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李白(701-762)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13 题号:5076499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知识点】 李白(701-762)

相似题推荐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春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请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A.《春兴》前两句描写杨柳深绿,残花落尽,流莺婉转,这是典型的暮春图景。
B.“折柳”在《春夜洛城闻笛》中指的是一种风俗习惯。
C.《春兴》一诗中作者因春天的景物而触发情思,是“春景”、“乡思”、“归梦”三位一体的佳作。
D.“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整个洛阳城无处不萦绕着悠扬的笛声。这自然是诗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
(2)请你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2023-05-10更新 | 100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颔联中“蓬”指蓬草,意思是此地一别,“我”就要像蓬草那样随风飞转,到万里之外去了,此二句表达了朋友对“我”漂泊生涯的深切关怀。
B.颈联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以后的友人像浮云一样飘忽不定,诗人如落日依恋大地一样与友人难舍难分。
C.尾联中“挥手”写出分离时的动作,诗人内心的感受没有直说,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借马鸣之声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
D.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人写送别的环境景色,透着轻快明丽的气息;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
(2)请发挥想象,描绘诗中首联所展现的画面。
2022-07-10更新 | 132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饮酒(其五)》和《山中问答》,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①窅(yǎo)然:指幽深遥远的样子。
1.这两首诗都展现了生命与自然相融相契的美妙,语言简淡,情味隽永。其中,《饮酒(其五)》中“__________”一词和《山中问答》中的“__________”字都直接写出了诗人栖身于自然之中的恬然自适。
2.“山”是许多文人笔下的诗意栖居地,比如《饮酒(其五)》中的“南山”和《山中问答》中的“碧山”。下列诗句中的“山”也有此含义的一项是(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B.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C.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D.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
3.《饮酒(其五)》中的“飞鸟相与还”和《山中问答》中的“桃花流水窅然去”都富于动态美,请从这两句诗中任选一句加以赏析。
2022-02-07更新 | 6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