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0年广西百色市田林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广西 九年级 一模 2020-08-13 3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写作、热点话题聚焦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拒绝阅读就是拒绝美好

①一个人对文化品的需求程度,实际上是一个人整体素养的反映。一个拒绝阅读的人,是不可能有很高文化素养的。

②现在,大多数的人都在一门心思追逐财富,每天不肯拿出哪怕一个小时来阅读。其实,这些人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他们不懂得财富只是人的躯壳而已,文化和信仰才是一个人的精髓。一个只是拥有财富而没有文化的人,不过是财富的管家罢了

③现在的大学里也在发生着让人痛心的事,很多大学生每天仅仅限于自己专业的学习,而没有在社会文化方面加强自己的阅读。其实,他们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仅仅限于专业,自己不过就是一个接受了专业训练的文盲而已,是一个专业工具罢了。比如两个弹奏钢琴的人,两人同样拥有熟练的演奏技巧,一个是有着丰富文化知识的人,他在用钢琴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追求;一个却仅仅是个熟练的演奏者,他看重的仅仅是钢琴的技法。他们最后的区别是:前者成了伟大的钢琴家,后者仅仅是个钢琴演员。

④专业知识可以获得文凭,可以成为硕士、博士,但那不是文化。一个社会没有这样的文化氛围,没有这样的文化追求,是可怜的,也是不可能和谐发展的。

⑤很多海外的华人,现在最苦闷的事情就是他们的孩子对中华文明的一无所知。他们的孩子接受了良好的西方教育,过着优裕的生活,说着流利的外语,但是他们的内心却非常空虚。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了文化的归属感。说自己是华人,对于中华文化一无所知;说自己是外国人,自己又没有外国人的血统。我们所熟知的华人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就没有这样的困惑,因为他们都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修养,他们始终认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他们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祖国文明的渴望和追求。

⑥很多华人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开始从国内购买大量的国学书籍,让孩子补上国学课。

⑦事实上,身居国内的人,这样的危险同样存在。很多的富二代、富三代已经变成了一个十足的财富管理者,仅仅精于自己家族和企业的业务领域,而对于社会文明则茫然无知。这样的茫然和无知,导致的后果是他们社会责任的严重缺失,对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漠视。

⑧中国慈善事业的严重滞后,富人缺少同情、帮助弱者的善良情怀,就是这种缺失的直接后果。说到底,就是文化的严重缺失。

⑨我们应该这样认为,我们正面临着一场文化缺失的危机。放眼我们的社会,有哪些人心怀着巨大而崇高的社会责任心在认真地阅读?我们现在不缺少财富,缺少的是文化素养,是巨大的社会责任心,是善良的人文情怀。而这些,恰恰是一个人的美德,是一个社会的价值核心,是一个民族的道德良心。

⑩阅读使人丰富文化知识,提升道德品格,涵养崇高情怀。而一个人只有培植了崇高品格,才会赢得他人和社会的尊敬,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谈论的“阅读”不是指对专业教科书的学习,更多的是指对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文化的阅读。
B.一门心思追逐财富、缺乏文化阅读容易导致对社会文明的无知和社会责任的缺失。
C.作者拿钢琴家和钢琴演员的事例进行对比,揭示了“文化阅读能够让人发展得更好,挣钱更多”的道理。
D.很多海外华人从中国购买大量国学书籍,让孩子补上国学课,是为了更好地让孩子获得文化归属感。
2.下面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头点明阅读与文化素养的关系,结尾揭示阅读与道德、品格、情怀等人文素养的关系,虽一线贯通,却始终未能点题。
B.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指出拒绝阅读的弊端,中间列举三类人因各种原因而缺少文化阅读的事实,证明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揭示阅读的重大意义。
C.本文层次分明。第③④段论述大学生缺少文化阅读的弊端;第⑤⑥段举海外华人因孩子缺乏中华文明而苦恼的事例,论述了文化阅读的重要性;第⑦—⑨段举富人缺少文化素养的事例论述文化缺失的后果。三个层次,条理分明,井然有序。
D.文章各部分衔接紧密,如第⑦段“事实上,身居国内的人,这样的危险同样存在”这一句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下列对文章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思路严密,如第⑦段中“很多的富二代、富三代已经变成了一个十足的财富管理者”与第②段的画线句形成照应。
B.这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性文章,没有明确的思路和线索,思维跳跃而随意,从大学生到海外华人,又突然跳到富二代、富三代等。
C.第②段用现在大多数人不肯花时间读书这一现象引出后面的论述,第③—⑨段从大学生、海外华人、国内富人的事实展开论证,得出“我们正面临着一场文化缺失的危机”这个结论。
D.第②段中“……财富只是人的躯壳而已,文化和信仰才是一个人的精髓”采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生动贴切地揭示了财富、文化素养与人的关系。
2018-06-20更新 | 324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

二、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咨询机构IDC 最新发布的报告预测,2019年,大数据与商业分析解决方案全球市场的整体收益将达到1896.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495.1亿元),这一数字相比2018年增长12.10%。在2019年—2023年的预测期内,全球大数据市场相关收益将实现13.1%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并预计总收益于2023年达到3126.7亿美元。

未来五年,由于政策支持以及多方技术融合,中国大数据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该机构预测,2019 年中国大数据市场总体收益将达到96亿美元,2019年—2023年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3.5%,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到2023年,市场规模则将增长至224.9亿美元,从技术上看,大数据相关硬件在2019年中国整体大数据市场中占比最高,达到45.2%;大数据相关服务支出和软件收益的占比则分别为32.20%和22.6%。而到2023年,随着技术的成熟与融合以及数据应用和更多场景的落地,软件规模占比将逐渐增加,服务相关收益占比保持平稳发展的趋势,而硬件规模在整体的占比中则逐渐减小。硬件、服务、软件三者的比例将更为相似,逐渐趋近于各占三分之一的权重。

【材料二】

根据机构预测,到2020年,全球IP流量将达到2.3万亿GB,全球数据总量将达到44万亿GB,其中我国的数据量将占比18%,人类已经迎来了大数据时代。在海量的信息洪流中,数据安全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重要数据”是国家数据安全管理政策中的核心概念,影响国家安全,影响公共利益。”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表示。安恒信息首席科学家刘博也指出,大数据已经成为国家的基础战略性资源,全面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快推动数据共享,助力产业升级与社会治理创新,已成为国家战略。“随着海量数据的进一步集中和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信息安全正成为大数据快速发展的瓶颈;中国工程院沈昌祥院士在题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机遇与网络安全》的报告中表示,大数据信息安全主要集中体现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个人设备、供应链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杀病毒、防火墙、入侵检测的传统“老三样”难以应对人为攻击,且容易被攻击者利用;找漏洞、打补丁的传统思路不利于整体安全。

“要主动为网络信息系统培育免疫能力,实施主动免疫可信计算,在计算运算的同时进行安全防护,以密码为基因实施身份识别、状态度量、保密存储等功能,及时识别‘自己’和‘非已’成分,从而破坏与排斥进入机体的有害物质,”沈昌祥院士表示。今年5月28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办法》),对公众关注的个人敏感信息收集方式、广告精准推送、APP过度索权、账户注销难等问题进行了直接回应。

【材料三】

“大数据地方立法在全国范围内没有先例可循,如何让大数据立法立得住、行得通、接地气、有实效,是不小的难题。”贵阳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陈寿宇说,在大数据立法工作中,他们准确把握地方性法规的实施性、补充性、探索性功能定位,恪守“不抵触、有特色、可操作”的地方立法原则。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咨询机构IDC发布的报告预测,2019年大数据与商业分析解决方案全球市场的整体收益将达到1896.6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2.1%。
B.咨询机构IDC预测,中国大数据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2019年大数据市场总体收益将达到96亿美元,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C.咨询机构IDC预测,中国大数据市场到2023年,市场规模则将增长224.9亿美元。其中大数据相关硬件在整体大数据市场中占比最高。
D.咨询机构IDC预测,到2020年人类已经迎来了大数据时代,全球数据总量将达44万亿GB,中国的数据量将占全球数据总量的18%。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画线句子的主语是“未来五年”。
B.材料二画线句是递进复句。
C.材料一第一段主要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使内容具体准确。
D.“约合人民币13495.1亿元”的“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6.如何强化大数据安全,提升全社会的“安全感”?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020-08-1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广西百色市田林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三、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绚烂冰窗花

(路来森)

①冰窗花儿,有一种孤峭、绚烂的美。好多年来,我的内心都是这样认为的。

②深冬季节,北方的天气特别寒冷。常常是,室外冰天雪地,寒风凛冽,积雪盈门。空中飞鸟敛迹;街上,行人稀少。偶或有一条狗从大街上走过,雪地上便留下零落的印痕,给人一种破碎般的感觉。室内,乡下人大多生起炉火,天气越冷,炉火越旺,老屋里涌动着暖烘烘的热流。

③室内室外,巨大的温差,就会在窗玻璃上生成多姿的冰窗花儿。

④记得小时候,每天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窝在被窝里,支颐,仰首看窗玻璃上的冰花儿。那种梦幻般的痴迷至今让人神往。

⑤冰窗花儿因温度的不同而形态各异。冰层厚的地方,堆积着,层叠着,绵延起伏,巍然耸立,崚嶒峭拔。既有沉实阔大的厚重,又呈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多变;冰层薄的地方,图案更是异彩纷呈。有的情状如树,枝枝杈杈,伸展着,纷披着,一树银白;有的形态似鸟,喙足俱全,栩栩如生,有霍霍欲飞的灵动感。若是一只冰鸟,恰好落在了冰树的枝头,那就是一种至美了。人,面对着大自然的这种天成之作,只好喟然兴叹,啧啧称赏。更多的冰窗花儿,你很难说出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形状,但它的错落有致,它的丰富多彩,却更能引发你的联想,丰富着你深冬里的精神世界。

⑥但不管是什么形状的冰窗花儿,它们都有一种共同的特性:晶莹剔透,洁白明亮。每一朵花,都是一种圣洁的开放。彼时,我常常望着这种晶莹、洁白出神,在凝视中,感受那种洁净清冷的凉意。这是一种透骨而干净的凉意,这种凉意,让人想到那种冰清玉洁的美。

⑦那个时候,我的小妹还小。起床后,她常常会踩着凳子,爬到窗前的雕花桌上,站起,用手去抚摸那些冰窗花儿。抚摸着,抚摸着,冰窗花就开始慢慢化去……于是,小妹疑惑而失望地回头看我们。站在旁边的祖母就会说:“这个傻丫头。”

⑧小妹的童稚和憨态,成了一朵最美的冰窗花儿。

⑨冰窗花儿的美,还在于它变幻、靓丽的色彩。太阳出来了,淡淡的,以一种柔弱的姿态,照射到冰窗花儿上。冰窗花儿的莹白,开始放射出七彩的缤纷。最初,只是一种明亮,渐渐地,不同的色彩从冰花上散射出来。橘黄中带着一种浅紫和淡蓝,慢慢地又变成一种耀眼的红。而且你会发现,当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时,冰窗花儿对阳光反射出不同的色彩,它的色彩因角度的变化而幻化不已。这个时候,你只能眯起眼,去迎接冰窗花儿异常饱满的绽放,感动于这冰窗花儿的瑰丽和奇异,觉得这是一种生命大美的的极致。其实,冰窗花儿就是一种单纯的白。也正是这种“单纯”,才有了它的包容:容日光七色于一白之中。在这一点上,冰窗花儿便有了哲理的意味。

⑩太阳的光线越来越热,冰窗花儿开始融化,在窗玻璃上纵横流淌,把曾经的辉煌,变成一道道流淌的记忆。记下了自己的晶莹剔透,记下了自己曾经的绚丽和多姿。

它是否也在告诉人们:生命虽然短暂,但只要美丽过了,辉煌过了,并且以一种纯洁无暇的姿态即可无怨无悔了。      

(《吉林农业》 稍有改动)

7.作者笔下的冰窗花具有哪些特点?以下的语言概括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A.冰窗花儿因温度的不同而形态各异。
B.冰窗花儿晶莹剔透,洁白明亮。
C.冰窗花儿具有纯色、靓丽的色彩。
D.冰窗花儿有一种孤峭、绚烂的美。
8.第⑧段“小妹的童稚和憨态,成了一朵最美的冰窗花儿”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9.面对太阳光下融化的冰窗花,作者有了人生的感悟。请在原文中找出,并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2020-08-1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广西百色市田林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四、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10. 阅读下面的选文,按要求作答。

但是大家都告诉我,他貌不惊人——一个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的人,眼睛很大(“眼光非常和蔼”这是大家常用的话),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他已年过半百,也许已有五十三、四岁,究竟多大,谁也不知道——但是李长林笑着告诉我,就他所记得而言,他每次总说五十六了。这好像是他爱说的一个小小的笑话。李长林认为,他同现在这位夫人结婚后就不再记年龄了。这位夫人是个骨骼粗壮的农村姑娘,枪法高明,骑术高超,自己领导过一支游击队,把受伤战士背在身上,大手大足像个男人,身体壮实,作战勇敢。


(1)这个语段选自______写的名著《_______》。
(2)语段中的“他”是_____。在大家眼中“他”是一个_____的人。
2020-08-12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广西百色市田林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掊足,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


【注释】①渴(hè)地名,指袁家渴。②箭:小竹。③庥(xiū),树荫。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有泉幽幽                  胡不已乎
B.侧皆诡石怪木            安陵君许寡人
C.然卒入                  兴复汉室,还旧都
D.渴西南行不能百步     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2.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艺术手法上构思新巧,结构严谨,匠心独具。作者以游踪为序,采用移步换形、依序写景的手法组织材料。
B.【乙】文《石渠记》写于元和七年(公元812年)游袁家渴以后。从袁家渴沿潇水而上,约半华里有一条小溪,溪口上去不远有一座石拱桥,桥下为农家浣洗处,柳宗元写的“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坠小潭”当是石渠旧址。
C.【甲】【乙】两文的作者都是宋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到湖南永州而创作的《永州八记》中的作品。
D.作者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
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小石潭记》中,作者借小石潭周围清幽冷寂的氛围,表达了被贬流放的忧伤怨愤之情。
B.【乙】文《石渠记》记述了作者沿渠探幽、追求美景的事。作者报奇制胜,拓宽胸怀,追求胜景,借景抒情,抒发了自己任途不得志的优郁之情。
C.【甲】文《小石潭记》作者写隔竹林、闻水声、“伐竹取道”才见小潭的经过.给文章增加了探奇的情趣。
D.【甲】【乙】两文段中都描写到“水”。甲文:清澈幽深,鸣声多变。乙文:潭水清冽,水声悦耳。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
2020-08-12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广西百色市田林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六、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5.对《蒹葭》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蒹葭》全篇刻画的是芦苇、霜露、秋水、“伊人”所在和男主人公寻求的动态,写景抒情熔于一炉。
B.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与赞叹,描画出一个令人神往的空灵缥缈的意境。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雎》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16.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