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山东 九年级 一模 2024-04-15 41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乡愁孕育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热爱家乡、牵念故里特殊的情结,是一种脍炙人口的文化观念。社会越是变化、越是浮燥,这种情结就愈弥足珍贵。我们每个人都是故乡的一片叶子,这片叶子无论飘落得多远,都无法摆脱大树对叶子的意义。一个人的身上总有着故乡的脉络,流着故乡的血,带着永远不可改变的基因。乡愁,是一种与日俱增的情感,住在心中的故乡常常鲜活在那里。故乡是接纳你的疲惫抚慰你的忧伤的地方。翻开一页页被繁忙弄乱的过往,记忆中的余香总氤氲于儿时的故乡。故乡,不仅是生命出现、成熟、成长所在,更是一个可以安身的物质所在。即使身处异地,漂泊他乡,人也总是以最美好的想象来怀念自己的故乡,正是因为有自己的故乡,才能够在芸芸众生中知道自己是谁,才能形成带着深深故乡印痕的体质、性格、习惯,以及为人处事准则

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yùn)育        浮燥B.氤(wēn)        疲惫
C.(jì)使            抚慰D.漂(bó)          准则
2.文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脍炙人口B.与日俱增C.芸芸众生D.为人处事
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故乡,不仅是生命出现、成长、成熟所在,更是一个可以安身的物质所在。
B.故乡,不是生命出现、成熟、成长所在,而是一个可以安身的物质所在。
C.故乡,不仅是一个可以安身的物质所在,更是生命出现、成长、成熟所在。
D.故乡,不是一个可以安身的物质所在,而是生命出现、成熟、成长所在。
2024-04-15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二、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较易(0.85)
4. 阅读下面材料,仿照文中画线句续写一个句子。

100多年前,济南自开商埠,创造了近代中国内陆城市对外开放的先河,并极大促进当时济南的社会发展及城市化进程,成为清末城市“自我发展”的一个典范,见证了济南百年沧桑沉浮。从自开商埠到历史重塑,济南老商埠凝聚着太多商业、文化、老字号留下的历史记号,见证了济南的城市发展和革新。历史就像一条河流,它带走了流年,也濯新了记忆。徜徉在经二路上,你常常会发现老济南的另一面。这些古老建筑、寻常巷陌就像_____________

2024-04-1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5. 央视2024年春晚主题——“龙行,欣欣家国”,同时发布了“龘”字的主标识,文化底蕴拉满,生僻字“龘”成为刷屏热词。“龙龙行龘龘,前程朤朤,生活鱻鱻”是今年春节最流行的祝福语。请你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分析这个文化现象,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的思考。(答出两点即可)
2024-04-1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

《乐全先生文集》叙

苏轼

呜呼,士不以天下之重自任,久矣。言语非不工也,政事文学非不敏且博也,然至于临大事,鲜不忘其故,失其守者,其器小也。公为布衣,则已有公辅之望。自少出仕至老而归未尝以言徇物以色假人。虽对人主,必审而后言。毁誉不动,得丧若一,真孔子所谓大臣以道事君者。……上不求合予人主,故虽贵而不用,用而不尽。下不求合于士大夫,故悦公者寡,不悦公者众。然至言天下伟人,则必以公为首。

(节选自《乐全先生文集》,有删减)

【注释】①乐全先生:即北宋名臣张方平。②器:同“气”,气度。③颀(qí)然:挺立修长之貌。④公辅:朝中三公辅相,古代的一种官职。⑤徇物:曲从世俗。
6.【甲】文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死亦我所          恶:讨厌,憎恨。B.尔而与之        蹴:踩踏。
C.万钟则不礼义而受之     辩,同“辨”,辨别。D.万钟于我何       加:增加。
7.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人皆有之”和“呼尔而与之”中两个“之”都是代词。
B.【甲】文“所欲有甚于生者”和“万钟于我何加焉”中两个“于”用法与意义相同。
C.【乙】文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乙】文“公为布衣”与《出师表》的“臣本布衣”中的“布衣”,都指的是平民。
8.下列对【甲】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用比喻论证的方式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
B.作者以浅显的类比,严谨的说理,阐述“生”与“义”的关系,指出“道义”不能高于“生命”。
C.文中列举“不食嗟来之食”和“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两个例子,有力论证了保持本心的重要性。
D.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这些句式使得行文流畅,论证严密,语气连贯。
9.【乙】文中画横线句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自少[A]出仕[B]至老[C]而归[D]未尝以言[E]徇物[F]以色假人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1)士不以天下之重自任,久矣。
(2)毁誉不动,得丧若一,真孔子所谓大臣以道事君者。
11.【甲】【乙】两篇短文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道义”观,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你的感悟。
2024-04-15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四、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蓟中

高适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注】①蓟中:指蓟城,在今北京大兴西南。②翻:同“反”,反叛。③安边书:安定边疆的策略。④诸将:指安禄山等人。⑤孙吴事:指孙武、吴起用兵之事。孙武,古代著名军事家。吴起,战国时将军。
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以“沙漠”“塞垣”等意象,勾勒出一幅浩瀚壮阔的边塞图画。
B.“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一到”“每愁”对举,突显边患的程度深和时间久。
C.“岂无安边书”是诗人以强有力的反话对统治者进行了抨击,也表现出自己安边定远的信心。
D.“归来独闭门”表达了诗人的内心孤独和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
13.请从“情景交融”的角度来赏析“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的艺术表达效果。
2024-04-15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五、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较易(0.85)
14. 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1)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2)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韩愈《晚春》)
(3)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序交替又蕴含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运用典故,表达岁月流逝、人事变迁慨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4-1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六、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15. 请你充成下面关于《简·爱》中主人公简·爱成长经历的图表中问题。
阶段地点主要经历性格影响
童年盖茨黑德府父母双亡,被舅妈收券,遭受虐(1)
学校为温德学校经历严酷的寄指学校生活,结识海伦学会自立,培养了坚强和同情心
成年桑菲尔德庄园(2)经历爱情的甜蜜与痛苦,坚持自尊和道德原则
流浪荒原离开罗切斯特,遭遇流浪和贫困体验生活的艰串,增强生存能力
归宿摩尔屋与圣纠翰相识,继承遗产获得经济独立,重新审视自我和爱情
团园桑菲尔德庄园重逢罗切斯特,结为夫妻实现个人幸福,完成自我成长
(3)简·爱成长经历给你的思考或启示:
2024-04-15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几年,City walk开始成为年轻人的“新宠”。"City walk”也被称为“城市漫步”,除了越境散步之外,也会有专门的领队设计或探索特色线路、历史人文经典路线、影视剧同款打卡地、特色美食果台等。年轻人认为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深入当地,更深入、多元地了解城市。小红书中,标记“City walk”的笔记已经超过48万篇,官方摄影话题“City walk”浏览量超6342.6万。2023旅游调研报告》显示,82%左右的年轻人想要尝试这种新兴旅游方式。

“城市漫步”的重点不在于景点或者外在的建筑,甚至也不在于了解城市历史,而在于努力去接近一个城市的“日常”和“本质”。对城市新移民来说,这是建立城市认同的好办法。过去二三十年,几亿中国人离开自己的家乡,来到新的城市,建立所在城市的认同感,变得更加重要。

(《中国青年报》)

【材料ニ】

(选自《中国旅行消费趋势洞察白皮书2023年就》)

【材料三】

济南早在去年已探索推出了“CITY WALK漫游泉城系列产品。茶秀、夜明湖、野奢营地、铛铛车……用行走的概念体味泉城济南,通过精致的旅游服务和独具特色的路线规划,打造深度体验的高品质目的地旅游产品,更好地满足市民和游客品质化、多元化消费需求。今年,济南还将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高标准推进明府城、上新街、老商埠、洪家楼等历史街区保护提升和活化利用。

深厚的历史文化、丰富的建筑风貌,不断上新的文化地标,让济南成为开展City walk的艺术城市。数据显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街景丰富的城市是年轻人City waIk的首选。同时,烟火气”也是很多年轻人看重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这个角度来看,拥有8000年来历史、4600年文明史、2600年建城史的济南,其独特的山泉湖河城自然风貌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年轻人City walk提供了丰富的宝藏路线。

济南泉水甲天下,在济南,City walk的热门路线绕不开泉水。漫步在城市老街巷,透过市井中的家家泉水,亲身体验济南的灵动与温婉。除了泉水,济南多个融合新业态的特色商业区也不容错过。随着城市更新工作的深入推进,济南商业业态不断换新,生动地展现出城市更新的旺盛生命力。在泉城路商圈感受首批全国示范智慧商圈的便利,在明府城、老商埠、上新街、明水古城等片区感受传统和现代文化交融发展的活力。

有城市学家曾提出,一个有活力的街区,关键是成员之间保持互动,并形成情感联结。这个理念与City walk不谋而合,大家在活动中共同探讨线路,分享城市生活故事,成员之间能够快速破冰社交,还因此找到了约饭搭子”“摄影搭子”“健身搭子,延展出更多社交圈子,提供了快速融入城市的可能。

1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画线句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真实具体说明City walk成为年轻人的新宠B.【材料二】用图表的方式更加直观说明2023年在旅行路线的选择上不再热衷于在主流路线上到大热景点打卡。
C.【材料三】中“‘烟火气’也是很多年轻人看重的重要因素之一之一,这个词语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D.【材料三】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介绍济南是开展City walk的绝佳城市。
17.根据以上材料,下列选项理解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济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街景丰富,为年轻人City walk提供了丰富的宝藏路线,使之成为开展City walk的绝佳城市。
B.济南探索推出的CITY WALK漫游泉城系列产品,推进了历史街区保护提升和活化利用,满足了市民和游客品质化、多元化消费需求。
C.在济南,City walk的热门路线绕不开泉水,多个融合新业态的特色商业街区展现出城市更新的旺盛生命力,也不容错过。
D.City walk能够使成员之间快速破冰社交,延展出更多社交圈子,可以为城市新移民提供快速融入城市的可能。
18.2024年,City walk热遍全国,作为济南人,请你设计一条济南City walk的路线,推荐给来济南旅游的外地游客,并说明理由。
2024-04-17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合欢树

①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写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

②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医院已经明确表示,我的病情目前没办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废人救出困境。“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然而对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③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我年轻的时候也最喜欢文学,”她说。“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她说。“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④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⑤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在树林里吹过。

⑥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⑦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去。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小院儿,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话,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着窗户上的树影儿。

⑧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我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呢?”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⑨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我也想再看着母亲住过的那间房。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是那裸合欢树的影子吗?小院儿里只有那棵树。

⑩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跟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过道窄到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也要侧身。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这么说,我再看不见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到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作者史铁生,文章有删改)

19.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贯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选取了自己一生较为重要的三个节点:十岁、二十岁、三十岁来组织材料,突出合欢树在儿子心目中的地位,可谓独具匠心。
B.文章前部分是追忆母亲,后部分是思索合欢树。写合欢树以时间为序,信笔而书,笔触所至,无不渗进深情。两部分衔接流畅,浑然一体。
C.“我”对合欢树的感情经历了由“忘记”到“找借口不看”再到“老惦记着”最后是“主动想去看”的变化过程,正是对母亲复杂的思念情憬的一种流露。
D.文章的结尾,将自己与母亲的真挚情感延伸到天底下所有母子的身上,每个孩子都有母亲和合欢树般的故事,虽物是人非,但母爱永恒。
20.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21.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句表达效果。
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会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呢?”
22.文章以“合欢树”为题有什么好处(答出三点即可)。
2024-04-15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23. 按要求作文。

所谓幸福,就是从自己内心生发出的生命感动与喜悦。它是一种不期而遇的惊喜,是深深的理解与懂得,是真诚的关心,是默默的祝福,是用心的陪伴……它藏在一粥一饭里,亲切,寻常;它附在一枝一叶间、平凡、简单;它融入一言一行里、质朴。温暖……

请以“幸福的味道”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2024-04-12更新 | 8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语言表达
2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名句名篇默写
1
名著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30.65字音  字形  成语和熟语  病句辨析与修改
二、语言表达
40.85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50.65谈认识、谈看法
三、文言文阅读
6-110.4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四、诗歌鉴赏
12-130.65诗歌鉴赏
五、名句名篇默写
140.8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六、名著阅读
150.65名著导读  《简·爱》
七、现代文阅读
16-180.65非连续性文本
19-220.65散文
八、作文
23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