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北朝 > 刘义庆(403-444)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4 题号:7757260
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陈太丘与友
(2)太丘舍
(3)去后
(4)相而去
(5)下车
(6)元方入门不
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甲】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问:“卿面何以流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乙】

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世说新语》)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1)钟毓、钟会少有   令:
(2)魏文帝   闻:
(3)其父钟繇曰   语:
(4)且托以观之   寐:
2.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魏文帝闻B.且托寐以观
C.知者不如好之者D.弈秋,通国善弈者也
3.翻译句子。
(1)复问会:“卿何以不汗?”
(2)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4.甲乙两文中,钟氏二兄弟用颇具艺术性的语言展示了独特的个性,你更欣赏哪一位?请结合文章说明理由。
2022-11-21更新 | 9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⑤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尊君在(fǒu)B.(gù)
C.三(shěng)吾身D.(hào)之者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下车(                )       (2)不(              )
(3)三吾身(                )       (4)去后(              )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元方斥责“友人”无信,令你想起乙文中的哪句话?(     
A.为人谋而不忠乎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C.传不习乎D.人不知而不愠
2022-11-25更新 | 4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后面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与友
②去后乃
③太丘
④相委而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比较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
4.你认为陈元方这样的待客方式和待客态度合不合适?你的理由是什么?
5.这则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2022-03-24更新 | 1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