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诗词三首》同步练习
全国 九年级 课后作业 2020-08-12 795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1. 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读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停杯投(zhù)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jǐ)苍海
C.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kē)人。
D.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shèng)寒。
选择题 | 容易(0.94)
2. 下面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珍(害羞)             不胜寒(经受不住)B.万钱(直接)       川(堵塞)
C.沧海(渡)             弃置身(丢弃,放在一边)D.万木(春天)       酒(执,持)

二、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容易(0.94)
3. 文学常识填空。
(1)《行路难》(其一),行路难,乐府古题。诗人________,字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____________”,与杜甫并称为“____________”。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____________》等。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____________》。诗人____________,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____________,洛阳人,有“____________”之称。
(3)苏轼,字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谥号“____________”。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__________”;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__________”,为“__________”之一。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4. 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B.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选择题 | 容易(0.94)
5. 下面对《行路难》(其一)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从美酒佳肴到拔剑四顾,由乐景入悲情,形成强烈反差,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B.“冰塞川”“雪满山”暗喻诗人仕途受阻,世道多艰,寄寓着无限的悲苦与无奈。
C.诗中碧溪垂钓、乘舟梦日,表现了诗人避世独立的人格力量和纵情山水的人生选择。
D.诗的结尾,诗人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
选择题 | 较易(0.85)
6. 下列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
B.这首诗的首联,叙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二十三年来的人生经历。
C.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作者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如隔世的感慨。
D.这首诗的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四、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真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7.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中的画线句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人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9.诗中的“酬”“翻似”是什么意思?
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

五、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11. 下列各项中,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两句,抒发了作者思念亲人的情感。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与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几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做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六、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真题
12. 古诗赏析。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诗,使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
2019-06-28更新 | 1133次组卷 | 7卷引用: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真题
13.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首联“凄凉地”三个字,举重若轻,一语带过了多少艰辛!“弃置身”则点明被贬谪、被“抛弃”,字里行间流露出无限的辛酸与悲凉。
B.颔联用“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写诗人被贬归来的感触:昔日友人,多已离世,如今孤身归来,物是人非,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
C.颈联诗人以“千帆”“万木”自比,选取“沉舟”与“千帆”,“病树”与“万木”两两相对的意象,表现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活力。
D.尾联点明酬答之意,回应首联,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含共勉之意。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气,奔放中有哲思,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小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词前小序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及写作的缘由,并领起全篇。
B.词人把酒问天,写出了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也表达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C.词人在“我欲”“又恐”“何似”的情感波澜中,含蓄地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厌弃。
D.“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面写对明月的埋怨,实际表达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15.这首词中加线的句子为什么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2019-06-26更新 | 2200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北省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七、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真题
16.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学校组织“走进太白楼”活动,你参与活动的宣传工作。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
【走进直播间】5月18日,《千古风流太白楼》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国宝档案》播出,节目全长13分钟,讲述了济宁太白楼的前世今生。为了这期节目的播出,栏目摄制组于3月6日走进济宁太白楼,采用多种方式建筑、碑刻等有关遗迹进行拍摄。《国宝档案》是国内极具知名度的一档文博类栏目,以高标准、高品位、高水准深受文博界专家和海内外收藏爱好者的好评。
(1)请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20字以内)
【推介太白楼】太白楼乃任城古八景之一,名传于世千余载,现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诗人李白曾居住在任城(今济宁),常在此与朋友一起饮酒。太白楼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楼之一,其悠久的历史见证着诗仙李白文化在济宁的传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参考以上资料,写一句生动的宣传语,吸引更多同学走进太白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10-05更新 | 819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6
填空题
1
诗歌鉴赏
5
综合性学习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易误读常见字  常见易错字
20.94文言实词
40.94文言文断句
50.94李白(701-762)  诗
60.85刘禹锡(772-842)  诗
110.94苏轼(1037-1101)  词
二、填空题
30.94文学常识综合
三、诗歌鉴赏
7-80.65李白(701-762)
9-100.65刘禹锡(772-842)  诗
120.65李白(701-762)  诗
130.65刘禹锡(772-842)  诗
14-150.65
四、综合性学习
160.65简明、连贯、得体  宣传标语  压缩语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