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诗歌鉴赏 >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0.65 引用次数:629 题号:10828431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小题。

宿翠微寺

(唐)马戴

处处松阴满,樵开一径通。

鸟归云壑静,僧语石楼空。

积翠含微月,遥泉韵细风。

经行心不厌,忆在故山中。

1.“鸟归云壑静,僧语石楼空”一联在写景上颇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2.诗歌尾联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
2020·四川泸州·中考真题 查看更多[6]
【知识点】

相似题推荐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标题中“左迁”的意思是____,这首诗的韵脚押的韵母是____
2.这首诗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什么作用?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2020-04-20更新 | 71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面小题。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①王濬,字士治,晋益州刺史。②千寻:古时八尺曰寻,这里只是形容其长。③降幡:降旗。④石头: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清凉山。⑤故垒:指西塞山,也包括六朝以来的战争遗迹。
1.下列对诗歌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一“下”一“收”,以对比的手法,写出双方实力的强弱。
B.颔联先写吴国苦心经营的防守溃败,再写一遍黯然的投降结局,从侧面体现了胜利者摧枯拉朽的气势。
C.颈联中的“往事”指的是历代王朝的更替,“山形”指的是西塞山,这里通过具体描写西塞山的奇伟竦峭表现了历史变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尾联借故垒萧条长满荻花暗喻藩镇割据势力终将走向灭亡。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四句着重写王濬一方势如破竹的攻势,暗示后文国家统一的必然。
B.诗中既有客观的历史记述,又有眼前的实景描写和作者复杂的感慨,史、景、情完美融合。
C.这首诗借古讽今,既是对破坏统一各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的迎头痛击,也是借六朝的覆灭警示骄奢腐败的唐王朝统治者。
D.全诗沉郁感伤,但繁简得当,直点现实。
2021-03-26更新 | 95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4)
【推荐3】阅读下列这首诗,完成下题。
村行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 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馀忽惆怅? 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释】①野兴:指陶醉于山村美景,怡然自得的乐趣。②籁:大自然的声响。③棠梨:杜梨,又名白梨、白棠。落叶乔木,木质优良,叶含红色。④原树:原野上的树。
1.此诗颈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加以描述。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几种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至少写两点
2016-03-08更新 | 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