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江阴市暨阳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 八年级 阶段练习 2017-06-16 18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适中(0.65)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zhàn(      )       五彩斑lán(      )     商zhuó(     )     争奇斗yán(      )
2017-06-1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暨阳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2. 根据课文默写。
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 《无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 《无题》)
⑤人有百口,口有百舌,________________。(林嗣环 《口技》)
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 (李商隐 《__________________》)
⑦赵翼《论诗》中说明人才辈出,各个时代都有有才华、有成就的新人出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6-1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暨阳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3.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宾客大宴请 (适逢 )          寂然(同“座”,座位)
B.妇抚儿(喂奶)                    人有百手(即使)
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用力拉)   屋许许声(拉)
D.不能其一处 (说出)            战战(大腿)
4.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这位导师拙劣的论点,学生们都显示出一副不屑置辩的神态。
B.袁弘在电视剧《平凡的世界》里的表演真是栩栩如生
C.烈日当空,花园里的花儿耷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D.妈妈做了一道丰盛的晚餐,我们吃得津津有味
2017-06-1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暨阳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青年歌手大赛选手综合素质之所以整体不高的原因是不少歌手忽视文化学习造成的。
B.从这些小事,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C.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问题。
D.如何管理、认识、把握网络舆论场,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既关注又十分头疼的问题。
选择题 | 适中(0.64)
6. 对下面这段文字的寓意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这是大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堂实验课。教授拿出一个容器,注入一半清水,容器中的水呈现出常态。然后,他把容器放入冰柜,0℃以下后常态水结成了冰。最后,他又把成冰的容器放到点燃的酒精炉上,温度上升,冰慢慢融化,沸腾,变成了水蒸气。实验结束了。教授问:“水去了哪里?”教室里鸦雀无声。
“水升华到了辽阔的天空!”教授意味深长地说,“水的状态是由温度决定的,人生莫不如此!常态的人生就像容器里的清水,倒入小溪,流入江河湖海,可以拥有大地;炽热的人生就像水蒸气,不仅拥有大地,还会拥有蓝天;人生的温度如果在0℃以下,他的世界就只有巴掌那么大。”
A.要努力保持常态的人生,像清水一样不被污染。
B.人生就是要脚踏实地,这样才能有所作为。
C.水的状态是由温度决定的。
D.人生应当保持对生活的热情,才能创造更大的成功。
2014-05-21更新 | 867次组卷 | 4卷引用:2014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高级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7. 下列关于《水浒传》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鲁达因三拳打镇关西,无奈到五台山出家,却屡屡喝酒滋事,后投奔了相国寺。
B.晁盖等人投奔梁山,梁山大头领王伦不肯接纳,这让脾气暴躁的李逵十分恼怒,他火并王伦,尊晁盖为山寨之王,促进了梁山的发展。
C.宋江是起义军中最有威望的领袖。他能团结兄弟,网罗人才;有军事、组织才能;其性格既有反抗性,又有妥协性。
D.书中具体描写的“四贼”:高俅、蔡京、童贯、杨戬都是倒行逆施、坏事做绝的大官僚。
2017-06-13更新 | 12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暨阳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四、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难(0.4)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林冲叫扶上车子,便差三阮,杜迁、宋万先回山寨。其余十五个头领,在寨中商议:“今番晁天王哥哥下山来,不想遭这一场,正应了风折认旗之兆。我等只可收兵回去,这曾头市急切不能取得。”
晁天王此次下山的原因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中说“遭这一场”指什么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4)

天平山中   【明】杨 基

细雨茸茸湿楝①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注】①楝(liàn):楝树,落叶乔木,春天开淡紫色花。
9.有人认为本诗末句中“送”字用得最为精妙,请说说在何处。
10.“茸茸”一次写出了雨的什么特点?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本句所呈现的画面。
2016-11-08更新 | 54次组卷 | 4卷引用:2017届江苏无锡市前洲中学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卷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孙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泰妻即姨妹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为托,曰:“其长损一目,汝可娶其女弟。”姨卒,泰娶其姊。或诘之,泰曰:“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众皆泰之义。

尝于都市遇铁灯台,市之,而命洗刷,却银也。泰亟往还之。中和中,将于义兴,置一别墅,用缗钱二百千。既半授之矣,泰游吴兴郡,约回日当诣所止。居两月,泰回,停舟徒步,复以余资授之,使其人他徙。于时睹一老妪,长恸数声。泰惊悸,召诘之,妪曰:“老妇尝事翁姑于此,子孙不肖,为他人所有,故悲耳。”泰怃然久之,因绐曰:“吾得京书,已别除官,不可住此,所居且命尔子掌之。”言,解维而逝,不复返矣。


【注释】①姨妹:姨母的女儿。②二子:两个女儿。③女弟:妹妹。④适:嫁。⑤缗(mín):穿钱的绳。⑥翁姑:公婆。
11.选出与“以二子为托”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策之不以其道B.何不试之以足C.贻以金钗D.可以调素琴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①众皆泰之义   伏:_______________       ②将于义兴   家:________________
③吾得京书       适:________________     ④言     讫:_______________
13.翻译下列句子。
⑴既半授之矣,泰游吴兴郡,约回日当诣所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老妇尝事翁姑于此,子孙不肖,为他人所有,故悲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6-1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暨阳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成长与成功

①当我们说一个人成长了,通常意义上不是指他的身体长高了,或者年龄长大了,而是指他在精神和思想层面更加成熟了。成长,意味着一个人的思想更加丰富、心灵更加充实、能力不断增加、经验日益丰富、意志更加坚强、个性更加圆润。而停止成长,则意味着一个人停止了对思想和精神境界的追求,就像一棵树的树枝不再伸向天空,没有了触摸蓝天的渴望。

②很多人在看待人生时都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更加看重成功,而常常忽略成长。成功是什么?按照世俗的定义,当一个人在社会上取得了财富、名誉和地位时,我们就说这个人成功了。但事实上,这一成功的定义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因为从本质上讲,成功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一个人成长的自然结果。成功不是某种静态的东西,可以守株待兔地等来;那些唾手可得的成功,与其称其为“成功”,不如叫做“运气”,人们看待成功,未免过于简单粗暴:只看结果本身,而不去探索产生结果的路径。成功是怎么来的?是通过自身艰苦卓绝的努力得来的。从本质上讲,成功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一个人成长的自然结果。

③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五岁时,指物作诗立就,然其父未能关注其成长,满足于邑人的“宾客”之道,“钱币”之诱,“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十多年后,天赋超人的方仲永“泯然众人矣”。而居里夫人,几十年如一日,埋头科学研究。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依然沉醉于科学的世界,“像一个小孩儿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将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对未知的探寻之中,经验日益丰富,意志更加坚强,再次获得诺奖的垂青。由此可见,持续不断的成功就是一路成长的必然结果。

④追求成长,让成功成为成长的必然结果——这就是通往成功的最正确的道路。所谓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耕耘是不断的成长,收获是必然的结果。如果我们只向往结果,而忽略成长,必然A,最后枯萎而死。我们都见过飞舞的蝴蝶,在展翅飞翔的一刻,它是如此美丽,但请别忘了,在美丽的背后,它曾经有过毛毛虫的爬行、织丝成茧的辛劳、黑暗中的等待,以及破茧化蝶的痛苦。(有删改)

14.围绕“成长与成功”,全文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
15.第③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天使的礼物

①黄昏,儿子一如既往地推我去广场散心。二月的风变得暖起来,但是吹到脸上依然带着股寒意,就如我此刻的心境。

②刚坐上轮椅的时候,医生笑呵呵打趣,说我最多只能享用三周。可是如今漫长的三个月过去了,我依然坐在轮椅上。广播里正放着《吉祥三宝》,真羡慕那个丰腴健硕的妈妈,想必她到了80岁还能健步如飞吧?不像我,三十几岁就坐在轮椅上了。

③儿子兴致勃勃地问:“情人节送什么礼物好?”

④我漫不经心作答:“那要看对方喜欢什么,如果是心爱的,一句话、一首歌也是好的。”说完才觉惊骇,他刚上一年级,居然提出这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不禁想起上学期他曾说与一小女生相爱,我问,怎么爱?他答:“我们下课后一起在草坪里找灵芝草,给妈妈治病。”现在,灵芝草没找到,居然懂得过情人节了。

⑤忽然间,在淡金的晚霞里,一首英文歌响起来,我不禁感慨:“人长耳朵,就为享受这样美的声音吧!”儿子动容。

⑥回家后,儿子替我按摩,他见过医生为我做按摩。手法倒是学得有模有样,可力度远不够。窗外传来孩子的笑闹声,我发现了儿子的心不在焉,顿时心生黯然,命他快快去玩。

⑦第二天黄昏,竟然又听到那首歌,是洒水车在唱,一时间,只觉得漫天繁花落了又开,连时光都淹没了。回过神来,才发现儿子早出去了。

⑧钟点工临走时提醒我,说整个寒假儿子日日在闹市区出没。那一带网吧颇多,里面未成年人也很多,要我千万管紧孩子,她说她的儿子就是在网吧里毁了的。我心里百味杂陈,酝酿着如何同儿子谈。

⑨可儿子似乎总是很忙,没等我谈到正题,他就像鱼一样溜了。是的,外面春日融融,谁耐烦整日对着一张蜡黄的面孔呢!

⑩每一次,听着楼道里咚咚远去的足音,每一步,都似踩在我心上。想起从前他寸步不离地守候着我,小朋友叫去踢足球一概不理,如今,却是连边都不肯沾了。

⑪长叹一声。吃药吧,这一粒吃掉的是老公的轿车车灯,那一粒咽下的是儿子模型飞机的翅膀,家人的梦想悉数掉进我胃里。一时间我忍不住泪流满面。

⑫突然,气喘吁吁的儿子冲进来:“嘿,妈妈,情人节快乐!”我惊呆了。捧着他递过来的礼品盒不知所措。儿子一叠声地催我拆开,是一张唱片。他替我放进CD机里,音乐水一般漫过来。正是我最爱的那一首。

⑬我哭笑不得,原以为这礼物是送给那个小女生的,现在居然给了我!望着那张汗津津的脸,纵有千万个疑问我也只能咽下。

⑭傍晚,儿子又推我出去,他指着华丽的橱窗得意地说:“哈,我又找到一个错字!”顺着他的手指望过去,花团锦簇的五个大字:情人节快乐。哪里有错?

⑮见我疑惑,他急忙用手指在我手心画着:“是亲人的‘亲’,不是事情的‘情’,明天我要告诉老师去。”原来是这样,他一直以为是亲人节,所以误把礼物给了我。

⑯这时,一个陌生的中年人朝我们走过来。他很友好地问:“小朋友,你找到了吗?”儿子回答:“找到了,谢谢叔叔。”我诧异地望着他们。那人说,他是负责在广场播放音乐的。有天晚上儿子去找他,询问下午放的一支英文歌的名字,他说妈妈喜欢听,想买给妈妈。一下午放了那么多唱片,哪里能记得清呢?于是把所有的英文歌拿来一首首试放,最终也没有找到,但他却记住了那个执着的小男孩。

⑰洒水车过来了,开到我们身边缓缓停下,一个年轻人探出脑袋笑着问:“找到了吗?”

⑱原来,那首叫做《斯卡布罗集市》的英文歌,正是这位司机帮助找到的。他也一直惦记着这个倔强的小男孩,惦记着他能否买到唱片。

⑲洒水车开走了,我们继续向前。路边一个老太太在卖音像制品,她笑咪咪地问儿子:“找到了吗?”我与儿子一道感激地回答:“找到了!找到了!”我的声音里竟有了微微的哽咽。

⑳我终于知道,我的孩子没有去网吧,也从来没有冷落我,他一直都不曾放弃对那棵灵芝草的寻找。反复地听那首歌,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这个痴痴的孩子所感动,可我知道,这份礼物,足以温暖一个母亲的一生。

(选自《最感人的情感小小说——穿过风雪的音乐盒》)

16.请结合文章说说“天使的礼物”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17.文章第⑧段中画线句“我心里百味杂陈,酝酿着如何同儿子谈”,请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我”的心里百味杂陈?
18.如何理解最后一段中“痴痴”一词的意思?文章主要通过哪一件事来表现儿子的“痴”?
19.儿子的行动,温暖了母亲的一生,令人动容。读了全文,你有什么感想?请结合实际谈一谈。
2018-10-15更新 | 180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4届陕西省泾阳县中片七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0. 依依翠柳,郁郁繁花,嫩嫩春笋,茵茵小草……万物被温暖照亮,生机勃勃,尽情展示大自然的美丽。在青春旅途中,你也常常被温暖照亮:脉脉亲情,殷殷师恩,醇醇友爱……让你坎坷变坦途,烦恼变快乐,单调变精彩,生活蓬勃向上,演绎成长的浪漫。
请以“被温暖照亮”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字词书写
1
名句名篇默写
1
选择题
5
名著阅读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字词书写
10.65字形
二、名句名篇默写
2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三、选择题
30.65文言实词
40.85成语和熟语
50.64病句辨析与修改
60.64语言表达的要求
70.65文学常识综合  名著导读
四、名著阅读
80.4文学常识综合
五、诗歌鉴赏
9-100.64诗歌鉴赏
六、文言文阅读
11-130.65其他隋唐作家  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  文言文翻译  人物传记类
七、现代文阅读
14-150.4议论文
16-190.65小说
八、作文
20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