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诗歌鉴赏 >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0.4 引用次数:62 题号:6462072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释】①席:竹席。②流莺:即莺。流:指其鸣声婉转。
1.本诗通过描写院深席清、石榴开遍、_______、梦觉流莺等四幅夏日画面,流露出诗人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请赏析“石榴开遍透帘明”中“透”字的妙处。
【知识点】

相似题推荐

诗歌鉴赏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前两句诗人在追忆什么?流露了怎样的感情?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2.“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
3.清朝蘅塘退士评说:“世运之治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请举例说明诗人是用什么手法表现出上述意思的。
2022-01-07更新 | 154次组卷
诗歌鉴赏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两个“难”字,第一个是___________的意思,第二个是_____________的意思。
2.请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品析。
2018-11-25更新 | 150次组卷
诗歌鉴赏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岁暮

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此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廊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诗歌的标题“岁暮”意蕴深长,既指时序岁末,又指作者已进入人生暮年,还指唐帝国由盛而衰进入风雨飘摇的时期。
B.颔联使用了借代的手法,“烟尘”代指边境战事;与后句“鼓角”相应,分别从视觉、听觉等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反衬时局的艰危。
C.颈联“朝廷谁请缨”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朝廷大臣们纷纷请缨报国的羡慕与赞美,同时抒发了自己客居阆州无法报效国家的苦闷。
D.颈联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天地日流血”是眼下情景,是实写,“朝廷谁请缨”是想象之景,是虚写,将现实之景与想象之景巧妙结合。
E.这首诗,前两联主要写时事,后两联主要抒怀抱,层次清楚,结构井然,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字字饱含着诗人对时局的殷忧和关注。
2.杜甫写诗“巧用常字,平中见奇”,请赏析“边隅还用兵”中“还”字的妙处。
2021-07-08更新 | 1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