晋人谢安在一个纷扬的雪天,吟出一联“白雪纷纷何所似?”侄子谢朗对曰,“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笑着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逤.韫是懂雪的,更懂柳絮。

⑨后来,走出家乡,来到江南,见到轻扬的垂柳,有几分陌生,又有几分欣喜,柳的家族中,又多了一名成员,莫名地联想到家乡有种名曰簸箕柳的柳,学名杞柳,乡人用以编制簸箕,故称簸箕柳,儿时,曾在簸箕柳林中玩捉迷藏。

⑩植柳可以遨蝉。蝉,天生喜欢柳,家乡人把蜕变的蝉虫唤作截柳龟,用小麦嚼成黏胶,用以黏知了,是少年时的一项玩乐。这种乐趣,可以说是柳赠与的。

⑪读书时,纸上的柳,更是摇曳生姿,在这里就不去说了。

10.作者回忆了与“柳”相关的哪些事?请概括回答。
11.文章在写作时引用陶渊明和谢道韫的故事,分别有什么作用?.
1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柳似乎比别的树木对季节的变化更敏感一点,春意隐含在寒风中的时候,柳便已觉察到了,开始泛青吐芽,嫩绿的柳枝在树上摇动着手臂,似在招呼着孩童……

13.文中第②段和第段都提到“纸上的柳”,试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目的。
2024-04-1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抚松县第八中学、第九中学、第十中学、实验中学、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创纪录的神十三究竟“神”在哪

①4月16日9时56分,随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缓缓降落在东风着陆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成功,这也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就此圆满收官。此次我国航天员“太空出差”较以前的任务究竟有哪些不同?

②“太空出差”为啥是6个月?航天员就不能在空间站多住一段时间吗?

③首先,是对航天员身体情况的考虑。失重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会随着失重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也曾表示:“长期处于失重环境对人体的心血管系统、肌肉和骨骼系统等影响效应更加凸显,出现应急医学问题的概率将增高。”

④此外,除了航天员需要换班休息,载人飞船同样也要轮换。由于长时间暴露在太空辐射中,载人飞船部分电子元器件受到的辐射剂量随时间积累,在轨时间存在上限。而6个月的任务时长能够保证飞船各项指标均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一旦飞船在太空中暴露时间过长,则可能产生无法预估的风险。当然,宇航员也有“加班”的情况——半个月前刚刚从国际空间站返回的美国宇航员马克·范德·海,便在空间站中驻留达355天。

⑤神十三返回怎么能这么快?

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分离,到当日9时56分返回舱成功着陆,整个返回过程仅耗时约9小时,大致相当于乘高铁从北京去往广州的时间。神舟十二号返回时,从飞船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分离,到其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大约花费了28.5小时。从28.5小时到9小时,快速返回快在了哪个环节?

⑦神舟十二号飞船在与中国空间站脱离后,并没有着急启动返回程序。而是先绕到了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下方,与径向对接口靠拢,对径向交会对接的各项技术进行验证。也正是有了神舟十二号的“铺路”,神舟十三号在交会对接时首次成功采用径向交会对接技术,为后续空间站全面建成、运行奠定了基础。

⑧验证任务结束后,神舟十二号便进入了绕地环绕阶段。简单来说,便是围着地球不停绕圈。绕圈是为了寻找一个合适的“窗口期”。由于载人飞船携带的燃料有限,返回时无法主动调整轨道面来对准着陆场所在区域。因此,只能让着陆场“主动瞄准”飞船。由于地球自转和飞船运行轨道的限制,这样的机会每绕一圈只有一次。而飞船连续不断地围着地球绕圈,便是为了寻找一个时间、气象等条件都处于最佳的返回“窗口期”。神舟十二号返回时,在这个阶段花费了大量时间,它绕地球转了大约11圈,每转一圈便要消耗1.5小时。因此,尽可能地减少“绕圈”次数,便是此次神舟十三号快速返回的关键。

⑨通过对最佳返回“窗口期”的精密计算,神舟十三号能够对脱离空间站的时机进行提前安排,从而保证飞船脱离空间站,进入绕地轨道后不久,东风着陆场便可“瞄准”飞船,省去了大量绕地时间。据了解,此次神舟十三号在这一阶段仅绕行地球5个圈次。

⑩“这整个过程需要一系列的复杂操作,因此必须保证该技术成熟稳定后,才可进行。”杨宇光认为,快速返回技术的应用也是我国航天事业不断走向成熟、强大的象征。

14.文章以“创纪录的神十三究竟‘神’在哪”为标题的作用是什么?
15.阅读文章,分析第⑨段中加点字“仅”的表达作用。
16.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⑥段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17.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选文从“‘太空出差’为啥是6个月”“神十三返回怎么能这么快”说明了创纪录的神十三究竟“神”在哪,文章采用了逻辑顺序。
B.载人飞船由于长时间暴露在太空辐射中,6个月的任务时长能够保证飞船各项指标均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C.失重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会随着失重时间的增加而逐渐消失,例如,美国宇航员马克·范德·海,便在空间站中驻留达355天。
D.载人飞船返回时只能让着陆场“主动瞄准”,飞船连续不断地围着地球绕圈,是为了寻找最佳的返回“窗口期”。
2024-04-1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抚松县第八中学、第九中学、第十中学、实验中学、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五、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难(0.4)
名校
18. 《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是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斯诺可能报道了(       
A.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台儿庄战役胜利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六、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19.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几乎每次进餐后,它(蓝图拉毒蛛)都要整理一下仪容。譬如用前腿上的跗节把触须和上颚里里外外清扫干净。

囊装满后,它(绿色蝈蝈)用喙尖抓抓脚底,用沾着唾液的爪擦擦脸和眼睛,然后闭着双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

上述两段文字均选自《______》,分别描写的是蓝图拉毒蛛和绿色蝈蝈进食后的______,说明了昆虫也同人类一样有着______的良好习惯。
2024-04-15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抚松县第八中学、第九中学、第十中学、实验中学、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七、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20. 中华大地,英才辈出。为了弘扬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班级举行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老师为这次综合性学习设计了两项活动,请你再补充两项。
____________③寻风流人物图片④讲风流人物故事
(2)请你为班级“讲风流人物故事”活动拟一份“开场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给下面这则消息起一个不超过15字的标题。

2022年1月31日晚,广西河池一家具作坊发生火灾,一家七口被困。

消防员欧保尔、韦吉德和战友们作为首战力量,立即登车出动。消防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发现火势发展迅猛波及二、三楼,严重威胁内部被困人员。现场指挥部立即按照灭火救援编成展开救援,先后疏散出5名被困人员。

经现场确认,发现仍有1名老人和1名小孩被困火场,位置不详,情况不明,十分紧急。欧保尔主动请缨,立即带领政府专职消防员韦吉德冒着生命危险,再次沿楼梯向上逐层搜救被困人员,经现场救援人员共同努力,成功搜寻到被困老人和小孩,并安全转移。

现场紧急救助小组在火场内部搜救时,分别在二、三楼相继发现处于昏迷状态的韦吉德、欧保尔。两人经现场医护人员抢救无效,英勇牺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1. 题目:我与书的故事
作文要求:(1)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500字。
(4)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及学校名。
2024-04-15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抚松县第八中学、第九中学、第十中学、实验中学、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22.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网上纷纷为不追求功名利禄的93岁老人黄旭华点赞,老人受到国人的瞩目与尊敬是理所当然的。半个多世纪之前,黄旭华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船舶制造专业,毅然走上了用“造船造舰”抵御外侮的追梦之路,至今不悔。没有舞台耀眼的灯光,没有台下粉丝递来的鲜花,但他因为自身的价值,因为自己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而永远被国家和民族所需要。

作文要求:(1)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500字。
(4)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及学校名。
2024-04-15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抚松县第八中学、第九中学、第十中学、实验中学、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难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名句名篇默写
1
基础知识综合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选择题
1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句名篇默写
1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二、基础知识综合
20.65词语  标点符号  注音  根据拼音写汉字  衔接与排序
三、文言文阅读
3-90.15苏轼(1037-1101)  山水游记类对比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10-130.4散文
14-170.4说明文
五、选择题
180.4文学常识综合
六、名著阅读
190.65名著导读  法布尔  《昆虫记》
七、综合性学习
200.65开场白/结束语  提炼与概括  活动设计
八、作文
210.15全命题作文
220.15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