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诗歌鉴赏 >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2 题号:14194839
阅读《木兰诗》,完成下面小题。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兰诗》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北方民歌特色。
B.“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侧面写出木兰战功显赫。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意思是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得胜归来了。
D.木兰辞官还乡表现了她不慕名利,反映了她热爱劳动,孝敬父母的品质。
2.诗歌最后一段以比喻作结,赞扬了什么?
【知识点】

相似题推荐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1】 [甲]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南征[注]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1.下列对甲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春望所见:虽然国都已经沦陷,城池残破,但是山河依旧存在,春天又来到长安城,草木繁密茂盛,诗人感慨万千,禁不住赞美眼前明媚的景象。
B.颔联通过对“花”“鸟”的描写,运用触景生情的艺术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C.“家书抵万金”一句,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们心中共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D.整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2.乙诗《南征》尾联中“百年歌自苦”,诗人在诗中写了哪些“苦”,请联系全诗,简要概括。
2023-02-16更新 | 118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2】参照示例,根据提示,赏析《三衢道中马上口占》
2018-06-19更新 | 272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诗中         揭示“吏”与“老妇”矛盾尖锐的句子。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此诗详写老妇,略写小吏,从侧面烘托老翁的形象。
B.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控诉和对民生的关怀。
C.这首诗“客观”地叙述,并无情感、态度的直接表露。
D.“独与老翁别”,暗示了老妇人被带走,暗含凄苦之情。
2022-07-14更新 | 1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