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综合阅读专项训练(一)
全国 五年级 专题练习 2019-12-23 22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鉴赏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 )它虽然不好看( )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1.给“体面”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
2.给画线的第3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画线的句子中,花生的“不好看”是指(       )。 “很有用”又是指(       )。它最可贵的地方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你是怎么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12-18更新 | 283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4年科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2花边饺子 同步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课内阅读。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①,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5.文中标有序号的两个画线的句子,朗读时各应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第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段文字讲的是        ,一个     字准确地表现出了作者当时       的心情。               一句形象直接地体现了作者的心情。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细致地描写“摇桂花”的过程,仅仅是因为有趣和快乐。
B.作者详细写“摇桂花”不仅仅是因为有趣和快乐,而是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对桂花的喜爱和对儿时生活的怀念。
C.作者详细写“摇桂花”是只为了表达自己对桂花的喜爱。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珍珠鸟(节选)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小红嘴,嗒嗒地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8.解释词语。
不动声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索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从小珍珠鸟不怕人的举动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你觉得选文中的哪个句子写得很妙?用自己的话说说该句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写一段描写连续性动作的话,所用动词不少于5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课内阅读。

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念作,把念作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一半。

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13.仔细阅读文章,说说作者真正开始读书是几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面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第一次读书是在其舅父杨子敬指导下进行的,是舅父教地怎样读《三国演义》的。
B.“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主要是说母亲催促她睡觉,而她还想听《三国演义》,于是哭了。
C.作者在一知半解读书时,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是因为“凯”与“诸”这两个字的读音与“岂”和“者”两字的读音相近。
D.“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中三个豪杰是关羽、刘备、和诸葛亮三个人结义。
15.下列句子在文章中表达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
(1)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决定咬了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课内阅读。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6.解释下列词语。
士人:___________
有恒:_______________
下流:______________
无尽:______________
17.解释下面的句子。
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___________________
18.本文告诉我们,读书一要有志气(志向);二要___;三要___,这三方面是缺一不可的。
19.你有什么好的读书方法,请写出一两点来。
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鉴赏

试卷题型(共 5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鉴赏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40.4课内阅读
5-70.65语段阅读
8-120.65课内阅读
13-150.4语段阅读
16-190.65语段阅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