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北朝 > 刘义庆(403-444)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2 题号:1764627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巡抚时,往来皆乘小轿,驿站遇村庄僻教处,询访民瘼。五保有王槐云者,夏月林下乘凉。公至,与并坐,说田里间事甚悉,俄而从者至,始知为巡抚,叩头谢罪。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

(节选自《玉堂丛语·清官周忱》)


【乙】

陶公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其意。后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后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选自《世说新语》)


①公:指周文襄公,周忱。历任庶吉士、刑部员外郎、工部右侍郎,江南巡抚、工部尚书。②民瘼(mò):老百姓的疾病痛苦。③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④正会:元旦集会。⑤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⑥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⑦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
1.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
(1)叩头                    谢:__________
(2)知为巡抚                 始:__________
(3)不解其意                 咸:__________
(4)积雪始晴                 值:__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
(2)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3.给【甲】文拟一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文表现了陶公是怎样的人?请结合短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
【知识点】 刘义庆(403-444) 小说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日中(          )   (2)太丘舍(          )   (3)元方入门不(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下列对《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作者的写作意图是借元方责备客人的语言,从正面强调“信”与“礼”的重要性。
B.元方以针锋相对的语言逼得客人哑口无言,又以“入门不顾”的动作拒绝客人的道歉行为,这是孩子的天性所致,不应当认为他也是“无礼”的。
C.“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变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D.这个故事表明守信对于处世立身的重要性,告诫人们要做一个守信之人。
2022-06-19更新 | 22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文言文阅读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世说新语·政事》)


【注释】①履行:实施。②绥:安抚。③恣:任凭。④孤:王侯自称。⑤异世而出:出生在不同时代。⑥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元方入门不(     )       远近(     )        周公不孔子(     )
2.下列各项加点字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弱抚之以仁                    如斯夫
B.孤往者尝邺令                 人谋而不忠乎
C.恣所安                           善者而从之
D.异世                           曲肱枕之
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4.通过甲、乙两文,可以看出陈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022-12-18更新 | 14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

1.小隐在翻译文章时,不明白以下加点字的意思,请你帮他解释一下。
(1)陈太丘与友
(2)太丘舍
(3)入门不
2.小萌用横线画出了不理解的句子,你将它们翻译成现代汉语,帮助她理解。
(1)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2)友人惭,下车引之。
3.小隐把“尊君在不”误读成了“家君在不”你听到后从语文知识的角度指出了他的错误。
4.下面是小隐和小萌对这篇文章的认识,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是一篇志人小说,很好地体现了《世说新语》的写作特点。
B.文章中的“惭”“下”“引”等词表现了友人知错后惭愧的心理。
C.元方虽然年幼,却是一个不卑不亢,能坚决维护父亲尊严的孩子。
D.文章重点写了陈太丘和友人的活动,批评了陈太丘不守承诺的行为。
2021-02-27更新 | 1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