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名著导读 > 《骆驼祥子》
题型:名著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6 题号:21570341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各题。

(A) “我不喝酒!”祥子看着酒盅出神。

“不喝就滚出去;好心好意,不领情是怎着?你个傻骆驼!辣不死你!连我还能喝四两呢。不信,你看看!”她把酒盅端起来,灌了多半盅,一闭眼,哈了一声。举着盅儿:“你喝!要不我揪耳朵灌你!”

祥子一肚子的怨气,无处发泄;遇到这种戏弄,真想和她瞪眼。可是他知道,虎姑娘一向对他不错,而且她对谁都是那么直爽,他不应当得罪她。既然不肯得罪她,再一想,就爽性和她诉诉委屈吧。自己素来不大爱说话,可是今天似乎有千言万语在心中憋闷着,非说说不痛快。这么一想,他觉得虎姑娘不是戏弄他,而是坦白的爱护他。他把酒盅接过来,喝干。一股辣气慢慢的,准确的,有力的,往下走,他伸长了脖子,挺直了胸,打了两个不十分便利的嗝儿。

(B)(宋江)独自一个,一杯两盏,倚阑畅饮,不觉沉醉。猛然蓦上心来,思想道:“我生在山东,长在郓城,学吏出身,结识了多少江湖上人,虽留得一个虚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倒被文了双颊,配来在这里。我家乡中老父和兄弟,如何得相见!”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词调,便唤酒保,索借笔砚。起身观玩,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宋江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乘其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宋江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1.根据选文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A)出自《骆驼祥子》,整篇小说以时间的变化和事情的发展为序,既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又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
B.选文(B)出自《水浒传》,其先合后分的链式结构很有特色,且语言采用古代白话,洗练明快,富有表现力。
C.选文(A)(B)均运用典型的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的个性,虎妞的豪爽泼辣,宋江的不甘与反抗都跃然纸上。
D.《骆驼祥子》与《水浒传》反映了旧社会的黑暗之处,这也是祥子走向堕落和梁山泊起义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
2.选文(A)(B)中的祥子和宋江分别因这一次的“醉酒”引发了怎样的“祸事”,导致人生轨迹发生了怎样的重大转变?
3.有人说:《骆驼祥子》这部小说对古典小说中的“三复情节”有继承、有创新。请借助下面知识卡片,结合原著相关情节简要分析。





三复情节

古典小说有一种情节设计叫“三复情节”。如《西游记》中的“孙行者三调芭蕉扇”,《水浒传》中的“宋公明三打祝家庄”,《儒林外史》中的“周学道三阅范进卷”。“三复情节”的螺旋式上升形态强化了叙事艺术的美感。一般情况下,“三复情节”的过程表现为“进展→阻塞→进展→阻塞→进展→完成”。“三复乃见作者之用心”,“三复情节”不是单一的重复,而是在重复中有变化、有发展,逐步展现人物形象,凸显主旨。

2022·广东东莞·二模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名著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内容博大精深。你读了之后有哪些启示?请从不同的方面加以概括。
2022-01-22更新 | 162次组卷
名著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名著阅读
(1)《骆驼祥子》中____________ 的上吊自尽,熄灭了祥子最后的希望,他为了赚钱用了所有阴狠坏的招,出卖了自己的朋友___________,最终彻底沦落为一具“行尸走肉”。
(2)祥子苦干三年第一次买的车被__________抢走;准备第二次买车的钱被____________ 敲诈骗取;最后一辆车是虎妞低价从__________手中买来的。
2022-02-07更新 | 539次组卷
名著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这部书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书中哪些想象的事物如今已经变成现实?通过这些你可以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有什么关系?
(2)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坐在那里,他不忙了。眼前的一切都是熟悉的,可爱的,就是坐着死去,他仿佛也很乐意。歇了老大半天,他到桥头吃了碗老豆腐:醋,酱油,花椒油,韭菜末,被热的雪白的豆腐一烫,发出点顶香美的味儿,香的使他要闭住气;捧着碗,看着那深绿的韭菜末儿,他的手不住地哆嗦。吃了一口,豆腐把身里烫开了一条路;他自己下手又加了两小勺辣椒油。一碗吃完,他的汗已湿透了裤腰。半闭着眼,把碗递出去:“再来一碗!”站起来,他觉出他又像个人了。太阳还在西边的最低处,河水被晚霞照得有些微红,他痛快得快要喊叫出来。摸了摸脸上那块平滑的疤,摸了摸袋中的钱,又看了一眼角楼上的阳光,他硬是把病忘了,把一切都忘了,好似有点什么心愿,他决定走进城去。


语段中的“他”是________他脸上的疤是因为____________留下的,他袋中的钱是因为___________得来的。“他”是《________》中的人物。
2020-11-23更新 | 1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