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北朝 > 刘义庆(403-444)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1 题号:1453960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于时称其有。

(选自《世说新语》,有删减)


【注释】:①王右军:王羲之。②减:不足。③大将军:王敦。④钱凤:人名,字世仪。⑤孰:熟。⑥从:纵。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大将军甚                    爱:怜惜
B.人论事                           屏:退避,使……退
C.开帐                              及:等到
D.乃吐污头面被褥            阳:通“佯”,假装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1)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
(2)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
3.用自己的话回答文中的大将军和钱凤为什么“大惊”?文中的王右军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1-22七年级上·四川成都·期中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咏雪》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兄女曰:“未若柳絮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B.俄而雪骤       俄而:不久,一会儿
C.撒盐空中差可       拟:相比
D.未若柳絮风起       因:因为
2.下面各句中加点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与儿女讲论文义B.白雪纷纷何所
C.公大笑D.左将军王凝之
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题目为《咏雪》,点明全文的主旨是赞叹雪花的高洁和雅致。
B.兄子胡儿的比喻下雪如撒盐,重在形似;兄女道韫的比喻下雪如柳絮,重在神似。
C.文中很多的细节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谢安一家其乐融融、温馨美好的家庭气氛。
D.从文中谢安“大笑乐”的反应来看,他更欣赏谢道韫“柳絮因风起”的说法。
2022-11-14更新 | 21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陈太丘与友(        )               ②与人期行,相而去(        )
③令人故人(        )                      ④起之不食以(        )
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一处)
其 为 信 若 此 宜 其 能 服 三 军 欤
3.句子翻译
①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③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4.同样是“与人期”,甲文中的“友人”与乙文中的“吴起”表现有何不同?
2021-11-21更新 | 3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惟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注释】:①王戎:西晋人,做过官,是历史上有名的“竹林七贤”之一。②信然:确实如此。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与友(      )
(2)太丘舍(      )
(3)与诸小儿游(      )
(4)戎不动(      )
2.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3.【甲】文中,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为什么?
4.【甲】文中,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不用原文回答)?从中你看出友人是怎样的人?
5.【乙】文给你怎样的启示?
2019-11-02更新 | 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