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诗歌鉴赏 >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0.65 引用次数:379 题号:15008058
阅读《水调歌头》,完成各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丙辰中秋”交代了写词的时间,“大醉”“兼怀子由”交代了__________。如果用“望月”两个字来概括词上片的内容,那么下片的内容可以用两个字概括为__________
2.宋代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评价本词:“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你认为他的观点有道理吗?请说出理由。
21-22九年级上·北京·期末 查看更多[4]
【知识点】

相似题推荐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诗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完成下面小题。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对词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作者辛弃疾,南宋著名词人,和苏东坡合称“苏辛”,是豪放派的杰出代表。
B.“壮词”即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
C.上片写军旅生活,下片描写战斗场面;“壮”字贯穿全词。
D.前九句每句咏一事,节奏紧凑,写声绘色,形象鲜明;最后结句戛然而止,太过悲凉,削弱了词作的“壮”势。
2.该词用典贴切,寓意丰富。请以“的卢飞快”为例,评析词的用典之妙。
3.辛弃疾说写该词是“赋壮词”,你认为全词最具“壮”之色彩的是哪一句?请说说你的理由。
2021-01-21更新 | 265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小题

【甲】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江城子

苏轼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哀筝。苦含情, 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1.甲乙两词都极富想象力,甲词以“天上宫阙”喻指          ,乙词以“芙蕖”喻指          
2.试比较两词中加点的“弄”字的含义和传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3.对两首词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词中写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同时吸引着他,词人的心绪是矛盾的。
B.【甲】词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都令人伤感不已。
C.【乙】词下片重点写音乐。从乐曲总的旋律来写,故曰“哀筝”,从乐曲传达的感情来写,故言“苦含情”;谓“遣谁听”,是说乐曲哀伤,谁能忍听,是从听者的角度来写。
D.【乙】词的最后,没有正面描写人物,而是写弹筝人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山峰仍然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然荡漾在山间水际。
2020-04-25更新 | 139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画面。
2.写出“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
3.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021-01-08更新 | 2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