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17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河南 九年级 二模 2017-07-27 24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伤/开                 便利/大腹便便                 气冲牛/转星移
B./奖                 品/笑如花                 不卑不/引高歌
C.                 量/棱角                 西山/对簿公堂
D./剪                 合/而不舍                 后恭/虎龙盘
2017-07-27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17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安详                  电饼铛                 苛尽职守                 蹑手蹑脚
B.分歧                  干燥剂                 破釜沉舟                 厉兵秣马
C.跌宕                  大母指                 独辟蹊径                 穷兵黩武
D.诟骂                  哈密瓜                 鞭辟入理                 获益匪浅
2017-07-2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17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3.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无论何时何地,个人卫生都是人类文明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①中国汉字中,“沐”即为洗头之意
②虽说古人对化工成分所知甚少,但自然界本身已经有了丰富的原料
③及至清朝,洗发已经有花露、鸡卵、香皂等全面用品了
④东汉年间的《说文解字》中已有明确的解释:“沐”,濯发也
⑤肥皂之类的东西很早就有了,《千金方》中就记载过“澡豆”
A.①②⑤④③B.⑤③④①②C.④①⑤③②D.①④②⑤③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适中(0.65)
4.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2)___________________,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郦道元在《三峡》中用侧面描写的手法,衬托出山势高耸入云,给人以雄浑壮丽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用典故,往往能让诗歌含蓄精炼、神韵深远。刘禹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运用典故,表达作者被贬谪的时间长久,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杜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赤壁》)一句,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表达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2017-05-1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17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5.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挫折是人生的试金石。祥子保尔都遇到了不少挫折,但他们做出的选择并不相同,请你结合作品中有关内容谈谈你的阅读收获。                  
(2)名著是“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的故事精华,是人类灵魂绽放的灿烂思想之花。请从下列作品中任选一部,简述与主人公相关的故事情节,并说说你对主人公经历的体会感悟。
《丑小鸭》(《安徒生童话》)     《灰姑娘》(《格林童话》)
①相关情节                                                                                                         
②收获感悟
2017-05-10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17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6. 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小题   
材料一:国际在线消息(记者丁宁):4月22日晚,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在王宫为习近平主席到访举行盛大国宴。荷兰传奇球星范德萨也获邀出席。他向习近平表示,荷兰在培养青少年球员方面经验丰富,愿意和中方寻求合作。“中国人非常喜欢足球,我认为中国的足球应该从娃娃抓起。”习近平微笑着与范德萨握手并说:“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就曾经提出足球要从娃娃抓起,我们正在这么做,我们要让足球全面走进校园。”
习近平对足球的钟爱广为人知,而作为世界级门将,范德萨曾经先后代表荷兰国家队参加过世界杯、欧洲杯等诸多赛事,是一位传奇球星。
范德萨告诉习近平,荷兰有很好的足球俱乐部,在培养青少年球员方面经验丰富,非常愿意与中方加强交流。习近平表示,这个建议很好,回国后会转告给中国足球主管部门,双方可以探讨合作。               
材料二:下图是新华社刊发的题为《托起未来》一幅漫画。

(1)给材料一的新闻拟写一则标题。(不超过25个字。)
(2)仔细观察材料二漫画,请说明画面中的内容。(要求: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②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
(3)你认为发展校园足球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哪些意义?关于发展校园足球,请你给家长和学校提一些建议。
①意义
②给家长建议
③给学校建议
2017-07-27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17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爱之寻   朱成玉


       ①母亲这一生,似乎已习惯了寻找。小时候,母亲总是做好饭后开始寻找,寻找我们回家吃饭,因为她的嗓门不够响亮,不像左邻张大妈声如洪钟响彻云霄,也不像右舍李阿姨京韵十足绕梁三日,在我印象里,母亲很少大声说过话,所以她不喊,只是去寻找。她大致可以知道我们玩耍的地方,所以,每次也都可以很顺利地找到我们。
       ②可是也有例外,因为我顽劣,有时候故意和母亲“藏猫猫”,让她找不到我,她只好一声高过一声地唤我,直到我的耳膜受不了,才跑出来扑进她的怀里。她嗔怪我,照我的屁股打几下,却一点都不疼,反而有些痒。不过,我还是看到母亲额头的汗水,感受到了她的焦急,所以,从此也就不再故意藏起来了。
       ③放学的时候,如果赶上下雨天,我总是不去躲避,故意让自己淋湿。快到家门口的时候,如果雨点小,我还会在雨里多呆一会儿,只为了母亲带着雨伞跑出来寻我,回家后心疼地帮我换衣服,帮我擦头发,把我抱在怀里为我驱寒。然后顾不得自己浑身已湿透,又跑出去,并叮嘱我,“在家好好待着,我去寻你姐姐,她也没有带伞呢!”
       ④找完姐姐,还有哥哥。母亲心心念念,一遍遍寻找,就因为我们是她的骨肉!
       ⑤母亲事无巨细,为我们操碎了心。
       ⑥有一次我要出一趟远差,母亲当成天大的事一般,不一会就惊呼一声“对了”,然后就小跑着去了附近的店铺,买了东西回来就往我的包里塞。不一会儿又跑出去了,直到把包塞得满满,可还是觉得缺少什么似的。车子马上要开了,她又惊呼了一声“对了”,我说:“妈,够了,啥都不缺了,包都要爆炸啦。”她还是小跑着去了,很快回来。她竟然为我买了一块带指南针的手表,她说我总是爱迷路,带着这块手表,总会有些用处的。
       ⑦母亲算好的时间,我那边刚一下车,电话就打过来了。问我旅途是否顺利,问我是否迷路,问我指南针是否派上了用场……让我哭笑不得。
       ⑧我知道,有母亲在,一颗心,就永远不会迷路。即便真的迷路了,天涯海角,母亲也会把我寻回来!
       ⑨从小到大,一直都是母亲在寻我们,可是有一天,母亲忽然失踪了,换成了我们去寻找她。母亲患有间歇性的失忆症,某个时间段,就忽然什么都不记得了,这可急坏了我们,我们满大街去找也没找到,没办法,只好去派出所求助。到了派出所,正好看到母亲坐在椅子上,焦急地向外张望。原来是遇到好心人了,没办法问出来母亲的住址,只好送到了派出所。
       ⑩我们不禁埋怨起母亲来,明知道自己有间歇性失忆症,还自己一个人走。恢复记忆的母亲像个犯了错的孩子,不停地搓着手,喃喃地说,“我只是想去买点儿荞麦,知道你们今天要回来,想给你们做荞麦蒸饺。”
       ⑪我们一时无语,母亲无时无刻想的不是我们啊。
       ⑫周末回到母亲身边,早上起床,我的袜子又习惯性地单飞了,我也习惯性地喊着:“妈,帮我把袜子拿来。”喊完之后我才猛然想起,母亲的眼睛已经看不见任何东西了。我赶紧从卧室跑出来,却看见母亲正跪在客厅的地板上,双手一点点向床下探着,满地摸索着我那只淘气的袜子。
       ⑬寻找,只是母爱的一个小小注解,是母亲浩如烟海的爱里的一朵浪花,是母亲盘根错节的爱里的一绺根须。但就是这一个小小注解,解开了爱的千古之谜;就是这一朵浪花,泄露了大海的古道热肠;就是这一绺根须,缠绕着我们一生,让我们的心,一寸一寸,生出古朴的根。
7.通读全文,根据故事情节和提示,补充空缺的内容。
①小时候,母亲总是在做好饭后和下雨天寻找“我”、姐姐和哥哥。


       双目失明的母亲跪在地板上为“我”找袜子。
8.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品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9.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10.对作者来说,母亲的一生就是寻找的一生,其实,寻找是表象,关爱才是本质。在你的成 长中,你能发现你父(母)亲的哪一个特点吗,请你也用一个词概括出来,并谈谈你对父(母) 亲这一特点的认识。
2017-07-27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17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方块汉字前途之争

汪品先

⑴方块汉字的前途,是我国知识界争论的百年话题。

⑵对于汉字的批评,首先来自其复杂难学,历史上只为少数人所掌握。“五四”运动后推行白话文、拟定注音字母,进一步的主张就是:废除方块字、实行拼音化。然而建国后的实践表明:通过汉字简化和义务教育,汉字完全可以为大众所掌握,本身并不是造成文盲的主要原因。

⑶时至今日,废除方块字的主张不再活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方块字不适合于科学表达,不如拼音文字那样逻辑分明,因此汉字可以用来传承文化而不适用于发展科学。其实这里混淆了科学发展的传统背景和语言载体本身的特色。国人撰写的学术论文,无论用的是中文还是英文,往往有着论证不严、逻辑不清的毛病,这里既有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科学发展的遗传病,也有在近代封闭条件下形成的恶习惯。文字无辜,这些毛病不该记在文字头上。

⑷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各种文字的前途提供了重新排队的机会。对于二进制的计算机编码而言,一个汉字只相当于两个拼音字母。同一个文本,汉字的篇幅最短,输入计算机的速度也最快。汉字直观,承载的信息量远大于拼音文字。更重要的是汉字信息熵最高,有限数量的方块字经过搭配,可以构成无限多的新词;而依靠拼 音字母的英文,需要不断制造新的单词才能表达不断出现的新概念。因此,汉字常用的只有几千字,而英语的词汇量早已超过1万,在应对新概念大量涌现的科学发展中并无优势。

⑸语言是文化传承的主角,以汉语作为载体的中华文化,在科学创新中应当具有潜在的优势。一种文化能够保持几千年而不衰,其中必有原因。值得参考的是犹太民族,三千年历史有两千年流离失散,却始终坚守着犹太教和希伯来文。在外界压力下,犹太人凭着对知识和智慧的重视,以一千多万的人口,赢得了世界四分之一的诺贝尔奖。华夏文化同样具有尊重知识和智慧的传统,是不是也在深处蕴藏着科学创新的基因,从而也有问鼎世界科学顶峰的前景?

(选自 2015年2月27日《文汇报》,有改动)

11.根据文意回答:有人认为汉字没有前途的理由是什么?
12.指出第⑷段中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
13.推敲词句,回答问题。
第⑶段中加点的“往往”一词能否去掉?请结合内容说明。
14.结合文章和下面材料说明:“砼”字体现了汉字在科学表达方面具有哪些优势?
“为了方便读写,我国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将‘混凝土’一词简化为‘人工石’,后又将这三个字组合成一个新字——‘砼(tóng)’。现‘砼’字已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书刊中。”

——百度百科

2016-11-18更新 | 212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6届江苏江阴市长寿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

(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二)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选自《孔子家语》)


【注释】居:交往。       善:品德高尚。   芝兰之室:兰、芷,两种香草;用来比喻良好的环境。   鲍鱼之肆:肆,店铺; 鲍鱼:即渍鱼,有腥臭;卖渍鱼的店铺叫鲍鱼之肆,比喻小人集聚的地方。   丹之所藏者赤:朱砂所放的地方一定是红色,比喻交朋友必须谨慎选择。     是以:所以,因此。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乎众矣                                ②诚开张圣听 (《出师表》)
B.          ①可远而不可亵玩焉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也(《岳阳楼记》)
C.          淤泥而不染                 则无敌国外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          ①花君子者也                 ②录毕,走送
16.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7.语段(一)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作者以此表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18.语段(二)中“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这句话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哪一句谚语?再结合“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请用自己的话谈谈孔子在这里要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2017-07-27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17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七、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9.请从炼字角度,赏析颈联中的“直”和“圆”两个字。
20.请分析诗歌颔联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2017-07-27更新 | 113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17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21. 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我体会了         的力量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1970年,美国哈佛大学对当年毕业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1995年,哈佛大学再次对这批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的: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既定的方向不懈努力,现在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实现,成为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什么特别突出的成绩,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作文,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7-07-27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17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3
名句名篇默写
1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字音
20.85字形
30.85文段综合
二、名句名篇默写
40.6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三、名著阅读
50.65老舍(1899-1966)  奥斯特洛夫斯基  名著导读
四、综合性学习
60.65情境补写  文段综合  简明、连贯、得体  准确、鲜明、生动  漫画类  新闻稿
五、现代文阅读
7-10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小说
11-140.65事物说明文
六、文言文阅读
15-180.65文学常识综合  范仲淹(989-1052)  朱熹(1130-1200)  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  文言文翻译  议论说理类
七、诗歌鉴赏
19-200.4
八、作文
210.4责任  其他  传统美德  为人处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