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内蒙古包头市包钢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内蒙古 八年级 阶段练习 2020-03-27 54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宽慰(wèi)        行辈 (xíng)        羁绊(jī)          亢奋(kàng)
B.怅惘(wǎng)       冗杂   (rǒng)        糜子(mǐ)          斡旋(wò)
C.蓦然(mù)        农谚   (yàn)          连翘(qiáo)       追溯(sù)
D.缄默(jiān)       凋零   (diāo)        龟裂(jūn)        腐蚀(shí)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宽恕 相得益章   陨石   洗耳恭听
B.愕然 无可质疑   寒噤   消声匿迹
C.烦燥 天衣无逢   农谚   慷概淋漓
D.祷告 迫不及待   翩然   一拍即合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支乐曲,旋律急促,气势宏伟,当推向高潮时,又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B.看待问题不妨从多角度去想,一切便会豁然开朗,存在是有其合理性的。
C.他不懂古文,面对图书馆里满架的中国历史资料,只能叹为观止
D.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B.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
C.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D.《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5.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
B.《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作者魏学洢,清朝文学家。
C.《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
D.《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作者孟浩然,唐代,是田园诗人。
2020-03-27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包钢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二、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6. 仿写。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习俗丰富多彩。请仿照已给句子,在传统的元宵、清明、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中选择一个进行仿写。
春节贴对联放鞭炮,寄寓生活红火吉祥如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7. 默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式微》
②青青子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④欲济无舟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_____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关雎》
⑦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蒹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皆出酒食。《桃花源记》
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胸怀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3-27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包钢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8.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佁然不动 ②折蛇行
9.翻译下面的句子。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0.第一段作者从哪些方面描绘了小石潭的美?
11.纵观全文,小石潭和作者的境遇有哪些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2020-03-24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包钢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各题。

社戏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2.请为选文拟写一个四字标题。
13.下面的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1)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2)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14.选段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2020-03-27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包钢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各题。

小满

小满节气,在每年5月20日至22日之间,24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今年小满交节时刻为5月20日22时36分。

寒来暑往是气候,鸟语花香是物候。小满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其关注点不在气,而在物。古书称“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北方冬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叫“小满”。小满是最“接地气”的节气。

农谚有“小满小满,麦粒渐满”的说法。此时,小麦度过一冬的休眠期后,经过返青拔节,抽穗开花,亟需薰风暖熟,虽然仍是一片青绿,但有着一股蓄势待发的劲头。麦穗已经抽齐,麦粒鼓着腮帮一般,泛出一层透明的绿色。等到这晶莹的嫩绿变为黄绿,麦子也即将成熟了。农谚又云“小满未满,还有危险”。小麦成长的最后阶段灌浆期十分关键,籽粒才刚刚盈实,若碰到灾难天气或病虫害,麦粒未经过充分的乳熟期,小麦的品质便会大打折扣。

在南方地区,小满还有“小满小满,江河渐满”的说法,反映了这时南方降雨增多的气候特点。确实,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渐次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渐上涨。

此时,南方的早稻早已抽穗,农人除了给早稻增肥,还要忙着栽插中稻。“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农人们将培育好的秧苗按间隔,齐整地栽插在地里。若是高度机械化的地区,就采取机器种植了。但最重要的,是“水”。若小满雨水不丰,稻田田坎干裂,就无法栽插水稻:若雨水过丰,栽插好的稻苗便经不住大雨的袭击,秧苗轻则东倒西歪,重则被雨滴打伤。南方的小满节气,充满了对水的期许。

小满,是麦子的秋,是水稻的夏。

按中国传统科学理论,四月小满即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节,也是最潮湿闷热的时节。这时万物生长最为繁茂,人体的新陈代谢也最旺盛。正因为如此,人体在小满时消耗的营养物质最多,所以需要及时补充,才能使身体、五脏六腑不至于有所伤耗。这时,可以多吃一些清热、暖胃、温补的食品。因为空气潮湿,小满节气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的高发期,人们要预防湿邪入侵,多吃一些有化湿通淤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等,忌食辛辣甘肥、生湿助 湿的食物。

15.本文围绕“小满”这一节气,说明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16.文章多处引用农谚进行说明,请概括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17.科学性是说明文的生命。请结合下面语句中的横线词语作简要分析
(1)今年小满交节时刻为5月20日22时36分
(2)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渐次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渐上涨。
2020-03-24更新 | 171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包钢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灵感并不那么值钱

万维钢

①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有三个迷信:创新的关键是某个绝妙的灵感,灵感非常难得,想法越离奇越有价值。其实,这些迷行是不符合创造性思维的。

据说阿基米德洗澡时福至心灵,想出了测量皇冠体积的方法,大喊“Eureka”(意思是“我发现了”,从此,有人把凡是通过神秘灵感获得重大发现的时刻叫作“尤里卡时刻”)。人们熟知: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门捷列夫梦见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另一个说法是梦见一张张扑克牌被放进一个大表中),醒来制成元素周期表……

③人们由此形成了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神秘思维,其中,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然而事实是,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

④阿基米德的故事已不可考。牛顿的苹果故事完全是传奇。在他之前就有多人有过万有引力的设想,我们有充分理由推测牛顿的引力思想是“学”来的--借鉴了前人的想法,使用了前人的数据,然后做了无数计算验证。在门捷列夫制成元素周期表之前,给元素分类已是显学,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已经发现用原子量大小进行排序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把这种周期性称为“八音律”,这已经非常接近门捷列夫的周期表了。

⑤斯蒂芬约翰逊在《好想法从哪里来?》一书中提出“慢直觉”的概念。他说,伟大的发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系列小想法慢慢连接起来的结果,研究一个问题,开始有个模糊的直觉,选择一个方向往下走,随着研究深入,新想法连接起来,得到新事实支持,慢慢长大。由此看来,“尤里卡时刻”其实是慢直觉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突破的时刻。生物学家克里格娄在他的《怎样成为成功的科学家:科学发现的战略思维》这本书中指出:不要指望灵感,要指望汗水。

⑥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大部分工作是试错和积累经验,他的秘诀在于使用简单、步骤少、并行、可以反复修改的方案,然后在实验室泡着,有庞大的助手团队帮着干。发现电磁感应的物理学家法拉第每周做好几十个实验,大部分想法被证明是错的,这没关系,架不住他做得多!不管做什么研究,都会产生各种想法,也许一百个想法里面只有一个最后被证明是有用的。只要愿意把想法一个个拿来尝试,失败就是常态,成功则是失败的副产品。

⑦从“想法--验证”这个策略来看,创造性思维虽然不怕离奇,但不应追求离奇,因为越是离奇,失败的可能性越大。但是离奇的灵感有更大的戏剧性,所以往往被人们记住,接着人们误以为一个想法如果不离奇就不配称为灵感,误以为要想创新,就必须刻意追求离奇的想法。真正的职业人员所做的大部分日常的创新,都是在当前基础上的改进。

⑧灵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值钱。创造性思维必须“生之有根,长之靠谱”。所以,鼓励创造性思维应当鼓励尝试,鼓励失败,而不是鼓励妄想。

(选自《青年文摘》总第608期  有删改)

18.第②段划线句中“据说”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19.作者认为对“尤里卡时刻”的正确理解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20.作者用四个事例论述了“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这一观点,请用简明的语言指出这四个事例。
21.下列对原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这是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
B.作者有理有据地反驳了对创造性思维的错误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C.作者认为在创造性思维中,要想创新就必须刻意追求离奇的想法。
D.作者认为鼓励创造性思维,不应该鼓励妄想,而应该鼓励尝试,鼓励失败。
2018-07-05更新 | 470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2. 小作文
《西游记》善于塑造人物形象。无论是唐僧师徒四人,还是各路神佛妖魔,人物个性鲜明,形象栩栩如生,令人难以忘怀。你觉得小说中哪个人物最令你印象深刻,结合作品相关情节,写出你的感受,不少于100字。
2020-03-27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包钢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作文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总有很多遇见,世间万物都是遇见。与自然遇见,也许就是一次诗意的旅程;与书籍遇见,也许就是一次心智的陶冶;与他人遇见,也许就是一次心灵的碰撞。当温暖遇见了寒冷,便有了雨;当春天遇见冬天,便有了岁月;当梅花遇见了寒冬,便有了生命的绽放……总有一次遇见,会让我们难以忘怀。

请以“遇见”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卷面书写整洁;④不得照抄题目中的文字材料。

2018-06-30更新 | 401次组卷 | 14卷引用:湖南怀化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语言表达
1
名句名篇默写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3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易误读常见字
20.65常见易错字
30.65成语和熟语
4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50.65文学常识综合
二、语言表达
60.65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三、名句名篇默写
7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四、文言文阅读
8-110.65柳宗元(773-819)  山水游记类课内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12-140.65鲁迅(1881-1936)  小说
15-17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事物说明文
18-210.4杂文
六、作文
220.65小作文
230.4哲理与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