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江苏 八年级 期中 2017-01-11 26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容易(0.94)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诗意的生活,你让我如此美丽!是你,让我伴着晨xī( )走进教室,伴着星光泛游书海,却未感到疲bèi( );是你,让我摆脱了枯zào( ),给我两点一线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乐趣;是你,让我以轻松自在的心态zhēng(     )服了一座座知识“大山”……学会诗意地生活,暂时远离xuān( )闹的世界,冲上一杯绿茶,看着茶叶在热水中上下翻腾,舒展开quán( )缩的身子,清呷一口,顿时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2017-03-1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4)
2.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七律 长征》)
②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王勃《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④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⑥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          )《过零丁洋》)
2017-03-1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三、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3. 下面是朱光潜《诗论》中的一段文字。请用一句话概括朱光潜对陶渊明的评价,不超过15个字。
自钟嵘推陶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一般人都看重渊明的隐逸一方面;自颜真卿作诗表白渊明眷恋晋室的心迹以后,一般人又看重渊明的忠贞一方面。渊明是隐士,却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孤高自赏、不食人间烟火气,像《红楼梦》里妙玉性格的那种隐士;渊明是忠臣,却也不是他自己所景仰的荆轲、张良那种忠臣。渊明还有极实际极平常的一方面,他处处都最近人情,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
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4. 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完成以下问题。
①保尔一生中有三位非常重要的女性,他的初恋情人          ,在铁路总工厂任共青团书记时认识的            ,以及他的妻子              
②保尔最后的著作是《               
2017-03-14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五、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春望》,完成后面各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分析。
6.从全诗看,《春望》中的“望”字有哪些含义?
2017-03-14更新 | 2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晏子使楚》,完成后面各题。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
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
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7.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8.晏子的回答体现了一个外交家的风范,你认为晏子的回答精彩在何处?
2017-03-1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晏子使楚》,完成后面各。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①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②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③三百闾④,张袂⑤成阴,挥汗成雨,比肩接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子何为使乎?”晏子对曰:“齐命⑥使,各有所主⑦。其贤者使⑧使贤主,不肖⑨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注:①延:作动词用,就是请的意思。②傧(bīn)者:专门办理迎接招待宾客的人。③临淄(zī):地名,古代齐国的都城。④闾(lǘ):古代的社会组织单位,二十五户人家编为一闾。三百闾,表示人口众多。⑤袂(mèi):衣袖。⑥命:命令,这里是委任、派遣的意思。⑦主:主张,这里是规矩、章程的意思。后面的主字,是指主人、国君。⑧使:委派。⑨不肖:不才。
9.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②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10.结合《晏子使楚》的具体语句,谈谈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2017-03-1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我们需要出走
①其实我不太讲旅行或旅游,我常常用的一个字是“出走”。人在一个环境太久了、太熟悉了,就失去他的敏锐度,也失去了创作力的激发,所以需要出走。
②欧洲有种青年出走的文化。我在佛罗伦萨认识一个十四岁的苏格兰小孩,拿着一学期扫厕所存的钱,就到欧洲来旅行。花完了,一点也不害怕,就去街上吹苏格兰风笛,再继续下一段的旅行。我那时候感触很深,这样的青年将来长大以后,担当的事情也绝对不一样。我们宋朝词人柳永说:“今宵酒醒何处?”中国文化里面本来有这个东西,可是这个文化老了,失去了走出去的勇敢。
③我希望壮游,带动的是年轻人走出去,打出一片天。如果今天不能打出一片天,将来也很难有出息。很多人去欧洲,就会来问我:“我要去欧洲,要准备什么?”我就会反问他“你觉得你要去做什么?”当你清楚自己爱什么,要做什么,意志力很强的时候,所有困难可以一层层克服。其实壮游有一部分,是先走出去再说。此外,“壮游”的“壮”字,并不是炫耀,而是包含了一个深刻的,跟当地文化没有偏见的对话关系。
④旅游是很大的反省,是用异文化,检查自身文化应该反省的东西。著有《真腊风土记》,出使吴哥城的周达观是元朝的北方人,所以他南下的时候,受不了天气。他不了解当地人怎么每天洗好多次澡。一年之后,他变了。当初他带着大国心态,当时元朝那么伟大,但他后来说,真腊,一个小小的东南亚国家,可是礼仪这么严整,“不可轻视也”。我觉得,人不可能没有主观,可是在旅游里面,我们能慢慢修正自己的偏见跟主观。
⑤到吴哥窟,我总会带朋友去柬埔寨人的家。他们下车都会吓一跳,真的什么都没有,我们叫做“家徒四壁”,他们连壁都没有。在台湾,我老觉得还缺什么。到那里,我第一次想我在台北家有什么。我以为我比他们富有。可后来,我看到他们男男女女从田里回来,在河里、莲花当中,彼此泼水、唱歌,我觉得他们比我富有太多了。我一生当中都没有这样的经验。我觉得这就是个很大的收获。所以我觉得任何一个旅游都值得,因为只要一对比,你就会回来检讨自己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旅游不只是看,更是找到自己内在最美的东西。所以壮游绝对不只是向外的观察,而是向内的反省。
⑥在一个环境久了,会变得“僵化”与“麻木不仁”,出走当然是一个很棒的选择。若短期无法成行,阅读、学习、聊天、陪伴、分享、运动、散心、唱歌、画画……也是很不错的方法。
⑦有多久没抬头看看天,看看路边的小花小草,听听在行道树上吱喳的小鸟?
⑧就从这个简单的改变开始吧。
11.文章第②段作者提到一个苏格兰小孩去欧洲旅行的事情,有何作用?
12.简述第④段采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13.请结合文章内容,解释“壮游”一词的含义
2017-03-14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小说《那夜,那对盲人夫妻》,完成后面各题。
那夜,那对盲人夫妻
周海亮
(1)我永远记得那个夜晚。悲怆的声音一点点变得平和,变得快乐。因为一声稚嫩的喝彩。
(2)那是乡下的冬天,乡下的冬天远比城市的冬天漫长。常有盲人来到村子,为村人唱戏。他们多为夫妻,两人一组,带着胡琴和另外一些简单的乐器。大多时村里会包场,三五块钱,会让他们唱到很晚。在娱乐极度匮乏的年代,那是村人难得的节日。
(3)让我感兴趣的并不是那些粗糙的表演,而是他们走路时的样子。年幼的我常常从他们笨拙的行走姿势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卑劣的快乐。那是怎样一种可笑的姿势啊!男人将演奏用的胡琴横过来,握住前端,走在前面。女人握着胡琴的后端,小心翼翼地跟着自己的男人,任凭男人胡乱地带路。他们走在狭窄的村路上,深一脚浅一脚,面前永远是无边的黑夜。雨后,路上遍散着大大小小的水洼,男人走进去,停下,说,水。女人就笑了。不说话,却把胡琴攥得更紧。然后换一个方向,继续走。换不换都一样,到处都是水洼。在初冬,男人的脚,总是湿的。
(4)那对夫妻在村里演了两场,用了极业余的嗓音。地点在村委大院,两张椅子就是他们的舞台。村人或坐或站,聊着天,抽着烟,跺着脚,打着呵欠,一晚上就过去了。没有几个人认真听戏。村人需要的只是听戏的气氛,而不是戏的本身。
(5)要演最后一场时,变了天。严寒在那一夜,突然蹿进我们的村子。那夜滴水成冰。风像刀子,直接刺进骨头。来看戏的人,寥寥无几。村长说要不明天再演吧?男人说明天还得去别的村。村长说要不这场就取消吧?男人说说好三场的。村长说就算取消了,钱也是你们的,不会要回来。男人说没有这样的道理。村长撇撇嘴,不说话了。夫妻俩在大院里摆上椅子,坐定,拉起胡琴,唱了起来。他们的声音在寒风中颤抖。
(6)加上我,总共才三四名观众。我对戏没有丝毫兴趣,我只想看他们离开时,会不会被结冰的水洼滑倒。天越来越冷,村长终于熬不住了。他关掉村委大院的电灯,悄悄离开。那时整个大院除了我,只剩下一对一边瑟瑟发抖,一边唱戏的盲人夫妻。
(7)我离他们很近。月光下他们的表情一点一点变得悲伤。然后,连那声音都悲伤起来。也许他们并不知道那惟一的一盏灯已经熄灭,可是他们肯定能够感觉出面前的观众正在减少。甚至,他们会不会怀疑整个大院除了他们,已经空无一人了呢?也许会吧,因为我一直默默地站着,没有弄出任何一点声音。
(8)我在等待演出结束。可是他们的演出远比想象中漫长。每唱完一曲,女人就会站起来,报下一个曲目,鞠一躬,然后坐下,接着唱。男人的胡琴响起,女人投入地变幻着戏里人物的表情。可是她所有的表情都掺进一种悲怆的调子。
(9)我跑回了家。我想即使我吃掉两个红薯再回来,他们也不会唱完。我果真在家里吃掉两个红薯,又烤了一会儿炉子,然后再一次回到村委大院。果然,他们还在唱。女人刚刚报完最后一首曲目,刚刚向并不存在的观众深鞠一躬。可是我发现,这时的男人,已经泪流满面。
(10)突然我叫了一声好。我的叫好并不是喝彩,那完全是无知孩童顽劣的游戏。我把手里的板凳在冻硬的地上磕出清脆的响声。我努力制造着噪音,只为他们能够早些离开,然后,为我表演那种可笑和笨拙的走路姿势。
(11)两个人同时愣了愣。好像他们不相信仍然有人在听他们唱戏。男人飞快地擦去了眼泪,然后,他们的表情同时变得舒展。我不懂戏,可是我能觉察他们悲怆的声音正慢慢变得平和,变得快乐。无疑,他们的快乐,来自我不断制造出来的噪音,来自我那声顽劣的喝彩,以及我这个惟一的观众。
(12)他们终于离开,带着少得可怜的行李。一把胡琴横过来,男人握着前端,走在前面,女人握着后端,小心翼翼地跟着,任凭男人胡乱地带路。他们走得很稳。男人停下来,说,冰。女人就笑了。她不说话,却把胡琴攥得更紧。
(13)多年后我常常回想起那个夜晚。我不知道那夜,那对盲人夫妻,都想了些什么。只希望,我那声稚嫩的喝彩,能够让他们在永远的黑暗中,感受到一丝阳光。
(14)尽管,我承认,那并非我的初衷。
14.第(3)段加点的词“小心翼翼”与“任凭”耐人寻味,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15.第(3)段和第⑿段都详细描写了盲人夫妻的行走姿势,刻画了盲人夫妇怎样的形象?反映了我怎样的思想变化?
16.联系上下文,分析第(5)段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17.结合文意,推断第(9)段男人“泪流满面”的原因。
18.联系全文,分析文中“我”这一形象的作用。
2017-03-14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真题
19.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天的新绿、故乡的圆月;“采菊东篱下”的悠闲,“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洒脱;陌路上的相视一笑,危难时的义无反顾……在生活中,美随处可见,需要我们去发现,去体验,去感悟。最美,是美的升华。它令人刻骨铭心、灵魂震撼,令人心驰神往。


你一定有心中的“最美”,关于“最美”,你一定也有感悟,请自拟一个包含“最美”这个词语的标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字词书写
1
名句名篇默写
1
填空题
1
名著阅读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2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字词书写
10.94字形
二、名句名篇默写
20.64句子默写
三、填空题
30.65提炼与概括
四、名著阅读
40.65奥斯特洛夫斯基  名著导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五、诗歌鉴赏
5-60.65杜甫(712-770)  诗
六、文言文阅读
7-80.4
9-100.4
七、现代文阅读
11-130.4议论文
14-180.65小说  周海亮(1972-)
八、作文
190.65半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