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辛弃疾(1140-1207)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15 引用次数:162 题号:18596382

(一)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宋)辛弃疾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注释】①叶丞相:即叶衡,字梦锡,婺州金华人。叶衡于淳熙元年(1174)冬始入京拜相。此称丞相,应该是后来追加的。②高人:高雅的人。

(二)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又以湖南控带二广,与溪峒蛮獠接连,草窃间作。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砦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

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闲籴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吏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以言者落职。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溪峒蛮獠:旧时对西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②草窃:草野窃盗。③马殷:许州鄢陵人,五代十国时期南楚开国君主。④砦(zǐ)栅:为防御而设的竹木栅栏等障碍物。⑤籴(dí):买进(粮食)(跟“粜”相对)。⑥子钱:利息。⑦秩:俸禄,也指官的品级。

(三)

叶衡,字梦锡,婺州金华人。绍兴十八年进士第,调福州宁德簿,摄尉。以获盐寇改秩,知临安府于潜县。户版积弊富民多隐漏贫弱困于倍输,衡定为九等,自五等以下除其籍,而均其额于上之四等,贫者顿苏。征科为期限榜县门,俾里正谕民,不遣一吏而赋自足。治为诸邑最,郡以政绩闻。

知常州。时水潦为灾,衡发仓为糜以食饥者。或言常平不可轻发,衡曰:“储蓄正备缓急,可视民饥而不救耶?”疫大作,衡单骑命医药自随,遍问疾苦,活者甚众。檄晋陵丞李孟坚摄无锡县,有政声,衡荐于上,即除知秀州。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三》)


【注释】①叶衡:南宋,金华人,是一位很有才干的主战派官员。②摄:代理。③征科:征收赋税。④俾:使(达到某种效果)。⑤擢:提拔。⑥常平:常平仓。
【赏析古词】
1.阅读《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一词,完成小题。
(1)同样写“白发”,本诗结尾两句用拟人化手法调侃,如果愁苦能催白头发,那沙鸥就一身是愁;而课文《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则用“____________”一句与前面形成强烈对比,表达了壮志未酬,年岁已老的悲愤。
(2)白居易《白鹭诗》云:“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发垂。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亦垂丝。”后人评价说:“白诗言愁显,辛词言愁晦。”请结合诗句,简要说说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______________
【疏通文意】
2.小语在阅读时对部分词语意思存在疑问。请参考方法,解释加点词语。

文言字词

方法

释义

常州词类活用法(1)
知秀州查阅词典法:①台阶;②政治;③清除;④任命(2)
卒不能课内迁移法:匹夫不可志也(3)
民赖以联系成语法:同舟共(4)

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户 版 积 弊 富 民 多 隐 漏 贫 弱 困 于 倍 输
【理解情感】
4.文言虚词也能表情达意。请结合语境,任选一句体会句中“耶”或“也”字表达的情感。
(1)均为赤子,皆王民
(2)储蓄正备缓急,可视民饥而不救
【分析形象】
5.辛弃疾在《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中称叶衡为“高人”,他为什么会如此推崇叶衡?请结合上述材料,说说你的理解。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困难 (0.15)
【推荐1】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乙】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王世隆及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弃疾时年二十三。

孝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弃疾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传》,有删减)


[注]①耿京:山东济南人,抗金起义首领。②南向:方位词,指坐北朝南,中国自古之尊位。③行(xíng)在:旧时指皇帝所在的地方。
1.下列对甲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醉里”领起“挑灯”与“看剑”,由外在形象映射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B.“八百里分麾下炙”描绘沙场点兵的辽阔场面,烘托征前庄严肃穆的气氛。
C.“的卢”“霹雳”写马快弓响,生动展现出战马奔腾、弓箭齐发的战斗场景。
D.词的前九句一气贯注,结句情感直转急下,痛苦现实与理想梦境相互映照。
2.根据甲乙诗文,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可怜白发生(     )
(2)高宗师建康(     )
(3)张安国尧邵进已杀京降金(     )
(4)弃疾论南北形势(     )
3.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
B.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
C.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
D.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
4.联系乙文,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
(2)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5.甲词题目中的“壮”有豪壮、悲壮之意,请简要分析。
6.乙文叙述了辛弃疾为“了却君王天下事”所做的努力,请简要概括。
2023-05-10更新 | 21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困难 (0.15)
名校

【推荐2】材料一:

辛弃疾列传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绍兴三十一年,耿京聚兵山东,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归。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与之游,后僧投耿京,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斩弃疾。弃疾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孝乾道六年,孝宗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朝臣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

淳熙七年,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遂奏疏曰:“田野之民,郡以聚敛害之,县以科率害之,吏以乞取害之,豪民以兼并害之,盗贼以剽夺害之,民不为盗,去将安之( ) 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今年剿除,明年划荡,譬之木焉,日刻月削,不损则折。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诏奖谕之。

弃疾一生主战,力图恢复河山。然多为议和所阻,且历任多文职,又常赋闲于家,不由感慨:“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掌书记:节度使的属官,掌管文书笺奏,亦可参议军务。②聚敛:敛取赋税。③科率:官府于民间定额征购物资。

材料二: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①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②绣衣:官服。③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④铜鞮陌:代指襄阳。
1.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文中加点词。
文言词句方法解释
即劝京决策参考成语法:北雁A _____
弃疾与之游语境推导法B _____
课内迁移法:前人之述矣(《岳阳楼记》)C _____
讲求盗之术查阅词典法:①末端用骨做装饰的弓;②消除,停止;③安抚,安定。(《古代汉语词典》)D _____
(填序号)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弃 疾 揣 僧 必 以 虚 实 奔 告 金 帅 急 追 获 之 斩 其 首 归 报 京 益 壮 之
3.以下哪个语气词更适合添加在文中画横线句末尾,请结合内容,说明理由。
A.耶                       B.耳                    C.矣
选择 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语和小文在读完列传后,进行了如下对话,请你帮助补全内容。

小语:列传中,辛弃疾两次劝谏,一成一败,我发现他第二次劝谏成功的原因是:①_____(从说理方法的角度加以分析)

小文:是的,劝谏者的语言是决定劝谏成败的重要因素。此外,还要考虑其他因素。根据他第一次的劝谏经历,我们得到启示:② _____(结合材料分析)

小语:读史不仅可以知得失,还可以识人魄。有人说:“辛弃疾的人生‘辛’味十足,但不改忠肝义胆。”你能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具体分析吗? 小文:③_____

2023-03-30更新 | 35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困难 (0.15)
【推荐3】阅读下面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乙】

曹刿论战(节选)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丙】

孟子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曰:否!”“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1.【甲】词作者是___________。【乙】文选自史书《___________
2.请分别在【甲】词和【丙】文中找到与下面加点字意思接近的字。
(1)马的卢飞快(             )(2)今足以及禽兽(             )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4.根据【丙】文内容填写表格。(①④引用原文,②③用自己的话表达)
现象原因共同点
(1)不肯用力气(4)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2)
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3)

5.对上述诗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词表达了作者报国无门的惆怅。
B.【甲】词【乙】文的内容都涉及了战争。
C.【乙】【丙】两文都主张君主要乐于分享。
D.【甲】【乙】【丙】均体现出心怀天下的担当。
6.【乙】【丙】两文都写到了臣民对君王的劝谏,两文都表达了___________的治国理念。
2022-05-03更新 | 37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