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东晋 > 陶渊明(365-427)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3 题号:19081256

[甲]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郗公值永嘉丧乱,在乡里,甚穷馁。乡人以公名德,传共饴田之。公常携兄子迈及外生周翼二小儿往食,乡人日:“各自饥困,以君之贤,欲共济君耳,恐不能兼有所存。”公于是独往食,辄含饭著两颊边还吐与二儿。后并得存,同过江。郗公亡,翼为剡县,解职归,席苫于公灵床头,心丧终三年。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注]①永嘉:晋怀帝年号。②传:轮流。③饴:同“饲”,给人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便还家
(2)郗公永嘉丧乱
2.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还吐/与二儿B.还/吐与二儿C.还吐与/二儿D.还吐与二/儿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2)公于是独往食,辄含饭著两颊边。
4.甲文中“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花源中人①_______________。乙文中乡人“传共饴之”,是因为郗公②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huò)然开朗B.垂(tiáo)C.便(yào)还家D.此中人(yù)云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黄发垂髫(             )               (2)阡陌交通(             )
(3)来此绝境(             )               (4)与外人间隔(             )
3.翻译下面句子。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作者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
2023-03-09更新 | 18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问题。

【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①此:指滁州。本文作于庆历六年,时作者被贬于滁州。②无事:无战事。意即天下太平。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通:
(2)其风俗之美             道: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3.甲、乙两文所描绘的环境都极其优美,不同之处是甲文的环境描写侧重表现________的特点,而乙文的环境描写则侧重表现________的特点。乙文中的“幸生无事之时也”同甲文中的“________”(用原文中语句作答)都谈到了古代人民对理想社会的一个评判标准:________
4.韩愈曾说“桃源之说诚荒唐”那么为什么陶渊明要“荒唐”地虚构出这样一个社会?
2020-10-08更新 | 13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甲】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南阳刘驎之,高率善史传,隐于阳岐。于时苻坚临江,荆州刺史桓冲(人名)将尽訏谟之益征为长史遣人船往迎赠贶甚厚。驎之闻命,便升舟,悉受所饷,缘道以乞穷乏,比至上明亦尽。一见冲,因陈无用,翛然而退。居阳岐积年,衣食有无常与村人共,值己匮乏,村人亦如之。甚厚为乡闾所安。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率:率直。②尽訏谟(xū mó)之益:实现自己的宏图大业。③贶(kuàng):赐予。④乞:这里指“赠送”。⑤陈:陈述。⑥翛(xiāo)然:洒脱、自由自在的样子。
1.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     
A.村中有此人   骥之B.受所饷   如外人
C.道以乞穷乏   溪行D.不足外人道也   长史
2.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征为长史遣人船往迎赠贶甚厚
3.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值己匮乏,村人亦如之。
4.【乙】文中刘驎之被征为长史,期间他做了哪些事?(用原文回答)
2023-01-01更新 | 1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