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考点 > 文言实词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21 题号:12173125
完成下面有关课内文言文《河中石兽》的小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沧州南一寺河干(靠近)
B.二石兽沉焉(一起)
C.渐渐深(猛烈)
D.转转不,遂反溯流逆上矣(停止)
2.对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A.寻十余里,无迹。(寻找了十多里,没有石兽的踪迹。)
B.众服为确论。(众人服从了讲学家的话,因为它是正确的结论。)
C.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按照老河兵的说法去找,果然在(上游)几里外找到了石兽。)
D.竟不可得。(最终没有找到。)
3.选出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寺僧判断石兽在下游,“顺流下矣”,但到下游寻找了“十余里,无迹”。
B.讲学家判断石兽应在原处沙下,理由是“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C.老河兵判断石兽在“上流”,是因为“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D.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懂得用书本知识分析问题有时比实际经验更可靠。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解释文中加点字。
七十而心所欲(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划线的句子。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 “吾日三省吾身”是从“___”、“___”、“___”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_______的修养。
2019-11-11更新 | 10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小题。

七录

张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则三诵之,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或问:“何勤苦如此?”曰:“聊以强记耳。”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1.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如者六七始已                                ②后读书之斋曰:“七录”
不因势象形                                   薨,家人发箧视之   
⑤中峨冠而多髯者东坡                      ⑥细若蚊足,勾画了了
2.下列选项中“之”字的用法和例句加点字相同的是哪一项?(        
例句:即焚,又钞
A.后名读书斋曰“七录”B.读竟日
C.至D.善哉,善哉,子听夫!
3.把下列两句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②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③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该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4.根据选文,说说“七录”的含义,以及读了选文后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2017-06-30更新 | 8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元方入门不(       )
(2)下车(       )
(3)太丘舍(       )
(4)相而去(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元方面对父亲朋友的粗野语言,针锋相对地指出他的“无信”“无礼”,这说明元方是个怎样的人?
4.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
2020-12-13更新 | 1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