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考点 > 文言实词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42 题号:5507101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列小题。
【甲】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与朱元思书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虽乘御风不以疾也               (                 )
(2)窥谷忘                                (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文的作者是北魏的郦道元,乙文的作者是南朝的吴均。
B.由【甲】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可以联想到李白《望天门山》中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C.【甲】文写猿鸣突出了环境的悲凉凄清;【乙】文写猿鸣则与其他事物共同表现了富春山的勃勃生机。
D.【甲】文的“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乙】文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在描写水势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4.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__________________和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特征;甲乙两文都描写了难见天日之景,但着眼点却不同,甲文以“不见曦月”来写________,乙文以“有时见日”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水皆缥碧                  (2)互相
(3)鸢飞天者               (4)窥谷忘
2.翻译下列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下面对本文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信中生动描绘了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B.本文用骈文写成,文字千锤百炼,生动晓畅,句式整齐而有变化,读来很有韵味。
C.本文构思精巧,开头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对富春江风光进行高度的概括和赞叹,作为“文眼”统领全文。
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话写的是作者的所见所感,从而烘托了山水景物的魅力。
4.本文在描绘景色时,手法多样。请你任选一种手法,结合选文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2017-05-20更新 | 6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记游定惠院

苏轼

黄州定惠院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今年复与参寥禅师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此木不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既饮,往憩于尚氏之第。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修洁,如吴越间人,竹林花圃皆可喜。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晚乃步出城东,鬻大木盆,意者谓可以注清泉,瀹瓜李,遂夤缘小沟,入何氏、韩氏竹园。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阴下。有刘唐年主簿者,馈油煎饵,其名为甚酥,味极美。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乃径归。道过何氏小圃,乞其藂橘,移种雪堂之西。坐客徐君得之将适闽中,以后会未可期,请予记之,为异日拊掌。时参寥独不饮,以枣汤代之。


【注释】①定惠院:苏轼44岁时被贬至湖北黄州,曾寓居此地。②鬻(yù):卖,这里作“买”讲。③瀹(yuè):浸渍。④夤(yín)缘:循沿。⑤藂(cóng)橘:一丛橘树,藂同“丛”。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1.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文言词句方法解释
时何氏作堂竹间课内迁移法:方行(《狼》)
春蚕到死丝
_________
则园已易主参考成语法:地而处_________
坐客徐君得之将适闽中查阅词典法:①到……去;②适应,顺从;③恰好;④适才,刚才。_________

2.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三处)
闻 坐 客 崔 成 老 弹 雷 氏 琴 作 悲 风 晓 月 铮 铮 然 意 非 人 间 也
3.《记游定惠院》中,作者为访海棠而往。却不写海棠,反而详写老枳木,为什么?
4.《海棠》一诗表达了诗人对海棠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
5.《记游定惠院》与《海棠》都是作者在宋神宗元丰七年时创作的,你认为作者在文言文和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生态度一样吗?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2021-05-13更新 | 16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解释下列文言字词
尔辈不能究其物理
无案牍之
不枝
但微
愿为鞍马
刮目相看
2018-07-07更新 | 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