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 吴承恩(1507-1582)
题型:名著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 题号:21817376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那魔王在金銮殿上,闻得这一篇盲语,唬得他心头撞小鹿,面上起红云,忽抽身就要走路,奈何手内无一兵器,转回头,只见一个镇吸将军,腰挎一口宝刀,被行者使了定身法,直挺挺如痴如痖,立在那里。他近前,夺了这宝刀,就驾云头望空而去。气得沙和尚爆躁如雷。猪八戒高声喊叫,埋怨行者是一个忽猴子:“你就慢说些儿,却不稳住他了?如今他驾云逃走,却往何处追寻?”行者笑道:“兄弟们且莫乱嚷。我等叫那太子下来拜父,嫔后出来拜夫。”却又念个咒语,解了定身法,“教那多官苏醒回来拜君,方知是真实皇帝,教诉前情,才见分晓,我再去寻他。”好大圣,吩咐八戒。沙僧:“好生保护他君臣父子嫔后与我师父!”只听说声去,就不见形影。

他原来跳在九霄云里,睁眼四望,看那魔王哩。只见那畜果逃了性命,径往东北上走哩。行者赶得将近,喝道:“那怪物,那里去!老孙来了也!”那魔王急回头,掣出宝刀,高叫道:“孙行者,你好惫懒!我来占别人的帝位,与你无干,你怎么来抱不平,泄漏我的机密!”行者呵呵笑道:“我把你大胆的妖怪!皇帝又许你做?你既知我是老孙,就该远遁,怎么还刁难我师父,要取什么供状!适才那供状是也不是?你不要走!好汉吃我老孙这一棒!”那魔侧身躲过,掣宝刀劈面相还。他两个搭上手,这一场好杀,真是—猴王猛,魔王强,刀迎棒架敢相当。一天云界迷三界,只为当朝立帝王。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字形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A.(mán)怨       (yān)红       租赁住房
B.(bīn)后        (1án)       谋篇布局
C.(chè )出       (bǔ)育        攻坚克难
D.远(dùn)        (xiāo)     擘画蓝图
2.下列句中加点词不能用括号中词语替换的一项是(     
A.书生王杰听了,惊得目睁口呆,手麻脚软,只觉的心头撞小鹿(胆战心惊)。
B.他们把相声讲得有声有色,让观众听得如痴如痖(如痴如醉)。
C.整个科研过程他都没有参与,最后却鸠占鹊巢(坐享其成),把功劳归为己有。
D.他把我们的忠告抛到九霄云外(咫尺之遥)了。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有“十八般武艺”之说,其实是指十八种兵器。盾,古人称“干”,与戈同为古代战争用具,故有“干戈相见”之说。《山海经》里的刑天左手握干,右手执戚,战斗不止。所以,在兵器里,干就是盾,戈就是戚。
B.金銮殿原为唐代宫殿,后亦泛称皇帝的宫殿。金銮殿是太和殿的俗称,属于北京故宫三大殿之一。它是皇帝登基和举行大典的地方。
C.六丁六甲本为司掌天干地支的神祗。天干地支的发明影响深远,至今依旧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今年2021年按天干地支是农历辛丑年,
D.《西游记》中,与孙悟空有关的成语有:树大招风、冒名顶替、擦掌磨拳等。
4.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里的魔王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青毛狮子棉,他并没有为难唐僧师徒,也不想吃唐僧肉,它下凡是为了完成文殊菩萨交给自己的任务。
B.青毛狮变身国王,却让乌鸡国真国王受难,其前因很容易被读者忽略,这个细节正是佛教所信奉的因缘学说,佛教认为事物的一切都是有因果报应的。
C.从“沙和尚气得爆躁如雷”到“猪八戒高声喊叫”再到“埋怨行者是一个急猴子”的描写,侧面写出假国王法力高强,孙悟空难以抵住,连吃败仗,最终请来菩萨帮忙。
D.在“一粒金丹天上得,三年故主世间生”故事中,孙悟空的机智活泼得到充分的体现,并且责任感逐渐增强,他不断成长,最终成长为“斗战胜佛”。

相似题推荐

名著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名著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①那樵子止不住呵呵冷笑道:“你这个风泼和尚,想是在方上云游,学了些书符咒水的法术,只可驱邪缚鬼,还不曾撞见这等狠毒的怪哩。”行者道:“怎见他狠毒?”樵子道:“此山径过有六百里远近,名唤平顶山。山中有一洞,名唤莲花洞。洞里有两个魔头,他画影图形,要捉和尚;抄名访姓,要吃唐僧。你若别处来的还好,但犯了一个‘唐’字儿,莫想去得,去得!”

②行者在半空中见他回去,又摇身一变,变作苍蝇儿。飞下去,跟着小妖。你道他既变了苍蝇,那宝贝却放在何处?如丢在路上,藏在草里,被人看见拿去,却不是劳而无功?他还带在身上。带在身上啊,苍蝇不过豆粒大小,如何容得?原来他那宝贝,与他金箍棒相同,叫做如意佛宝,随身变化,可以大,可以小,故身上亦可容得。他嘤的一声飞下去,跟定那怪,不一时,到了洞里。

③老君道:“葫芦是我盛丹的,净瓶是我盛水的,宝剑是我炼魔的,扇子是我煽火的,绳子是我一根勒袍的带。那两个怪,一个是我看金炉的童子,一个是我看银炉的童子。只因他偷了我的宝贝,走下界来,正无觅处,却是你今拿住,得了功绩。”大圣道:“你这老官儿,着实无礼。纵放家属为邪,该问个钤束不严的罪名。”老君道:“不干我事,不可错怪了人。此乃海上菩萨问我借了三次,送他在此托化妖魔,看你师徒可有真心往西去也。”

1.选段出自《西游记》,作者是____,选段①中的“两个魔头”指____和银角大王。
2.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途经平顶山的此番遭遇,结果如何?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西游记》,鲁迅称为“神魔小说”,林庚称为“童心之作”,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请结合选文说说体现“想象力”的一个方面并简要分析。
2022-01-24更新 | 88次组卷
名著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阅读是给头脑提供认识的材料。”请从以下人物中任选一组,简述两者之间的故事以及获得的认识。
①唐僧师徒与老鼋(《西游记》)       ②林冲与洪教头(《水浒传》)
2020-11-30更新 | 148次组卷
名著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三打白骨精》一文中妖精三次分别装作____ ________、 年过八旬的老妇人和____ _______,但都被孙悟空识破了。从中我认识了______________的孙悟空,也体会到了白骨精的____________。
2017-04-21更新 | 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