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8 题号:13058615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辣条的是是非非

朱广思

①辣条是让中国孩子印象深刻的一种零食,它凭借低廉的价格、简单粗暴的口感,获得了无数孩子的青睐。校园零食界辣条称第二,没谁敢称第一!但是在今年的央视3·15晚会上,一些辣条生产厂家卫生状况差的乱象被曝光,再度引发了人们对辣条这种食品的关注。

②很多人认为辣条是用面粉油炸出来的,事实并非如此。辣条用的生产工艺叫挤压膨化,就是把面团放入螺旋杆挤压膨化机内,挤压膨化机会在很小的空间里,对面团施加很大的挤压力,使面团升温,以把生面团加热到熟透。随后,面团从另一端的小孔中挤出。挤出时,压强骤然降低,面团里的水分直接蒸发成水蒸气。原来的生面团就这样变熟了,不仅具有韧性,而且还蓬松多孔,这就是辣条面胚。接着就是把各种香料、辣椒、食品添加剂等,调成特制的辣椒油,跟面胚拌在一起。包装之后,就是我们买到的辣条啦。

③其实制作辣条就是这么简单,真正复杂的成分就是其中的食品添加剂,包括各种人工甜味剂、防腐剂、食用香精等。人们大多认为辣条好吃是因为加入了大量的糖,其实辣条在制作过程中是不加糖的。辣条中加入的主要是各种人工甜味剂,这些甜味剂比蔗糖甜上百倍到上万倍不等。为什么这样呢?这可能是由于辣条本身的油含量多、水含量少。由于蔗糖难溶于油脂,如果用蔗糖就会产生一个问题,那么多的糖根本无法溶解在面团内那一点点水里,这样会导致糖析出来,影响口感。而人工甜味剂只要加一点点,就能达到预定的甜度,就不用考虑溶解度的问题了。在辣条中,一般还有脱氢乙酸钠、柠檬酸钠、葡萄糖酸、山梨酸这些防腐剂,这样,无论是辣条表面的油,还是里面的面胚,都被防腐剂照顾到了,整个产品就更不容易腐坏变质。至于食用香精,不用说,当然可以让辣条的口感更好,吃起来更香了。

④因为辣条加工简单、利润率高,所以很多辣条都是不正规的作坊制作出来的,确实存在卫生条件差、生产车间布局不合理、没有检验设备等现象,让很多人吃出了急性肠胃炎,这都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可是有些人觉得,吃那些从正规厂家生产出来的干净卫生的辣条,对健康就没什么影响了。其实,就算能做到干净卫生,辣条也无法摆脱高油、高盐、高添加剂的原罪。辣条的含盐量是惊人的,如果你吃了一包辣条,就算别的啥都不吃,那么你摄入的钠已经达到了每天需要量的1.4倍。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每天食用钠的量最好不要超过2克,否则容易患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等疾病。除了钠含量的问题,辣条还属于高脂肪食物。吃一包辣条,摄入的脂肪约占每天摄入脂肪量的1/4.如果你把辣条当成日常零食,那肯定会越吃越胖,患高血压、高血脂的风险也会增加。除此之外,辣条中的食品添加剂常常是超标投放的,这也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不管你有多么喜欢吃辣条,也请你“浅尝辄止”。

——摘自《实用文摘》(中学版)2020年3月(下),选文有较大删改

1.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辣条”。
B.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一般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选文主要运用了逻辑顺序。
C.选文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
D.第③段加点词“不用说”不能删去,因为删去后,语言表达就不准确了。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辣条用的生产工艺叫挤压膨化,面团从挤压膨化机另一端的小孔中挤出。挤出时,温度骤然降低,生面团就这样变熟了。
B.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每人每天食用钠的量最好不要超过2克,否则容易患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等疾病。
C.辣条不用蔗糖是因为蔗糖难溶于油脂,影响口感,而人工甜味剂就不用考虑溶解度的问题,而且人工甜味剂便宜得多。
D.由于辣条本身的油含量多、水含量少,所以整个产品不容易腐坏变质。
3.有一天,你的同学拿着一包辣条正要分给大家吃,你告诉他吃辣条对健康有害。他却说辣条是大超市买的,是正规厂家生产的,价钱很贵,可以吃,没问题。请你用以上文章的知识劝说他。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木鱼

周海亮

①冬子小时候,家里穷。不仅他家穷,全村都穷。不是吃不到米闻不到肉的那种穷,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那种穷。贫穷与饥饿贯穿了冬子的童年,即使现在想起,冬子的记忆深处,仍然是望不到尽头的饥饿。

②冬子九岁那年,村里有亲戚嫁女,娘带冬子去吃喜宴。临行前娘嘱咐冬子说,饭桌上一定要放开了吃,吃慢了,东西就没了。又说,千万别动桌上那条鱼,否则会被别人笑话。冬子问为什么,娘说那是条假鱼。鱼是木头雕刻而成,上面浇了汤汁,撒了葱花,盛在盘子里,端上桌,与真鱼别无二致。娘还说木鱼是栓叔的手艺,栓叔一晚上就能将一截木疙瘩变成一条活灵活现的鲤鱼。娘带冬子来到亲戚家门口,再次嘱咐冬子不仅要吃得快,还要尽量多吃。吃饱了,咱家晚上那顿就省了。她说。

③六个菜,一个汤,满桌人吃得像猪。普通的蔬菜,加几片肉,味道就完全变了。冬子听了娘的,快吃,使劲吃,却总是吃不饱。那条鱼摆在桌子中间,假如娘事先不说,冬子绝不会当它是一条木鱼。鱼浇了汤汁,撒了葱花和香菜,那是一条红烧口味的木头鲤鱼。亲戚家虽穷,但厨艺高超,据说能把一条鱼烹成七八种不同的味道。木鱼也能。不过仅仅是味道的样子。

④满桌人心照不宣。他们的筷子和汤匙伸向不同的盘子和汤碗,却绝没人去碰那条鱼。桌上很快只剩残羹冷炙,唯有那条鱼,仍然闪烁出诱人的光泽,散发出美妙的酱香。满桌人仍不散去,他们蘸着盘子里剩下的汤汤水水,啃着手里的黑面馒头,那也是平常时日难得的吃食。

⑤冬子有将筷子伸向木鱼的冲动。冲动那样强烈,有那么几个瞬间,他几乎无法自控。他强迫自己不去看那条鱼,可是鱼却顽强地游进他的眼睛,挠着他的喉咙。终于冬子做出令他和他的家人从此蒙羞的举动——他动了那条鱼。他甚至夹起撒在木鱼上的葱花,他甚至将那些葱花,直接填进嘴巴。

⑥他挨了娘的一顿巴掌。他受到村人的讥笑。以后很多年,他在村里都抬不起头。他不仅仅是动了一条木鱼,更是动了乡村的规矩,动了主人的尊严。一条木鱼,没有人动,它便是一条色香味俱全的真正的鱼,便是富足和希望;动了,它便成为一个木头疙瘩,成为欺骗,成为乡间岁月的颓败与贫穷。

⑦那条木鱼挂在冬子的胸前,顶在冬子的头上,刻在冬子的脑门上,挤在冬子的心里,很多年挥之不去。

⑧后来冬子进城,吃了很多苦,终于成为一家水产公司的老总。这些年他几乎吃遍世界上所有的鱼,但童年里的那条木鱼,仍然时常游进他的心里,即使在梦里,也香气四溢,令人垂涎。然后让他在醒来以后,充满羞愧。

⑨常跟娘说起这件事,娘说,是那时太穷了。冬子说,或许是。娘说,是你太无礼了。冬子说,或许是。不过一个孩子动了一条木鱼,有什么大不了呢?冬子觉得一条木鱼,绝不该让他背负这么多年的沉重。

⑩一次冬子去民俗博物馆,突然觉得那里面似乎缺少一条可以摆上餐桌的木鱼。他想为博物馆捐赠一条,馆长当然乐意。为这事冬子专程回了一趟乡下,他找到亲戚,问那条木鱼还在不在,亲戚找了很久,终从一堆破铜烂铁里翻出来。木鱼上布满虫眼,却依然活灵活现。——一条木头雕刻而成的鱼远比一条河水里的真正的鱼,有着更为长久和顽强的生命。

⑪冬子带木鱼返回城里,突然改变了主意。他找一位匠人雕刻了一条鱼。他把新雕的木鱼送到博物馆,将真正的老木鱼拿回家,刷干净,加了底座,摆上桌子。他想或许一件老物件能让他与乡村之间、与逝去的乡间岁月之间多出一点点联系,而之前,他一直试图远离乡村、试图彻底抹去那些贫穷并且羞愧的童年记忆。他想这一切或许是因他这么多年终又回到乡下,终又再一次见到那条多年不见却一直留在脑海、压在心头的木鱼。

⑫生日那天,冬子调好汤汁,切好葱花,然后将那条木鱼,恭恭敬敬地端上餐桌。

⑬冬子对儿子说,吃鱼。

1.下列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写村民嫁女,在喜宴上摆一道红烧木鱼,只看不吃,不仅表现了当地的风俗习惯,更体现出当时物质的匮乏,生活的贫困。
B.第③段“六个菜,一个汤,满桌人吃得像猪”,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在喜宴上人们狼吞虎咽的情形。
C.第⑤段“冬子有将筷子伸向木鱼的冲动”,是因为栓叔高超的手艺,使木鱼像一条色香味俱全的真正的鱼。
D.小说的结构简洁中见精细,叙述风格沉稳老练,语言质朴冷静,却张力十足,不造作矫情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2.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文章两处划线的“顽强”,第一处使用拟人手法,从木鱼的角度写出了木鱼的诱人和冬子饥饿难耐的感受;第二处木鱼虽被虫子蛀食,但仍然像原来一样活灵活现,镌刻着冬子童年的记忆。
B.文章开头一段交代了故事发生在贫穷年代的特定生活背景,为下文冬子忍不住动了木鱼、被娘打、受歧视、奋发有为等情节做铺垫。
C.文章多处使用对比手法,比如喜宴上,满桌的人绝不碰那条木鱼和冬子忍不住动了木鱼形成对比,突出木鱼的诱人和冬子的饥饿难耐,表现了冬子天真、率直的个性。
D.小说情节曲折有趣,按照顺序依次写了冬子忍不住饥饿动了木鱼、时常回忆起木鱼、请儿子吃木鱼、向亲戚要木鱼这几件事。
3.试从“今”“昔”两个角度,分别说说“木鱼”的含义。
2020-04-06更新 | 12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后答题

某杂志调查表明,中国父母对子女讲得最多的三句话是:听话,好好学习,没出息。这三句话完全可以涵盖中国的父母们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是中国式的家庭教育内容。父母的这种期待自然是无可厚非的,但这三句话不断重复达到的教育效果却是极其片面的,是停留在一个落后于时代精神的低层面上的。

1.读完以上材料,相信你深有感触。请你就三句话中的某一句话在教育中的负面影响谈谈认识。
2.你的家庭教育内容或许与以上材料所述类似,或许根本不同。能简单介绍你们家庭的教育特点吗?请用“……既……又……而且……”的句式表达。
3.教育是一个热门的社会话题。在三年初中学习生活即将结束时,请你从教育的角度给班主任写下你的惜别赠言。
2020-03-09更新 | 7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5G,未来世界的通天塔

从1G到4G,每次通讯技术的演进都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5G将带来哪些变化?

5G时代,网络传输峰值速率将达到10G。这是什么概念?5G网络环境下,下载一部超高清画质的电影只需1秒钟。一个“快”字,还将促使虚拟现实游戏、视频对话、远程监控等对宽带要求高的智能应用进入寻常百姓家。

在5G网络中,时延将从4G的50毫秒缩短到1毫秒,网络时延是指数据输送至第三方服务器并传回的时间。“低时延”是电子医疗、自动驾驶等远程精确控制类应用成功的关键。以自动驾驶汽车为例,时速60公里的汽车在50毫秒时延内将开出1米远,如果10毫秒时延,车辆移动距离仅为16厘米,安全性大大提高。

目前网络连接仍以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为主,但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智能设备的大规模商用,将带来大量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从而形成更广阔的和开放的物联网世界。5G网络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能承载1000亿个网络连接,这将为物联网的进一步铺开奠定重要基础。5G将不单单是现有移动网络的升级,而是未来数字社会和数字生活的驱动者。5G的应用将使同心范围从人与人之间拓展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等应用将不再遥远。移动网络未来将成为和交通、能源一样的关键性基础设施,而网络技术也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这将对移动网络的带宽、传输速率和承载连接数量提出更高要求,无疑也对5G技术研发提出了迫切的现实要求。

华为轮值CEO徐直军介绍说,华为据此提出了5G的三大特征:网络传输速度比4G快10~100倍、网络时延从4G的50毫秒缩短到1毫秒、满足1000亿量级的网络连接。目前行业对5G的研究重点在关键性技术和相关标准的制定和统一。

5G将为运营商开展数字业务创造技术条件。5G时代,整个社会的网络连接,包括运营商跟其他行业的关系都会发生改变。运营商将会进入智能家居、远程遥控等垂直行业领域,这将是运营商未来的一个重要增长机会点,运营商可以为企业、用户提供更多元的通信服务。

而作为消费者最关心的资费问题,中国电信副总经理高同庆表示,对于运营商来说,传统的流量计费情况已不适合未来的5G时代,多量纲和权益合作才是5G时代的重点,准确地说就是根据网络的不同用途来进行不同计费。比如像网络直播、游戏直播这方面是基础计费,而面对那些大型演唱会,还有智能家庭,赛事直播等,会是大流量的计费。高同庆明确表示5G的网络资费绝对不会有过高收费标准,不能让用户买不起,所以具体的收费标准可能是10GB起步,收费只有十块钱甚至更低。此外,网络基站能承载更大的流量和更多的设备,而运营商只是投入一次建设的费用,后期不会再过多的进行升级花费。国家为了普及5G网络,工信部也制定了相应的资费标准,惠及消费者。

(根据《光明日报》文章改编)

1.文中举自动驾驶汽车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2.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5G将不单单是现有移动网络的升级,而是未来数字社会和数字生活的驱动者。(“驱动者”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这将对移动网络的带宽、传输速率和承载连接数量提出更高要求,无疑也对5G技术研发提出了迫切的现实要求。(“更高要求”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3.文章题目“5G,未来世界的通天塔”隐含着哪些意思?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4.阅读下面这则材料,请你用文中相关知识帮助消费者消除疑虑。

材料链接:有消费者指出,目前的4G网络网速已经非常快了,5G网络这么快的速率有必要吗?况且,目前来看就算网速再快但电信运营商还是按照流量计费的,很少有人会用移动网络下载电影。毕竟,移动流量还没便宜到可以随意下载动辄几G的影片的程度,所以,对移动手机用户来说,网速已经不是痛点,运营商真正需要解决的是流量资费问题。

2019-11-19更新 | 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