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全国 七年级 单元测试 2018-09-28 1611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1. 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盘(qiú)     立(chù)       肆(zì)       孤芳自赏
B.黄(yùn)     清(chénɡ)   落(zháo)   迫不急待
C.纳(hàn)     (jī)        聒(ɡuō)     呼朋引伴
D.逗(tiǎo)   (hé)        芊(qiān)   高邈深远
2018-09-28更新 | 776次组卷 | 2卷引用: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4)
真题
2. 下面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B.卢沟桥上的石狮子,千态万状,绘声绘色
C.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D.你也许有困惑,而今天困惑中的探索正是明天豁然开朗的准备。
选择题 | 容易(0.94)
名校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些故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B.通过“告别网吧”的主题班会,使同学们受到了很大的触动。
C.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D.春运期间,为防止类似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有关部门加大了监管与督察力度。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
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
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
④人们期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
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
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具有旺盛的生殖力
A.②④⑥③①⑤B.②⑤①④⑥③C.⑥③④①②⑤D.⑥④②⑤③①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       
A.原句:他像亲兄弟一样拥抱着这位比他略高的俄国小说家。
改句:他拥抱着这位比他略高而又像亲兄弟一样的俄国小说家。
B.原句:王强把教室外的走廊打扫得干干净净。
改句:教室外的走廊被王强打扫得干干净净。
C.原句:在深圳特区的每一天,总有一些事情感动着我。
改句:在深圳特区的每一天,总有一些事情不能不使我感动。
D.原句:一个人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昆虫,真是一个奇迹。
改句:一个人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昆虫,难道不算奇迹?
2017-06-05更新 | 41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

二、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清平乐

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6.下列对词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抒写豪情壮志B.描绘山水美景
C.叙写离情别意D.表达怀人感伤
7.下列关于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中寓情于景,以淡景写浓愁。
B.起句“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语拟平淡,实包蕴无数情事,无限情思。
C.词的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D.此词以斜阳、遥山、人面、绿水、红笺、帘钩等物象,营造出一个充满离愁别恨的意境,将词人心中蕴藏的情感波澜表现得婉曲细腻,感人肺腑。
2017-04-12更新 | 306次组卷 | 2卷引用:2017届江西省奉新县第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陆象山少年时,常坐临安市肆观棋如是者累日。棋工曰:“官人日日来看,必是高手,愿求教一局。”象山曰:“未也。”三日后却来,乃买棋局一副,归而悬之室中。卧而仰视之者两日,忽曰:“此《河图》数也。”遂往与棋工对,棋工连负二局。乃起谢曰:“某是临安第一手棋,凡来着者,皆饶一先。今官人之棋,反饶得某一先,天下无敌手矣。”象山笑而

【注】①陆象山,南宋哲学家。②肆:店铺。③河图:介绍占卜等内容的书。④某:我。

8.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某/是临安第一手棋B.某是/临安第一手棋
C.某是临安/第一手棋D.某是临安第一/手棋
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如是(        )
(2)悟(        )
(3)去(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常坐临安市肆观棋。
(2)今官人之棋,反饶得某一先,天下无敌手矣。
11.陆象山棋艺进步的原因是什么?
2018-09-27更新 | 50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12.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__________,以观沧海。
(2)__________,山岛竦峙。
(3)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
(4)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5)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
(6)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
(7)回乐峰前沙似雪,__________
(8)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
2018-09-28更新 | 7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江南柳

①柳是江南水边的精灵,袅娜的枝叶粗拙的皮,深藏一颗不灭的灵魂。

②水美江南,池塘边、清河岸、小溪旁、大湖畔,一株株柳,长成一首首妖娆的诗。水滋养柳,柳妆点水,水柳一家亲。柳叶青青,浓绿处,深藏一片独属于自己的海。皲裂的树干,是一副粗糙的皮囊,在清水的倒影中,映衬出生命的不易与壮丽。树皮的裂口,静静地记录着一段段无关风月的旅程,厚厚的,累成生命的沉积层。

③柳音是江南水边最美妙的旋律。树无言,风有语。柳枝之繁,灿若满天星辰,密如佳丽青丝,春日清风徐来,沙沙如恋人喁语,夏天朗风飘过,呼呼似累牛喘息,设若暴风袭来,哗哗然像孩童喧闹。清人李渔说:“柳贵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此树为纳蝉之所,诸乌亦集。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年年柳荫浓,岁岁蝉声俏。村前村后,柳树成荫,枝头鸣蝉此起彼伏,嚷嚷着,一刻也不消停。

江南人记得柳好,亦不忘柳之妙。农人折枝,是实用主义美学,编个枝帽,扎只柳筐,抑或插枝以期长出更多柳来,随手取用。文人折柳,折的不是枝,是情思。依依,是江南春柳派生出来的眷恋之态。缠绕,是江南春柳衍生出的思恋之情。“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古时送别,凄清水边,舟岸两处,不胜挽留的酸楚,离别的悲伤,一任柳枝恣意无声地抒发。

⑤“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一城春色一城絮。狂颠的柳絮,点点白嫩的轻柔,让人无处逃避。白绒的絮是柳的种子,离树飞散去,将生命洒落在远近各处。转生,尽是如此浪漫而快乐的旅行。

⑥柳树天生一个百变之身,枝丫插地即生,无心无意,即成荫成林。蚯蚓那百变金刚之身,断一截,不是生命终结,反而新生一命。柳是植物界的蚯蚓,是江南的树精,灵魂里潜藏着新生因子,便常插常新,生命在断裂与入土的疼痛中一次次复苏。

⑦江南柳,不只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淡然,更有“截”后重生之灿然。那年冬天,从扶河边过,但见枝繁的密柳,齐刷刷被锯伐掉繁密的枝丫,光秃秃一截主干,让人心生疼惜。孰料,来年春天,一无所有的“枯干”,竟抽枝发芽,又生猛地垂成娇娆的绿姑娘了。

⑧抒发再生的奇迹,吟咏不灭的魂灵,这不正是江南柳吗?由此就不难理解历代文人雅士,如谢道韫、陶渊明、柳宗元、苏轼、欧阳修、左宗棠、蒲松龄、李渔和丰子恺等,为何会那般钟情于它了。柳之于他们,有不可企及的人生寄托,无以言传的深层意蕴,是升华灵魂的生命道具。

⑨灵魂不灭,生生不息,江南柳啊,你是灵魂的诗篇,生命的乐章。

13.文章主要从哪三个方面来写江南柳?
14.文段④画线句子说“江南人记得柳好,亦不忘柳之妙。”“柳之妙”体现在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15.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1)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狂颠的柳絮,点点白嫩的轻柔,让人无处逃避。
(2)品析下面句子。
一株株柳,长成一首首妖娆的诗。
16.阅读下面材料,联系文章内容,说说材料中的“柳”包含着怎样的情思。

材料: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选自《诗经·采薇》)

【注释】往:离开故乡。思:语气助词。

17.通读全文,说说你对文段①中“一颗不灭的灵魂”含义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母亲为我做棉被

①天还没有冷时,娘就从百里外的乡下给我送来了一床新棉被。

②俗话说:“秋风凉,娘心慌。”每年进入中秋八月,自家责任田里的半亩棉花刚开,娘就在阳光很好的午后去摘棉。棉花一朵一朵地开,娘就一朵一朵地摘。摘下来的头喷棉花,是娘给我这个唯一不在她身边的孩子的专用棉。用它絮棉被,絮棉衣。娘常说:“一条棉被七斤三,暖暖和和过冬天。”

③娘把头喷棉花摘回来后,背到房顶上,铺上苇席,将棉花晒得干干的,透透的。然后,背到三里开外的邻村轧花坊将棉花弹成棉絮。回家后,她便把这白云一般的棉絮照旧背到房顶上,苇席用笤帚扫过,将新买的白崭崭的被里铺上去,便开始絮棉被了。只见娘把棉絮撕成巴掌大小的棉片子,一片一片往白被里上沾,沾了一层又一层。最后,可着被里摊成蓬蓬松松、厚厚道道的一大片。接着,娘便把印着大朵大朵红牡丹图案的花被面覆盖上去,再把用秫秸秆儿扎成的箅子放到上面,用手摁来摁去,待棉絮稍微踏实些后,娘就把比花被面宽出两三指的白被里从四边挽上来,腿跪在上面,然后在头皮上润润针,便飞针走线起来。我在旁边看了,怀疑这还是不是平日动作有些缓慢的母亲。阳光下,清楚可见她的头发和眉毛上落满了细细的棉花绒毛,似一层初霜,闪着亮儿。这就是儿的娘亲啊!此时,八月的阳光照着母亲,照着老屋,而花喜鹊则在枝头跳来跳去,喳喳叫着,伴着娘哼着的好听的小曲,温馨得有让人想落泪的感觉。如果有邻家婶儿上房,就会打声招呼:“给儿子做棉被哪。”娘立刻就会抬起头来,喜盈盈地回道:“你算猜对了!有了这新棉被,今冬下三尺厚的雪,我也睡得安稳了。”听娘那愉悦的口气,就像戏里的花木兰打了胜仗归来一般。

④新棉被做好后,娘从房上抱下来,放到炕头上。这时,父亲收工回来了,摸摸暄腾腾的被子,风趣地说:“嗬!能把人暖和个跟头。”妹妹从学校回来了,嗅嗅被子,说:“好香的阳光味儿!”弟弟从外面疯跑回来了,一见炕上的新棉被,不管三七二十一,跳上去就翻筋斗。父亲在一旁看了笑眯了眼,娘便举起扫炕用的笤帚在弟弟的屁股上轻轻拍打着:“你个猴崽子。快下来,看给你哥弄脏了。”在一床新棉被面前,一家人高兴得像过年。

⑤现在已进入冬季了,夜里比前些日子冷了不少。离家在外的我从橱子里搬出娘做的那床新棉被,捂在身上看书。当打开被子的一刹那,母亲味儿、阳光味儿和着家的气息扑面而来。这足足七斤三两的新棉被,如浸透了阳光的云彩一般,一下子将我包裹起来,还未等把身子捂热,心早已经暖暖地了。不如何时,两滴热泪滴到了书本上……

18.选文使用了      的记叙顺序,叙述了母亲为“我”做棉被的事。
19.第③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0.下面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娘立刻就会抬起头来,喜盈盈地回道:“你算猜对了!有了这新棉被,今冬下三尺厚的雪,我也睡得安稳了。”
21.结合选文说说,第⑤自然段的“醉”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22.怎样理解选文中的俗语“秋风凉,娘心慌”?
2016-11-18更新 | 738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年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六、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容易(0.94)
23. 综合性学习。
有人说“春雨缠绵,夏雨痛快,秋雨凄美,冬雨凛冽。”请你根据自己的感受,选择一个季节的雨,用优美语言描绘一下。要求: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字数100字左右。
2018-09-28更新 | 2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24. 写作。
请以“温暖的记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018-09-28更新 | 3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名句名篇默写
1
现代文阅读
2
综合性学习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字音  字形
20.64一般词语  成语和熟语
30.94病句辨析与修改
40.65语言表达的要求  简明、连贯、得体
50.65变换句式
二、诗歌鉴赏
6-70.65晏殊(991-1055)  词
三、文言文阅读
8-110.65小说类
四、名句名篇默写
120.94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五、现代文阅读
13-170.65散文
18-220.65散文
六、综合性学习
230.94简明、连贯、得体
七、作文
240.65哲理与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