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0年河南省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河南 九年级 三模 2020-12-02 35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日/车字/俯首耳千难逢/满而归
B.镜/尤/之以鼻以身职/私枉法
C.弹/悍/词夺理忍俊不/百无
D.牧/储生/垂三尺甘之如/百战不
2020-12-02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河南省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矜持       蛾眉       顶梁柱       消声匿迹       张皇失措
B.倜傥       希翼       不足道       纷至沓来       茫刺在背
C.落弟       劝诫       大无畏       怏怏不乐       李代桃僵
D.障壁       荒唐       文曲星       提纲挈领       无精打采
2020-12-02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河南省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3. 古诗文默写。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里老人和孩子幸福愉快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酒是中国古代文人艺术创作的重要素材。文人借酒宣情、借酒言志、借酒浇愁,品评人生。晏殊借酒低吟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浣溪沙》)的时光变迁;范仲淹借酒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家傲·秋思》)
2020-12-02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河南省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难(0.4)
4.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有很多成语源自经典的文学作品。请从下列成语的释义或出处中,任选一个,简要概括与该成语相关的情节。

①趁火打劫:指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出自《西游记》第十六回:“正是财动人心,他也不救火,他也不叫水,拿着那袈裟,趁火打劫,拽回云步,经转山洞而去。”

②大刀阔斧:形容军队威猛的气势。现在多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出自《水浒传》第四十七回:“摇旗呐喊,擂鼓鸣锣,大刀阔斧,杀奔祝家庄来。”


(2)请你从下面个性鲜明的女性人物形象中,任选你最熟悉的一位,写出你对她的认识,要求正确概括其主要事迹和性格特点。
①长妈妈       ②虎妞        ③冬妮娅
2019-06-14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南省安阳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5.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答。

大年初一,央视一套的原创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惊艳上线。其间传统诗歌与现代音乐相结合的新歌曲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其中也不乏经典的面孔和声音,比如陈力在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枉凝眉》和杨洪基老师演唱的《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虽然都是老歌曲,但是他们一张口就把观众带回到那个桃花底下读西厢的红楼梦中,又或者是群雄并起、吞吐天下的三国纷争里。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20)
(2)请根据对联常识,将以下词语组合成一副对联,为这期节目宣传。
演离合悲欢     当代   常有   观抑扬褒贬   岂无     前代事   座中   剧中人

五、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较难(0.4)
6. 语言综合运用。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

①有一个智者,他叫孔子,他在修身、交友、学习等方面的见解给世人以启迪,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容置疑。②有一个灵魂的医者,他叫鲁迅,他放下救济苍生的医书,用手中的笔医治麻木的民众,他是勇往无前的斗士。③有一个勇者,她叫海伦·凯勒,她看不见听不到这世界的声音,却教我们彼此用爱感受、用心聆听,她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1)文中第 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 号应该为     号。
(2)文中有一处存在语病的语句,请将改正后的语句抄在下面。
(3)请另选一个人物,按照句①的句式仿写。(要求语意连贯,结构相似)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出门的风景

①清早,出了家门,正要乘电梯下楼,到了门口,那已关了门的电梯,又开了,一张安静的脸,微笑着等我进去。他是刚进了电梯,听见我的关门声和脚步声,就又开了电梯门,让我进去。他原本是可以不管我的,反正我也没看见他,大热天的,一人乘坐,正好凉快。以前乘电梯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你与先走进轿厢的那人仅一步之遥,门只关了一半,人家快速瞄你一眼,装作没看见,独个儿御风而行去了。今天遇到的,是中年汉子,是忙人,而非闲人,又值早高峰时段,时间对于他应是分秒必惜。但他眼里心里有别人,才这样做。这样,省了我等待的时间,也不用电梯来回几十层耗电磨损,这就节省了资源,有益于地球众生。他那一刹那的开门动作,不只让我欢喜,我想地球他老人家也欢喜,据说地球是厚德载物的模范,人家厚德载我们,我们也应该厚德,人家才乐意永远载我们。厚德载物,载何物?其必曰:载万物,载美德,载君子,载好人。我欢喜,出门就遇见好人,与好人同行,如走林荫道上,身心清爽;那电梯也欢喜,喜滋滋地运送着一段好心情。

②饭馆门前,年轻老板在街边树下放一碗清水,一问方知,他是担心麻雀鸟儿们,于酷暑烈日下无处饮水而渴毙,就生起这心意,盛夏时节天天如此,帮助雀鸟们度过这艰难日子。树上,常见雀儿携家带口,飞上翻下,似与人亲;语调恳切,似在声声致谢。听着鸟声,看着小伙儿单纯的目光和清凉的水,我的燥热的心,也清凉了许多。为表示对这位好小伙的嘉许,我决定以后常到这里用餐,我断定,他做的饭菜里,不会投放地沟油。一个爱心及于雀鸟生灵者,不会做对不起人的事。

③城郊土路,低洼处有水滩,拾荒老人步履蹒跚走着,小车驶过来,缓速慢行,生怕溅水打湿了老人。此时,这轮胎那么厚道,似通了人性;这钢铁那么有教养,似受过良好人文教育,怜小惜弱,柔软温情。物虽无灵,人却有心,这铁硬之物也呈现出一份感人的温润,只因驾驶席位上,跳动着一颗温润的心

④端阳节,周公巷口,一位八十五岁乡村老婆婆,拉着人力车(俗称拉拉车)早早进城,车上装着几十把艾草和菖蒲,两元一把,一位年轻媳妇先买了一把,又买了一把,给了老人五元钱,老人要给她找钱,她不要,说我妈不到六十岁就退休了,你八十五岁了还在干活拉车,我过意不去,一元钱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只是一点心意;我也上去买了两把,接着又有几拨人来了,一会儿就买完了车里的艾草菖蒲,都不让老人找钱。老人感到占了大家便宜过意不去,要将艾草把儿扎大一些,大家异口同声说,算了算了,艾草把儿大了门上不好挂。其实,此刻大家心里是同一个心念:早点把东西买完了,让老人趁日头不晒时赶紧回家歇息,至于那少找的钱,算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一点爱心贴补。

⑤我这个写诗的人,对诗意场景和情义细节格外敏感,端阳节是屈原节,是诗歌节,屈原礼赞过的香草,此刻仍在我们手里握着,在我们门上挂着。对了,这是在我居住小区相邻的周公巷,一个千年古巷,据方志记载,巷子里以前有祭祀周公之地。此刻,大家围着老人,围着艾草,围着空气里散发草木芳香的端阳节。屈原,我们千秋怀想的诗人;周公,孔子日思夜梦的先贤。他们都是公元前的人,但他们并未走远。在端阳节,在周公巷,我眼里有光,我心里有诗。虽然,我们都是普通人,但是,我们向善向美,我们重情重义,这一刻,我们有资格说:我们都是诗人的后人,我们都是先贤的后人

7.阅读全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看风景的地点

所看到的风景

(1)_____________中年人为了等我,重新打开电梯门
饭馆门前(2)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驾驶员生怕溅水打湿老人缓速慢行
周公巷口(4)_____________


8.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文题“出门的风景”的理解。
9.自选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句。
(1)树上,常见雀儿携家带口,飞上翻下,似与人亲;语调恳切,似在声声致谢。
(2)物虽无灵,人却有心,这铁硬之物也呈现出一份感人的温润,只因驾驶席位上,跳动着一颗温润的心。
10.作者为什么在文末说“我们都是诗人的后人,我们都是先贤的后人”?请谈谈你的理解。
2020-12-02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河南省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作恶”的人工智能

①14 年前,电影《机械公敌》里就有这样一个场景:2035 年的人类社会,超高级的人工智能承担大量工作,并与人类和谐相处。这些原本完全符合阿西莫夫“三定律”的人工智能,在一次关键升级之后对人类发起了进攻。因为升级后的机器人拥有了思维进化的能力,在它们的推算下,要达到“不伤害人类”的目的,就必须先消灭“彼此伤害”的人类。

②近 10 年,人工智能领域迎来了爆发,最新趋势下进行“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模拟多层级的神经网络,拥有感知、交流、决策和预测等能力。击败人类的围棋“Alpha Go”便是一例。

③面对人工智能的崛起,许多人抱有忧虑和不安:拥有感情和偏见的人会作恶,而仅凭理性计算进行判定的计算机似乎也会“作恶”,且“作恶”起来易如反掌。

④例如,位于美国洛杉矶的科技金融公司Zest开发了一个人工智能信用评估平台ZAML,来判定用户的信用值。在现实应用中,这个人工智能信用评估平台对不同人群却“另眼相看”——比如,它会“研读用户的申请”,检查申请中是否有语法和拼写错误等,来判定一个人“守规矩”的倾向,这导致并不能熟练使用英语的移民群体在信用问题上被抹黑。

⑤为什么人工智能忽然变得可怕起来?

⑥我们训练机器的“过往数据”,实际上是人类自身偏见和行为的产物。机器能解决处理效率的问题,却不能避免“过往数据”本身造成的缺陷。比如一个公司过去10年男员工工资比女员工高,有可能源自某个高层的性别歧视;智能筛选却能把对于此群体的偏见刻印在对于个体的判断上,这跟人类的刻板印象如出一辙。问题在于,人工智能的抉择往往被包装上“科学”“客观”的外衣,此类解决方案往往能够因为其科技噱头而卖出高价。

⑦数据的收集本身也值得商榷。以商业利益为目标的人工智能眼里,并没有“人”或者“用户”的概念,一切都是可以利用的数据。没有所谓的个人隐私和行踪,也很难确定数据收集的边界在哪里,尤其是个人隐私与公共信息、主动提供与被动提供的边界。

⑧即使不存在数据泄露问题,对用户数据的所谓“智能挖掘”也很容易游走在“合规”但“有违公平”的边缘。例如,电商能够根据一个人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的计算,对某个人进行针对的、精密的价格歧视。购买同样的商品,用 iPhone X 手机的用户很可能会比用安卓“千元机”的用户付更多的价钱,因为人工智能分析他们“倾向于对价格不敏感”。

⑨另外,人工智能处理数据的神经网络,通常由数十个或者上百个(或者更多)神经元组成,然后用数层逻辑结构组织起来,运算过程及其复杂。智能程序自己给自己设定算法和权重,最后为什么输出了某个决策,人类并不能完全理解。当它出错的时候,我们能够察觉、能够纠正吗?2018年3月 19 日,一辆自动驾驶的优步(Uber)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惹上了麻烦。面对路中出现的一个推着自行车的女性,这辆车在昏暗的光线条件下并没有减速,径直撞了上去,受害者被送往医院之后不治身亡。这是自动驾驶第一例行人致死的事故。

⑩那么需要怎么监管,才能让智能“不作恶”?欧盟率先在数据和算法安全领域做出了立法的尝试,即将生效的新法规规定,商业公司有责任公开“影响个人的重大决策”是否由机器自动做出,且做出的决策必须要“可以解释”。但法条并没有规定怎么解释,以及细到什么程度的解释是可以接受的。

未来,人工智能进入更多的领域、发挥更强的功能,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我们的生产关系能否适应人工智能带来的生产力,这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一番。

(选文有删改)

11.文章标题有什么好处?
12.人工智能“作恶”的原因有哪些?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3.回答下面括号中的问题。
(1)然而在现实应用中,这个人工智能信用评估平台对于不同人群却“另眼相看”。(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
(2)因为人工智能分析他们“倾向于对价格不敏感”。(“他们”指代谁?)
1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是一项是(       
A.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模拟多层级的神经网络,因此它的抉择是“科学”“客观”的,解决方案是公平的。
B.在所有的人工智能眼里,都没有“人”或者“用户”的概念,一切都是可以利用的数据。
C.因为人工智能处理数据的运算过程及其复杂,所以人类对人工智能最后的决策并不能完全理解。
D.即将生效的立法规定了商业公司有责任公开“影响个人的重大决策”是否由机器自动做出,并规定了解释的具体要求。
2019-01-08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市级联考】陕西省西安市2019届九年级中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节选自《梁惠王上》


【注释】①梃(tǐnɡ):棍棒。②政:施行恶政。③庖(páo):厨房。④饿莩(piǎo):饿死的人。⑤率:带领。⑥恶(wū):表示反问的语气。
15.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所谓战于朝廷     予观夫巴陵
B.臣之客欲有求     所欲有甚生者
C.朝廷臣莫不畏王       兽相食,且人恶
D.以刃与政,有以   览物之情,得无
16.将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7.国家要强盛,国君的作用十分重要。甲文强调的是____________,乙文强调的_______________
18.甲文中的邹忌和乙文中的孟子都运用了类比手法奉劝国君,试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说明。
2020-12-02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河南省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八、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19.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莫笑”“足”的好处。
2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流传千古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
2020-11-26更新 | 2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河南省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21. 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是奇妙的旅程。在这一旅程中,软弱的可以变得坚强,自大的能够变得谦虚,自私的也渐渐学会感恩……就这样,一切都在年少的岁月里发生变化。在你成长过程中,一定也发生过一些事情,让你认识到另一面的自己吧。


请以“原来,我也很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补充完题目;内容真实,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
2023-10-01更新 | 61次组卷 | 29卷引用:【校级联考】浙江省义乌市稠州中学教育集团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作文 | 适中(0.65)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只小鸡破壳而出的时候,刚好有一只乌龟经过……从此以后,小鸡就背着蛋壳过了一生!


阅读上面文段,充分发挥联想与想象,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③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2019-12-26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五)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
名句名篇默写
1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基础知识综合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字音
20.94字形
二、名句名篇默写
30.94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三、名著阅读
40.4名著导读
四、综合性学习
50.4简明、连贯、得体  准确、鲜明、生动  对联
五、基础知识综合
60.4病句辨析与修改  标点符号  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六、现代文阅读
7-100.4散文
11-140.65事物说明文
七、文言文阅读
15-180.4刘向(约前77-前6)  历史事件类  议论说理类对比阅读
八、诗歌鉴赏
19-200.65陆游(1125-1207)  诗
九、作文
210.65半命题作文
220.65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