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205 题号:8676205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下列小题。

谁是你的重要他人

毕淑敏

①她是我的音乐老师,那时很年轻,梳着长长的大辫子,有两个很深的酒窝,笑起来十分清丽。学校组织“红五月”歌咏比赛,最被看好的是男女声小合唱,音乐老师亲任指挥。我很荣幸被选中。

②有一天练歌的时候,长辫子音乐老师,突然把指挥棒一丢,一个箭步从台上跳下来,侧着耳朵,走到队伍里,歪着脖子听我们唱歌。大家一看老师这么重视,唱得就格外起劲。长辫子老师铁青着脸转了一圈儿,最后走到我面前,做了一个斩钉截铁的手势,整个队伍瞬间安静下来。她叉着腰,一字一顿地说,毕淑敏,我在指挥台上总听到一个人跑调儿,不知是谁。现在总算找出来了,原来就是你!现在,我把你除名了!

③我木木地站在那里,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我灰溜溜地挪出队伍,羞愧难当地走出教室。

④三天后,我正在操场上练球,小合唱队的一个女生气喘吁吁地跑来说,毕淑敏,原来你在这里!音乐老师到处找你呢!

⑤从操场到音乐教室那几分钟路程,我内心充满了幸福和憧憬。走到音乐教室,长辫子老师不耐烦地说,你小小年纪,怎么就长了这么高的个子?!

⑥我听出话中的谴责之意,不由自主地就弓了脖子塌了腰。从此,这个姿势贯穿了我整个少年和青年时代。

⑦老师的怒气显然还没发泄完,她说,你个子这么高,站在队列中间,你跑调走了,我还得让另外一个男生也下去,声部才平衡。小合唱本来就没有几个人,队伍一下子短了半截,这还怎么唱?现找这么高个子的女生,合上大家的节奏,哪那么容易?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法子了……毕淑敏,你听好,从现在开始,你只能干张嘴,绝不可以发出任何声音!说完,她还害怕我领会不到位,伸出细长的食指,笔直地挡在我的嘴唇间。

⑧我好半天才明白了长辫子老师的禁令,让我做一个只张嘴不出声的木头人。在无言的委屈中,我默默地站到了队伍之中,从此随着器乐的节奏,口形翕动,却不能发出任何声音……

⑨在那以后几十年的岁月中,长辫子老师那竖起的食指,如同一道符咒,锁住了我的咽喉。禁令铺张蔓延,到了凡是需要用嗓子的时候,我就忐忑不安,逃避退缩。我不但再也没有唱过歌,就连当众演讲和出席会议做必要的发言,也是能躲就躲,找出种种理由推脱搪塞。有人以为这是我的倨傲和轻慢,甚至是失礼,只有我自己才知道,是内心深处不可言喻的恐惧在作祟。

⑩直到有一天,我在做“谁是你的重要他人”这个游戏时,写下了一系列对我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之后,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了长辫子音乐老师那有着美丽的酒窝却像铁板一样森严的面颊,一阵战栗滚过心头。于是我知道了,她是我的“重要他人”。虽然我已忘却了她的名字,虽然今天的我以一个成人的智力,已能明白她当时的用意和苦衷,但我无法抹去她在一个少年心中留下的惨痛记忆。

⑪我们的某些性格和反应模式,由于这些“重要他人”的影响,而被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童年的记忆无法改写,但对一个成年人来说,却可以循着“重要他人”这条缆绳重新梳理,重新审视我们的规则和模式。如果它是合理的,就把它变成金色的风帆;如果它是晦暗的荆棘,就用成熟有力的双手把它粉碎。

⑫当我把这一切想清楚之后,一个轻松畅快的我,从符咒之下解放了出来。从那一天开始,我可以唱歌了,也可以面对众人讲话而不胆战心惊了。从那一天开始,我宽恕了我的长辫子老师,并把这段经历讲给其他老师听,希望他们谨慎小心地面对孩子稚弱的心灵。

1.请用简洁的语言,把“我”参加小合唱活动的心理变化过程补充完整。
①被选中参加小合唱,“我”感到荣幸→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2.请从词语的含义和作用的角度,比较分析下面两句话中加点词语的异同。
①我听出话中的谴责之意,不由自主地就弓了脖子塌了腰。
②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了长辫子音乐老师那有着美丽的酒窝却像铁板一样森严的面颊。
3.本文的人物描写采用了多种方法,请以第②段为例进行简要赏析。(写出两种即可)
4.请说说题目“谁是你的重要他人”的作用。
5.结合全文,请谈谈你对第⑪段画线句的理解。
如果它是合理的,就把它变成金色的风帆;如果它是晦暗的荆棘,就用成熟有力的双手把它粉碎。
【知识点】 散文 毕淑敏(1952-)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小题。

一棵野枣树

王奇伟

①参加过一回老北京胡同游,黄包车把我们拉到前海的一个四合院,店主很热情,给我们泡了茶,还端出几小碟北京特色糕点,但我们的兴趣并不在此,院后一棵绿意盎然的枣树似乎更有诱惑力。大家依次越过天窗爬到树上,在密密匝匝的碧叶里翻寻,终于从枣叶缝隙找到了一些个儿小小的青果,那种怯怯的调皮的模样十分惹人怜爱,我们随意摘下几颗,回房后就着枣果品茶,居然也别有一番滋味。

②枣树其实是很低调的树,它不像杨树、梧桐那么招摇显摆。米黄色豆粒大小的枣花,要捱到初夏时节才开始绽放。别的大树用不了几年就换代好几辈了,圆圆的绿阴覆荫着整个庭院,唯有枣树细瘦的枝桠仍在慢条斯理地生长。古人形容枣树:树皮皴,像冻裂的手;树叶小,像老鼠的耳朵,作家们(除鲁迅外)也很少关注枣树。但枣树似乎并不在意自己的其貌不扬,它甘于寂寞,从不斗艳争芳;甘于平和,从不骄矜浅薄,经过一年默默地蓄积能量,静静地孕育花蕾,在金秋来临 的时候,枝头终于挂满了琥珀色或银白色成熟的枣儿,成为人们乐意品尝的盘中佳果。

③初次结识枣树是在江西一个偏僻的山村,在我们几个知青居住的木房子附近,有一棵野枣树,它长在我们出工和收工的必经之路上。每天清晨,我们都要向它行注目礼,看到它在朝阳下青木扶疏、迎风飘舞的袅娜姿态,心里便美滋滋地洋溢起一股充满希望的青春活力。但天有不测风云,秋末的一个午后,天空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紧接着暴雨如注,小小的山村淹没在一片雨雾之中。等到雨消云散,忽然发现野枣树的上半身被狂风折断了。这棵寄托了我们多少憧憬的野枣树,竟然成了一个瘸子,它还承载得起我们心中的美梦吗?正当大家都以为野枣树肯定活不成时,第二年开春,它仿佛一个大病初愈的病人,强打着精神微微张开闭合的双眼。初夏将至前,被折断的伤口处奇迹般地努出一抹嫩绿来,开始是一小拳,接着一簇一簇的,向四处飘曳延伸;米黄色的枣花裹在新生的嫩叶里迎风颤动……这真是现实版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凝视着星星点点的小花,我不能不为野枣树生命力的顽强而惊叹。

④复活的野枣树陪伴我们度过余下的一个个春秋。每天傍晚从农田归来,我们相继跳进树边的溪涧,一边用手拍打捉除粘在小腿上的蚂蝗,一边在清凉的泉水中洗濯满是泥污的双脚;野枣树刚刚结出青色的小果子,我们忙不迭地用竹竿打落它来解馋尝鲜;有个知青与当地老表的女儿谈恋爱,凡是月色清朗的夜晚,他们常会相约枣树下,一边啃着枣果,一边说些只有他们两个人才听得见的知心话;但到了暗无星月的黑夜,几杯四特酒下肚,男知青们集体发起了酒疯,大家把椅子挪到木房子二楼的阳台上,面对掩蔽在暗夜阴影里的野枣树狂呼乱喊,以此来宣泄内心的苦闷和迷惘……

⑤离开第二故乡转眼已近40年了,一直也没找到机会回去看看,不知那棵野枣树是否依然健在?若能再度相遇,我们是否还记得彼此的模样?

1.文章第①②段描述了游北京胡同摘枣青果的经历,而且叙说了枣树的特点,作者开篇交代这些内容有什么目的?
2.联系上下文,赏析画线句子。
那种怯怯的调皮的模样十分惹人怜爱。
3.从文中获悉,那棵野枣树早已经融入作者滴滴血脉中,时过四十春秋而不忘。为什么作者对那棵野枣树念念不忘呢?
4.作者笔下的枣树,具有人的一些品性,那么,枣树都具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
5.文中那棵野枣树被折去半身,又焕发生命第二春,由此,你获得了怎样的感悟?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2021-07-27更新 | 13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芬芳的蜡梅花

秦湄毳

①天空飘着雪花,和雪花一同落在我手中的还有朵朵芬芳的蜡梅花——几个学生随信寄来的,我不禁带着微笑想起那群学生……

②秋风扫净落叶的时候,学校临时安排我接管初三的一个班,这个班里有几个出了名的“捣蛋鬼”。

③一进教室,我就看见靠门的小书桌边缘刻着一个“恨”字——而且右边多了一点,我知道这是一群“恨错了”的孩子,我笑了,我微笑着说:“孩子们,我有一个难题,请帮助我解决。”他们停住了嚷嚷,睁大眼睛望着我,眼神很丰富:有吃惊,有冷漠,有怀疑,有猜测……这么多样的眼神一齐注视我,我也有些慌神,不由歪了一下身子。我掩饰地清着嗓子说:“我做教师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我的咽炎愈来愈严重了。我今年 30 岁,可我的声带却未老先衰,恐怕有 300 岁的年纪了。”听到这里,他们中不少人笑了,有情不自禁笑的,也有故意大声呵呵的,但我发现他们的表情里没有恶意。我放心地笑了……

④接下来的情形可想而知,他们卖力地献计献策,我一一点头说“试过了”。最后,他们有些泄气,有的已开始“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我想我得实施我的“底牌”方案了,否则这只能是疲软无效的“情感搭讪”。突然,我听见小胖说:“我知道一个方法,就是用蜡梅花拌蜂蜜……”这就是我要等的那个孩子,他终于发话了,我早知道他是这个班的“七寸”。我说:“是吗?这个办法倒还没试过……”

⑤窗外,飘着雪花。我和小胖这些孩子的对话也像雪花一样落进彼.此.心里。显然,他们开始配合我“帮助”我了。

⑥其实,我只需要他们的配合,并不指望他们的“药方”。事实上,他们在卖力地“帮助”我,放弃了属于自己的玩乐时间,为我寻找新鲜的蜡梅花……

⑦有一天,他们的“小神探”跑来给我说:“老师,小胖领着我们找到一片蜡梅树林,我们摘了一些在家晾着呢,等干了给你拿来。”我呆了,想着他们可别“毁林”啊。

⑧我悄悄叫来小胖,谨慎地想着措辞。不想小胖挺“诡”,一听就明白了,大声大气地说:“老师,那是一片没人管的废林子,正改建,快挖没了,再晚了就摘不到了。”我将信将疑拨通报社朋友的电话,他索性带我去实地考察,果然小胖的话属实。这是一片荒园,就“藏匿”在学校附近,很像鲁迅笔下的“百草园”,本真的自然景色让我很动心,思忖着:哪天带学生来游一回。

一个漫天飞雪的周末,我经过教室的时候,发现小胖正在门口小书桌上用橡皮泥仔细地抹 平那个“恨”字,然后在上面贴了一张心形贴纸,用力地按了按,并端端正正地写下一个“爱”字。我激动了,在班里宣布:“放学后踏雪访梅去!”小胖喊:“我带路给老师摘蜡梅花去!”

⑩雪花、梅花、孩子们的笑脸、欢声,浩浩荡荡地欢腾着那片荒地,缕缕的芳香缠绕着我的眼耳鼻喉,我快乐着孩子们的快乐。那一刻,在我眼中,这群孩子就是一朵朵美丽的蜡梅花——你闻不到他们的芳香,是因为你还没有走进他们的心里……

⑪花香太浓了,弥漫在眼里,我禁不住落泪了。哦,这芬芳的花儿芬芳的孩子!

⑫今冬,又飘雪了。看着手中他们寄来的小小蜡梅花,我分明闻到他们心灵里散发的香。我想说,此刻,我陶醉。


【链接】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驿路梨花》节选

1.《芬芳的腊梅花》回忆了“我”与学生交往的几个片段,请在横线上补全相关内容。
“我”自称患有咽炎,_______→为了给“我”治“咽炎”,__________→学生们的行为让“我”感动, __________
2.说说你对《芬芳的腊梅花》第⑨段划线句中“小胖”的行为的理解。
3.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第⑩段划波浪线的句子。
4.朗读下面这两句话时,加点的词应该用重音朗读,请简析理由。
(1)我和小胖这些孩子的对话也像雪花一样落进彼此心里。
(2)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5.两篇选文都是写人叙事,但都是以花为题(《芬芳的腊梅花》《驿路梨花》),试分析这样拟题的妙处。
2021-10-30更新 | 16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记叙文阅读理解

幸会,妈妈

张春

①我小时候爱吃手指,把手指甲都啃坏了。她就给我在胸前吊了一粒甘草片。因为甘草片比手指头好吃,我就不吃手指头了。

②那时,看到其他小孩子在高楼外的屋檐上追跑嬉闹,也想跟上去。妈妈没有打我骂我,而是去买了一个大西瓜,带我们站到那个楼顶上,瞅着下面没人,把西瓜扔了下去,然后说:“你们看,摔下去就是这个样子!”

③还有一次,在家里看电视剧《哪吒闹海》,看到哪吒自杀的时候,我一边伤心地大哭,一边去上学。走出好远,后边远远传来妈妈的声音,她边喊边跑:“哪吒没有死——被他师父救活了——不要哭了!”她起码追了200米。

④我初中的时候第一次收到情书,非常忧心,试探地拿给妈妈看。妈妈仔细地看完,然后笑眯眯地叠起来还给我, 说:“青春真好,还有人给你写这样的信。”我后来听说很多女孩子不再对妈妈说心事,就是从第一封类似的书信开始的,而我却松了一口气,好像今后没有什么事不能和妈妈说的了。

⑤但我们之间也不都是美好时光。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我也跟她吵过,说:“等我长大了,还了你们的钱,我就再也不欠你们的了!”妈妈沉默良久,叹了口气,说:“我们大人有时也心情不好,你看看《还珠格格》里的小燕子,总是逗阿玛高兴,你就不能也哄哄我吗?”

⑥后来爸爸病倒了,她去陪护,不眠不休的40天,她竟然还胖了些。她说虽然没有怎么睡觉,但爸爸吃剩的东西,她都搅一搅全部吃掉了。情绪上受不了的时候,自己跑到厕所里哭一场。她规定自己每天只准痛哭一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就要振作起来。她说:“要疯掉还不容易?可我疯了,我那两个孩子怎么办?”后来,爸爸还是走了。

⑦命运是猜不透的。爸爸去世仅一年,我刚上大学,却突然得了一种怪病。在北京治疗了三个月,医生都说住院没有意义了。但妈妈心不死,她照样背着我,一家一家的医院去看,到处寻访偏方和疗法。当时在北京看病太难了,每次排队要排四五个小时。我想,妈妈的心该被烧焦了吧?稍有闲暇,她就摸着我因为打了好多针而布满淤青的手,说:“不知道有没有哪个神仙,把你的病摘下来放在我的身上?”最后,她竟然自己研究医书,自己开药试针。她甚至琢磨出一套按摩手法,能准确地摸索出我任何地方的疼痛,最后对症下药。

⑧半年后,我站起来了,居然回到北京继续上学。

⑨今年3月,妈妈到厦门来看我,我们去海边散步。妈妈笑着说,她以前不是很会走路,现在腿脚不如以前了,反而领悟到一些道理,变得很会走路了。她说:“要把手甩开,专心致志,不要突然变快,也不要突然变慢。要这样,一脚一脚地走,走多远,也不会累着。

⑩我看到她平静地望着远方,脚步均匀地走着,全身显出协调而动人的姿态。我突然涌出一股热泪,一句一直想对她说却老是不知怎么说的话喷薄而出:

“幸会,妈妈!”

(原载《青年文摘》,有删改)

1.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时间情节妈妈的心理或变现
“我”上初中的时候仔细地、笑眯眯地
后来妈妈陪护生病住院的爸爸
“我”上大学生病的时候心焦
今年3月妈妈和我去海边散步

2.请谈谈你对⑨段划线句子的理解。
要把手甩开,专心致志,不要突然变快,也不要突然变慢。要这样,一脚一脚地走,走多运,也不会累着。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是一篇记叙性散文,作者回忆了发生在母女之间的大量往事,展示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在教育和影响女儿健康成长路上的感人故事。
B.本文以时间为序组织材料,通过妈妈在生活上对女儿细心关怀、心理上无声教化和女儿生病后奋不顾身地照顾等往事,表现了妈妈对女儿的深情。
C.这一对母女历尽生活的各种不幸,母女间也曾产生过不少矛盾,有时到了反目的地步,可作者却写得曲折动人、生动有趣,富有文学性。
D.全文线索不够明晰,一会儿写在家发生的几件琐事,一会儿写爸爸生病住院的事,一会又写“我”生病的事,似乎是想写哪儿就写哪儿,显得有点凌乱,不够紧凑。
E.写真人实事的文章一是材料要丰厚,件件经过精心选择;二是组织要讲究,使全文中心明确,浑然一体。本文达到了这一要求。
4.文章标题“幸会,妈妈”有何意义?文中的“妈妈”教女有方,请结合原文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智慧型父母”的看法或感悟。

【链接材料】小羽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最近,妈妈发现她的学习成绩下降,很是着急,也很奇怪。于是就跟踪她,查她的手机短信,偷翻她的日记本,终于发现女儿和一个叫大纲的男孩子来往密切。妈妈大发雷霆,把女儿一顿臭骂。并且,没收了女儿的手机,不让他们来往。甚至妈妈还告到老师那里,让老师帮着分开他们。她专门顾人接送孩子上下学。没有想到的是,妈妈的做法令女儿极为反感,干脆和妈妈“冷战”。对妈妈的询问不理不睬。妈妈非常难过地来找咨询师,泪流满面地说:“我的女儿怎么了?为什么原来的乖乖女,现在对我这么冷漠?”

2019-04-11更新 | 1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