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海南省海口市十一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海南 九年级 期中 2023-11-15 17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1. 小明同学推荐了两幅书法作品
(1)请指出大字的字体,将字母序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甲乙
【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
A.篆书       B.隶书       C.行书       D.草书
(2)请用简化楷体,按现代汉语书写顺序,将这两幅书法作品的内容正确、工整、规范地抄写在米字格内。
2023-11-1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十一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名校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诗歌是文学殿堂里一颗cuĭ璨的明珠。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和不同的国度,拨动人们的心弦。她如决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嚣;她如千年的佳酿,蕴藏醉人的芳香。徜徉其间,我们的情感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邃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cuĭ(        )       (        )       (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
(3)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邃”的部首是_________,“邃”字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
(4)将文中的划线句改成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3. 古诗原文默写。
(1)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2)___________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
(3)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_________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
(5)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6)____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7)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在成功与失败面前,我们应该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
2023-11-1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十一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4. 诗词是中华文明智慧的积淀,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学校决定开展“诵读经典,吟咏诗词”活动。为此,某班将利用双休日举行一次集体课外吟咏诗词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
(1)宣传组的同学为了搞好这次活动,以班委会的名义,拟写了下面一则海报,请认真阅读,按要求答题。

诵读经典,吟咏诗词

本周末,我班将组织全体同学开展集体课外吟咏诗词活动。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做出自己的努力,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同学加入吟咏诗词的行列,一起来诵读经典,吟咏诗词。

某班班委会

①海报的内容和格式上各有一处疏漏,请找出来。
②海报中有一个句子有语病,请找出来并把改正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2)中国古典诗词中不乏体现自强不息精神和风骨的作品。请同学们互相推荐诗词名句。你推荐的经典诗词是:
2023-11-1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十一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真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中的画线句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人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各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皆公乐哉?乃公寄意于此也。

节选自曾巩《醒心亭记》


注释:①涯:岸边。②欧阳公:即欧阳修。③构:搭建。④直:当,临。⑤洒然:洒脱的样子,形容毫无拘束。⑥吾君:指皇帝;优游:悠闲自得;无为:清静自然。⑦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此文是作者应其师欧阳修之托而写的。
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伛偻提携       伛偻:_____________
(2)泉香而酒       洌:_____________
(3)醉且劳矣       或:_____________
(4)则必丰乐以饮       即:_____________
8.下列各组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临溪       则必即醒心
B.太守       其可
C.以见夫群山相环       无丝竹乱耳(《陋室铭》)
D.醒能述文者       君子深造之道(《孔孟论学习》)
9.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10.(甲)文的“太守之乐”与(乙)文中的“公之乐”分别指什么?
2023-11-15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十一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六、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读下面的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伸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1940年春)

11.选文出自现代诗人___________的诗歌《__________》,这首诗中的“一棵树”象征着___________
12.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人在30年代初走上诗坛,他的作品以深沉而忧郁的抒情风格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
B.这首诗歌赞颂了中华民族面临外族入侵时的觉醒和一致对外的团结、坚强的精神。
C.诗中的“一棵树”象征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成员,“泥土”指中国大地。
D.“兀立”“伸长”“纠缠”三个动词化动为静,揭示了树——人民的群体特征与生命活力。
2023-11-1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十一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母亲的纽扣

①他还记得,那年冬天他过十二岁生日时还在上学,老师自然没有理由为他放假。一大早,母亲就把他从被窝里拽出来,他躲闪着母亲冰凉的手,还想再赖一会儿床,就听见母亲说:你看这是什么?

②他睁开眼睛,面前是一件新衣服,正是他梦寐以求的那种军装式样,有排铜纽扣,肩上有三道蓝杠,这是在同学们中正流行的。他一下子兴奋起来,三下两下穿上衣服,连长寿面都吃得慌慌张张——他要去学校里跟同学们炫耀一下,他也有一件自己的新衣服了,而且是最时髦的!要知道,从小到大,他都是穿哥哥的旧衣服,补丁摞补丁呀,这个冬天,寒冷来得很晚却来得剧烈,清晨的阳光在寒风中不免显得单薄柔弱。可是他的心,因为突然强大的温暖散发出喜悦来。

③果然如他所料,当他一走进教室,同学们的眼光都瞪直了,他们都没想到,一向灰头土脸的他也有这么光彩夺目的时候。

④他在自己的座位上心情愉快地上完第一节课,课间时分,同学们都围拢在他的周围,翻看他的新衣服。有个同学忽然问:咦,你的纽扣怎么跟我们的不一样呢?他这才认真看起了自己的纽扣,还真的不一样,别人的纽扣是双排平直的,而他的纽扣却是斜的,两排成倒八字形。

⑤同学们翻看他的衣服,忽然都笑了起来,原来他那白衣服被纽扣扣住的地方,是一块黄色的旧布。他也明白了,母亲一定是买的一块布头,布头不够做衣服,只好在里面衬上一块别的布,为了怕看出来,纽扣只好歪到了一边;而为了别人看不出来,母亲又别出心裁地把另一排纽扣也钉斜着,自然就成了倒八字形。

⑥知道了真相,同学们的一下全笑了,眼里又恢复了往日讥诮的神色。那些目光激起了他心里的一片怒火,中午回到家,当着来客的面,他剪碎了自己的新衣服。

⑦母亲冲到他面前,高高扬起的手,终于没能落下来,他瞥到母亲的泪水在眼眶里打着转,转头跑了……

⑧他分明地感觉到,从那天起,母亲像是变了个人似的。父母做的是磨豆腐的生意,母亲平时都很少闲过,那以后就更是连喘口气的时间都不给自己留。他眼看着母亲消瘦下去,眼看着母亲倒下去……他很想对母亲说一句对不起,可再也没机会说了。

⑨但他继承了母亲的傲骨和勤奋,他努力地学习,使自己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拥有很多很多的钱,把母亲的坟墓修葺了一遍又一遍。

⑩有一天,他参加了一个服装展示会,那都是世界顶级的服装设计大师的作品,中间有一个男模特走上场,他的眼睛一下子直了,脑子里面嗡嗡乱响——那白色的衣服,倒八字的铜纽扣,里面是不是?他情不自禁地冲上了舞台,翻开那个男模特的衣服,里面衬的竟然也是一块黄布!

⑪他跪在那男模特的面前放声痛哭。

⑫当听他讲完了他的故事后,全场的人都沉默良久。最后,一位设计大师说:其实,所有的母亲都是艺术家!

(有删改)

13.通读全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事件发展过程穿新衣服炫耀新衣服剪新衣服(3)________
人物内心变化(1)_________得意(2)________愧疚
14.根据具体情境,回答下列问题。
(1)“一大早,母亲就把他从被窝里出来”中加点字有何表达效果?
(2)简要分析画线句子“这个冬天,寒冷来得很晚却来得剧烈,清晨的阳光在寒风中不免显得单薄柔弱”的表达效果。
15.第⑧段写“母亲像是变了个人似的”,母亲为何会改变?
16.如何理解设计大师说的“其实,所有的母亲都是艺术家”这句话?这句话在文末有何作用?
2023-11-1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十一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八、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易(0.85)

孝心教育

材料一:①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②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③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摘自《经典国学》,有改动)

材料二:由某电视台主办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公益活动颁奖词:

这些荣获2013最美孝心少年称号的孩子,他们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他们都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照顾家人的重任,有些孩子的付出甚至远远超出了成人所能承受……当我们被少年们的孝行感动时,再回过头来看看身边自己的孩子,他们是否感激你的关爱?是否懂得帮你分忧?对你的态度是否友善……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孝心缺失是一个社会的典型问题,孩子孝心的缺失,导致他们对人对事都冷酷无情。若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孩子,就赶快从孩子幼年抓起,对他进行孝心教育吧!

材料三:中学生与父母关系的调查表

项目知道父母生日知道家庭收入外出给父母打招呼主动做家务不与父母顶嘴与父母谈心吃饭为父母夹菜
肯定35%10%60%10%30%5%5%
否定65%90%40%80%70%70%90%
从不


10%
25%5%

材料四:天津市对多所学校中学生进行有关孝心的校园调查显示,九成学生认为只要好好学习,考高分就是孝敬父母,不少受访学生坦言,他们并不觉得记住长辈生日。帮父母做饭就是孝心的体现,负责调查的教师称,孩子对考好成绩就是孝心的理解,反映出目前中学生对孝心的理解和执行有偏差,中国传统孝道迷失在考分红榜之下。孝心教育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中的缺失,主要体现在长幼失序、德智失序、育孝失力。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镜头:孩子吃完饭,将碗筷往桌上一扔便匆匆离席,从不帮忙收拾饭桌;孩子身体稍有不适,父母便急前忙后,父母生病,孩子却抱怨爸妈不能像往常一样照顾他……我们的孩子脾气越来越臭,只知索取,不知感恩;只享受被爱,不知要担负责任,天津市中小学德育协会专家组成员魏永田表示,孝心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集体的基础,针对独生子女的孝心教育迫在眉睫,全社会应给予孝心教育更多的关注。

(选自互联网)

17.请根据材料一概括孝道在传统教育中的地位。
18.根据材料三写出你的调查结论。
19.下列选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孝心”教育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中的缺失,主要体现在长幼失序、德智失序、育孝失力。
B.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孝心缺失是一个社会的典型问题。孩子孝心的缺失,导致他们对人对事都冷酷无情。
C.虽然考分红榜之下的孝道有其合理性,但少数中学生不关心家庭和父母的现象也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D.孝心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集体的基础。“孝心”教育迫在眉睫,全社会都应给予更多关注。
20.综合以上材料,请对学校校长提出一条你对孝心教育的建议。
2023-11-15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十一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1.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贺信中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

材料二:202331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重提发源于浙江的四千精神,即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短短四句话,字字千钧,掷地有声,四千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吃苦耐劳、不畏困难、百折不挠的伟大精神,折射的是千百年来坚持与时俱进、善于学习、积极进取、勇于攀登、敢于胜利的坚定意志。


(1)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主题写一篇文章。
(2)请以“那一夜,我进入的书的世界”为开头,发挥想像写一篇记叙文。
(3)就以上材料的内容给学弟学妹们写一封信。
要求:
①任选一题作文。
②题目自拟。
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3-11-1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十一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2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2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名著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0.65汉字临摹  书法字体识别、鉴赏
20.65变换句式  注音  笔画、笔顺  根据拼音写汉字
二、名句名篇默写
30.94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三、综合性学习
40.65名句名篇默写  推荐语  通知/启事
17-200.85信息的筛选与辨析  材料的提炼与概括  建议与启示
四、诗歌鉴赏
5-60.65李白(701-762)
五、文言文阅读
7-100.65欧阳修(1007-1072)  山水游记类对比阅读
六、名著阅读
11-120.65文学常识综合  艾青(1910-1996)  诗歌鉴赏  《艾青诗选》
七、现代文阅读
13-160.4记叙文
八、作文
210.65话题作文  材料作文  情境作文(联想与想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