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南通市长江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 七年级 阶段练习 2018-04-08 34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适中(0.65)
名校
1. 阅读下面语段,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徜徉在语文到天地里,我们感动于邓稼先“鞠躬尽cuì(       ),死而后已”的一生,领略到黄河伟大而又坚强到英雄气po(       ),感受到端木蕻良在广大到关东原野上zhì(       )痛的爱国情怀,也随着小弗朗士为祖国qídǎo(       )。
(1)_______(2)______(3)______(4)________
2018-04-0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长江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名校
2. 古诗文默写。
(1)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4-0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长江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三、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适中(0.65)
名校
3. 依次写出下列划线词语的词性。
柏林已经来了命令明天起,阿尔萨斯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
2018-04-08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长江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四、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4. 下列各项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春日的午后,我们一起去郊外踏青,享受大自然的天伦之乐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数学老师幽默风趣的话语让同学们忍俊不禁地笑了。
D.每一个革命先烈的背后都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2017-05-07更新 | 917次组卷 | 20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五、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名校
5. 《我爱这片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
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请模仿《我爱这片土地》的第一段,抒发你对祖国的情感。
2018-04-0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长江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六、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难(0.4)
名校
6. 读下面文段,完成以下题目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的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被晒化…… 

A 都有些胆怯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 

文中A处的人物是____________,他最大的梦想是__________,经历了人生的三起三落之后,他从一个诚实可爱的青年变成了__________的行尸走肉。

七、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名校
阅读理解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7.“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塑造了一种怎样的人物形象?
8.找出与“一事无成霜鬓侵”表达情感相近的句子:
9.词的最后一句“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情感?
2018-04-0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长江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八、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自陈尝在秦王幕府。上怜之,欲听还旧任。魏征谏曰:“秦王左右,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是使为善者惧。”上欣然纳之,谓相寿曰:“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赐帛遣之。相寿流涕而去。                                                           

(《唐太宗不徇私》)


【注】①中外:朝廷内外。
10.解释加点词。
鲁肃过寻阳                    (              )   ② 相寿流涕而(            )
③濮州刺史庞相寿贪污解任(              )   ④ 不得独故人(            )
11.翻译句子。
恐人人皆恃恩私,是使为善者惧。
12.文中吕蒙与李世民有什么相同的品行?能反映这种品行的历史故事还有不少,试举一例。
13.甲文“结友而别”与乙文“相寿流涕而去”各有什么妙处?

九、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枣核

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寄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她带几颗生枣核。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蹊跷。

从费城出发前,我们就通了电话。一下车,她已经在站上等了。掐指一算,分手快有半个世纪了,都已是风烛残年。

(1)拥抱之后,她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她当年那股调皮劲显然还没改。我问起枣核的用途,她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啦。”

那真是座美丽的山城,汽车开去,一路坡上坡下满是一片嫣红。过了几个山坳,她朝枫树丛中一座三层小楼指了指说:“喏,到了。”汽车拐进草坪,离车库还有三四米,车库门就像认识主人似的自动掀启。朋友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说,买这座大房子时,孩子们还上着学,如今都成家立业了。学生物化学的老伴儿在一家研究所里做营养试验。

她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她的后花园。地方不大,布置得却精致匀称。我们在靠篱笆的一张白色长凳上坐下,她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经她指点,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她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她感慨良深地对我说:“栽垂柳的时候,我那个小子才5岁。如今在一条核潜艇上当总机械长了。姑娘在哈佛教书。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我想厂甸,想隆福寺。(2)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子,试种一下。”

接着,她又指着花园一角堆起的一座假山石说:“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那是我们家的‘北海’。”

说到这里,我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沿着卵石铺成的小径,穿过草坪,走到“北海”跟前。真是个细心人呢,她在上面还嵌了一所泥制的小凉亭,一座红庙,顶上还有尊白塔。朋友解释说,都是从旧金山唐人街买来的。她告诉我,时常在月夜,她同老伴儿并肩坐在这长凳上,追忆起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睡莲的清香迎风扑来,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荷塘佳色。

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14.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文章叙述的主要事件。
15.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两个句子中加点的“就”字的表达作用。
(1)拥抱之后,她殷切地问我。
(2)这里一过圣诞,我想旧历年。
16.结合全文,说说第一小节中“蹊跷”一词有什么作用。
17.有人说文章只有几处写到“枣核”,所以以“枣核”为题是不妥当的。对此,请简要阐明合理的反驳意见。
2018-04-08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长江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花开不寂寞》,完成后面小题

①那年初冬,我赋闲在家,整天无所事事,便隔三差五地爬上我居住的那座七层楼去散心。往往一待就是小半天,看云舒云卷,观日出日落。

②不知是被人淘汰呢,还是遭人废弃?楼顶平台上横七竖八地杵着 10 来盆叫不上名字的花木,它们荒芜落寞,无人问津。

③原先,我没怎么在意,总是视而不见;后来,随着登楼次数的增多,开始瞅那么几眼;最后,发自内心地关注起来。我知道那些花盆有几个是塑料的,有几个是粗瓷的,还有一个竟是用烂脸盆改装的。尽管材料不同,大小相异,但有一点是相近的,那就是每一个花盆里的花木或焦黄枯萎,或残枝败叶,弥漫出一种淡淡的寂寞与无奈。

④我曾想给他们浇水、修枝,但一想到“师出无名”便放弃了。

⑤我曾想给他们松土、施肥,但一想到这么高的楼层,即使花红叶绿,又有谁知?于是作罢。

⑥我唯一能做的是将花盆摆放整齐一些,再整齐一些。

⑦时光在我往返楼顶的脚步声中悄然流逝,那些花木依旧憔悴、萎蔫,每况愈下,先前的那种淡淡寂寞宛如一丛生命力极强的藤蔓,葳蕤着在平台上蔓延开了。不见一只蚂蚁来拜访,也没有一只飞虫来做客,唯有凄风苦雨常来造访,使寂寞更加黏稠、绵长。

天气变得一天比一天寒冷,寒风凛冽,霜冻过后花木的叶子全秃光了,这里愈发显得萧索、颓败。那棵栽在烂脸盆里的花木耐不住严寒,守不住落寞,连枝带叶枯死了。没有了生命的躯干,很快被朔风拦腰斩断,不知抛向何方。我不忍心看它们那副奄奄一息、苦苦抗争的身影,心里暗暗担忧:它们怕是熬不过这漫长的霜冻期。从此,我再没有登楼。

⑨一天,风和日丽,突然想起楼顶上的那些花木,便三步并作两步跨了上去。一抬头,往日寂寞、萧索的平台上一派新绿,几十株花朵正在花盆里迎风招展,竞相怒放。我目瞪口呆,简直难以置信,先前那些萎蔫、颓败和濒临死亡的生命里,竟然蕴藏着一个烂漫的春天、灿烂的花季。我上看下看,前看后看,却叫不出花名儿,只见粲然绽放的花朵姹紫嫣红,千姿百态。这样一边观花,一边感叹,一丝酸楚意味徐徐袭来,颇觉花儿开得不易,更觉花儿开错了地方,就在我遗憾地抬头天地之间,一双彩蝶不知从哪儿轻盈地飞舞过来,不一会儿,几只蜜蜂不期而至。这些小精灵们熟稔地绕着鲜花不停地狂舞、歌唱,蝶儿翩翩,蜂儿嗡嗡,刹那间,一个热热闹闹的世界奇迹般地呈现在花的笑靥上——花开不寂寞。

⑩凝望着这些生机盎然、生死共济的坚强花木,我突然大彻大悟:花木们无怨无悔的追求,千辛万苦的磨难,一点一滴的积蓄,不正是为了实现“花开不寂寞”这个坚定的信念,才百折不挠,活出了今天的精彩吗?

(11)现实生活中,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总有少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步履维艰,度日如年,他们中的一些人因自身的劣势而自惭形秽,无意苦争春,错失了人生平台上那一次又一次展示自己花季的绝好机会。其实,有时候,我们就像平台上那些无人问津的花木,遭人遗忘,饱经风霜,不时会陷于一种生存的窒息状态,或是处于绝望的境地。这种时候,对于人的生命而言,信念才是每一个人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尽管坚持信念,要忍受寂寞漫长的霜冻期,要付出比常人多百倍的艰辛,但只要“花开不寂寞”的信念还在,不懈进取,寂寞的人生平台上总会开出绚丽的事业之花。

18.作者为什么会觉得楼顶的花可能是被人淘汰或废弃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
19.第⑧段的划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20.请简要赏析第⑨段划线句子的妙处。
21.文章意在写花开不寂寞,为什么开头部分却极力描述花的荒芜落寞,无人问津,寂寞黏稠、绵长呢?
22.请简要谈谈你对标题“花开不寂寞”的理解。

十、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3. 作文
每一棵树都有年轮,每一圈年轮都记载着一段故事,人生也是如此。同学们,拿起你的笔,写下你的成长故事……
以《我的成长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
(1)不少于500字。
(2)叙事具体,有生动的细节描写。
(3)运用恰当的抒情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2018-04-0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长江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字词书写
2
名句名篇默写
1
选择题
1
诗歌鉴赏
2
名著阅读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字词书写
10.65字形
30.65一般词语
二、名句名篇默写
2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三、选择题
40.85成语和熟语
四、诗歌鉴赏
50.4中国诗歌
7-90.4
五、名著阅读
60.4老舍(1899-1966)  《骆驼祥子》
六、文言文阅读
10-130.4司马光(1019-1086)  历史事件类
七、现代文阅读
14-170.4散文
18-220.65散文
八、作文
230.4成长与人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