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福建 七年级 期中 2018-04-26 27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红(yān)       补(jiào)        (tiě)       为人知(xiān)
B.污(suì)       匙(shī)          果(shuò)     躬尽瘁(jǖ)
C.可(hàn)       罚(chéng)       育(bǔ)        而不舍(qì)
D.气(fēn)       (chèn)        古(gèn)       痛疾(wù)
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
A.通过近段时间的复习,刘渊的英语水平上升到年级第一名,真是骇人听闻.
B.报到那天,我在陌生的教室里与五十多位同学不期而遇.
C.这个案子情节有如罗生门,扑朔迷离,不知道谁是真正的凶手.
D.这个毒枭被缉毒警当场击毙,终于落得个马革裹尸的下场.
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又默默地写了一本大约16万字左右的书.
B.又到酷暑时节,学校再次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独自一人去游泳.
C.语文与历史、地理、生物、政治等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学语文,也在学其他学科;学其他学科,也在学语文.
D.三月的昆明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间,每年都有大批的中外游客慕名而来.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较易(0.85)
4. 古诗文默写填空
①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_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③古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
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
⑤《木兰诗》描写边塞夜景的诗句:____________
⑥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晚春》
2018-04-2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5. 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河颂》作者端木蕻良在该歌词中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B.《土地的誓言》以倾诉式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已被日寇侵占的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C.《最后一课》这篇文章的标题不但指出了文章的内容,而且蕴含了悲怆的气氛和悲愤情绪,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中心思想.
D.《木兰诗》描述了我国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歌颂了女英雄木兰勤劳朴实、刚强勇敢的性格和不爱功名、不慕富贵的高尚品德.

四、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较易(0.85)
6. 仿写句子。
祖国如果是大海,我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祖国如果是蓝天,我就是蓝天上的一朵云;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7.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9.解释下面加线的词。
①蒙以军中多务 ______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
③卿今当涂掌事 ______
④蒙始就学 ______
10.下列对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2.文中哪一句话证明了吕蒙学有所成?
13.读了本文,从孙权和吕蒙身上,你分别得到什么启示?
2018-04-2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那些卑微的母亲

①晚上,和朋友一起去吃烧烤,我们刚坐下,就见一个老妇人提着一个竹篮挤过来。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她弓着身,表情谦卑地问:“五香花生要吗?”彼时,朋友正讲一个段子,几个人被逗得开怀大笑,没有人理会她的问询。她于是将身体弓得更低,脸上的谦卑又多了几分:“五香花生要吗?……”

②她一连问了几遍,却都被朋友的说笑声遮住。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我问:“是新花生吗?怎么卖呀?”她急慌慌地拿出一包,又急慌慌地说:“新花生,三块钱一包,五块钱两包……”我掏了五块钱,她迅速把两包花生放在桌子上,慢慢退回去,奔向下一桌。

③每一次去逛超市,都会看到那个做保洁的女人。有五十多岁了吧,头发灰白,晒得黑红的脸膛上布满细密的汗珠,有几缕头发湿湿地贴在脸上。她总是手脚不停地忙碌,在卫生间,在电梯口,在过道。她弯着腰用力擦着地,超市里人来人往,她刚擦过的地,马上就被纷至沓来的脚步弄得一塌糊涂。她马上回过头来,重新擦一遍。

④有一次,我上卫生间,正好碰到她。她的头垂得很低,看不到脸上的表情,只看见她的两只骨骼粗大的手,捏着衣角局促不安地绞来绞去。那双手是红色的,被水泡得起了皱,有些地方裂开了口子,透着血丝。她的对面站着一个年轻的男人,看样子是超市的主管,那人语气凛凛地训斥:“你就不能小心点?把脏水洒在人家衣服上,那大衣好几千块呢,你赔得起吗?这个月的工资先扣下……”她就急了,伸手拉住那人的衣袖,脸憋得通红,泪水瞬间涌得满脸都是。她语无伦次地说:“我儿子读高三,就等着我的工资呢,我下次一定小心……我慢慢还,行吗?可不能全扣了呀……”她几乎是在低声哀求了。

⑤逛街回来,遇上红灯。我们被交通协管员挡在警戒线外,等待车辆通过。这时,马路中间正在行驶的车上忽然有人扔出一只绿茶瓶子。瓶子里还有半瓶茶,在马路上骨碌碌转了几个圈,眼看就要被后面的车辗上。忽然,就在我身旁一个女人猛地冲过去,几步跳到马路中间,探手捡起那个瓶子,迅速塞进身后的蛇皮袋里。她的身后,响起一大片汽车尖厉的刹车声,司机气急败坏地冲她嚷:“抢什么抢,不要命了!”

⑥她一边陪笑着往后退,一边扬起手中的瓶子冲着我们这边微笑。我回头,这才看到,我身后还有一个衣着破烂的男孩儿,也竖着两根手指在冲她笑。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我明白了,她是一个贫穷的母亲。那个瓶子,不过一两毛钱,可对她而言,可能是一包供孩子下饭的咸菜。

⑦生活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女人。天不亮就满城跑的送报工,满面尘土的垃圾工,摇着拨浪鼓收破烂的师傅,被城管撵得到处跑的水果小贩……她们身份卑微,为了一份微薄的收入兢兢业业。她们又无比高尚,为了孩子,胸腔里藏着震惊世界的力量。

⑧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母亲!

14.概括文章所写的另外两个事例。
烧烤摊前卑微的老妇人兜售五香花生,不被人重视;
15.通读全文,文章标题“那些卑微的母亲”中的“卑微”有哪几层含义?
16.品析下面的句子。
(1)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从加点词语含义的角度品味)
(2)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
17.通读全文,作者为什么写这些“卑微的母亲”?
2016-11-18更新 | 793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3-2014年安徽省安庆市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十六校联考语文试卷

八、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18. 名著
“骆驼的命运也就是他的命运。他们要是不放弃这几个牲口呢,他也跟着完事;他们忘记了骆驼,他就可以逃走。把耳朵贴在地上,他听着有没有脚步声儿来,心跳得极快。不知等了多久,始终没人来拉骆驼。他大着胆子坐起来,从骆驼的双峰间望过去,什么也看不见,四处极黑。逃吧!不管是吉是凶,逃!”
(1)祥子为什么要“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本小说的作者是_________ ,原名 _________祥子逃出来后回到了北平,具体说他投靠了___________

九、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19. 阅读下面图表,在横线上写出调查结论。
2017年3月,某中学文学社对全校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
阅读内容认同率
玄幻武侠35.1%
时尚娱乐32.5%
文学经典15.0%
时事先锋17.4%

(1)分析右表,说说当前中学生的阅读存在哪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改变这种现状,请说说你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0. 题目:我眼中的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中可填父母、老师、同学、朋友中的任一人,也可以是只有一面之缘却印象深刻的人生过客,甚至是你本人。(2)运用多种描写方法,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其形象鲜明,饱满。(3)结构完整,详略得当,主题明确。
(4)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5)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4
名句名篇默写
1
填空题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1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字音
20.65成语和熟语
30.85病句辨析与修改
50.85文段综合
二、名句名篇默写
40.8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三、填空题
60.85压缩语段
四、诗歌鉴赏
7-80.65李白(701-762)  诗
五、文言文阅读
9-130.65中国古代作者  议论说理类
六、现代文阅读
14-170.65散文
七、名著阅读
180.65老舍(1899-1966)  名著导读
八、综合性学习
190.4图文转换  简明、连贯、得体
九、作文
200.65半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