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诗歌鉴赏 > 其他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9 题号:11527608
阅读下面《木兰诗》节选,完成小题。

木兰诗(节选)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诗歌节选部分写了哪些内容?
2.诗中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联系全诗,请简要回答。
【知识点】 其他

相似题推荐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以下三篇郑板桥作品,完成任务。
【作者简介】郑板桥,原名郑燮,又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擅画兰、竹等;其诗书画,世称“三绝”。先后做过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辞官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
【作品一】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释】①此诗是作者任山东潍县知县时赠给包括的。②些小:很小,这里指官职卑微。③吾曹:我们。④关情:关心,动情。
【作品二】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作品三】

六十自寿联

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页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注释】①乾隆十七年,郑板桥已在潍县任职六年,时值自己六十寿辰,于是以六十年人生感悟和官场阅历,写下了这副对联。②常如过客:人生如过客,漂泊不定。③康宁:安康,宁静。④兴要阔:兴致要高。⑤皮要顽:情趣要活。⑥少:读shào,年少之意。
1.【作品一】【作品二】均借竹抒情,但有何不同?
【作品一】借竹____________【作品二】借竹_____________
2.“规则性重字”是对联语言一大特色。【作品三】上联“有”、“余”出现三次,“要”出现两次;下联“无”、“俗”出现三次,“得”出现两次。结合语境,朗读体会,分析其表达效果。
3.“难得糊涂”是郑板桥的名言,是他在潍县为官时写给自己的。结合以上材料,推测郑板桥“难得糊涂”四字的用意。
2020-03-19更新 | 133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2】古诗阅读

牧童词

张籍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鸟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

牧童诗

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

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

机关用尽不如君。


【注释】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②北魏时,拓跋辉出任万州刺史,因为需要润滑车轮的角脂,派人到处生截牛角,吓得老百姓不敢把牛放出来。
1.这两首诗词的牧童形象都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卒章显志”是诗歌常用手法,这两首诗词的末句分别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021-03-23更新 | 1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