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2-2013学年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实验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1
浙江 八年级 期中 2016-01-13 19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人类生存的地球、常见的物质、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1. 地球上可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水只有( )
A.河流水、固体冰川、土壤水
B.河流水、埋藏较深的地下淡水、固体冰川
C.河流水、固体冰川、湖泊淡水
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较浅的地下淡水
选择题 | 较易(0.85)
2. 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表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标着X、Y和Z的地方表示水循环中的三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阶段是蒸发,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B.X阶段是蒸腾,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C.X阶段是凝结,Y阶段是蒸发,Z阶段是凝固
D.X阶段是降水,Y阶段是蒸腾,Z阶段是凝结
选择题 | 适中(0.65)
3. 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电解水属于化学变化
B.电解时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
C.电解时产生的氢气体积大于氧气体积
D.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选择题 | 适中(0.64)
4. 在玉雕中有一种镂空技法,所谓“镂空”是指在物体上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如图所示)。对这块玉进行“镂空”雕刻过程中,这块玉不变的量是(       
A.质量B.体积C.密度D.重力
选择题 | 较易(0.85)
5. 学习了压强的知识后,小明和小华用同一只平底碗放在面粉盘中进行了实验探究,如右图所示,下面是他们的一些认识,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两种情况下碗对面粉盘的压力相同
B.两只碗对面粉盘的压强不相等
C.他们这样做是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D.他们这样做是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选择题 | 较易(0.85)
6. 有些公共汽车配备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破车窗玻璃逃生。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逃生锤外形应选择图中的( )
A.
B.
C.
D.
选择题 | 较易(0.85)
7. 用压强计进行液体压强探究过程中得到甲、乙图示的结果。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出现高度差,说明液体内部存在着压强
B.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出现的高度差越大,说明液体的压强越大
C.若甲、乙两图中是同一种液体,说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D.若甲、乙两图中不是同一种液体,说明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选择题 | 适中(0.65)
8. 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都全部浸没在水中,木块上升是因为所受的浮力大,铁块下沉是由于所受的浮力小
B.同一物体在液体内部沉没的越深,所受到的浮力一定越大
C.同一物体全部浸没在不同种液体中时,它所受到的浮力相等
D.浮力只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选择题 | 适中(0.65)
9.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饱和石灰水一定是浓溶液
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C.溶液一定是固体溶于水形成的
D.溶液一定是一种混合物
选择题 | 适中(0.65)
10. 室温下,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5克硫酸铜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加入5克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水前一定是饱和溶液B.加水前可能是饱和溶液
C.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D.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选择题 | 适中(0.65)
11. 某温度下,一杯饱和的硫酸铜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改变,下列四位同学提出的措施可行的是(       
A.AB.BC.CD.D
选择题 | 较易(0.85)
12. 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不正确的是(     
A.食盐溶解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食盐水过滤后,若滤液浑浊,再过滤一次
C.蒸发时,滤液应放在蒸发皿中
D.蒸发滤液时,直接蒸发至没有水分时为止
选择题 | 较易(0.85)
13. 下图为气温垂直分布图,分析关于大气层的气温特点,下右图各图示中不正确的是( )
A.B.C.D.
2016-01-13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实验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1
选择题 | 较易(0.85)
14. 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海洋”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大气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B.一般高气压区为晴天,低气压区为阴雨天
C.大气压的大小可以用空盒气压计或水银气压计测量
D.胶头滴管、吸尘器、密度计等都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
选择题 | 较易(0.85)
15. 上升的氢气球,升到一定高度就会破裂,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高空中的大气压强变大,把气球压破
B.气球被太阳晒破
C.大气压强小,气球向外膨胀,把气球胀破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选择题 | 较易(0.85)
16. 把重为10N的物体缓慢放入装满水的溢杯中,当物体静止后,测得溢出的水重为8N,则此时物体所处的状态及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
A.漂浮 F=8NB.悬浮 F=10N
C.沉底F=8ND.沉底F=10N
选择题 | 较易(0.85)
17. 如图,在木棍的下端粘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放入密度不同的甲、乙、丙三杯液体中,木棍竖直在液体中,则(     
A.木棍受到的浮力相同,乙杯中液体的密度最大
B.木棍受到的浮力相同,丙杯中液体的密度最大
C.木棍在乙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最大,丙杯中液体密度最大
D.木棍在丙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最大,乙杯中液体密度最大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分别由不同物质abc 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b 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
C.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
D.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2016-11-27更新 | 317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2-2013学年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实验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1
选择题 | 适中(0.65)
19.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在t℃时,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将t℃时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其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10℃时,分别用100g的水配制a、b的饱和溶液所需a的质量小于b的质量
选择题 | 较易(0.85)
20. 电解水时,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而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现将25克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通直流电进行电解,经过一段时间后稀硫酸的质量分数变为10%,则已电解的水的质量为(     
A.5克B.10克C.12.5克D.15克

二、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探究题 | 容易(0.94)
21. 右图是教师课堂演示的电解水实验

(1)接通直流电可以观察到a、b管中的电极出现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管中的气体是_________
(3)检验b管中产物的方法是_______(选填“Ⅰ”、“Ⅱ”或“Ⅲ”)。
Ⅰ.用点燃的木条接近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打开活塞
Ⅱ.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打开活塞
Ⅲ.用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尖嘴上方,慢慢打开活塞

三、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较易(0.85)
22. 说出下面科学量的意义:
(1)“铜的密度是8.9×103千克/米3 ”表示                                 
(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表示                               
填空题 | 较易(0.85)
23. 甲乙两物体是材料不同的均匀实心长方体,其体积之比为1:3,质量之比为2:1,则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______,现分别将两物体加工成质量相同的两实心小球,则两小球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___
填空题 | 适中(0.65)
24.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两圆柱形容器中的液面装满酒精和水后相平,ABC三点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PC

(1)PAPBPC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2)若往水中放入重10牛的小木块,静止后木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_牛,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____3,放上木块后C点的压强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再往水中加食盐,溶解后C点的压强又如何变化?_______(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填空题 | 适中(0.65)
25. 某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该物质的密度是____________千克/米3,由该物质构成的体积为10-53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静止后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____牛。

四、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解答题 | 适中(0.65)
26.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2)20℃时,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写出一种)。
(3)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甲。
(4)10℃时,将11g甲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刚好饱和,则此时甲的溶解度为      克;若将烧杯内溶液升温到50℃(不考虑水的蒸发),溶液中变化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溶剂的质量B.溶液的质量C.溶质的质量分数D.甲物质的溶解度

五、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较易(0.85)
27. 玉环县地处沿海,拥有一些晒盐场,玉环实验学校学生以此为主题展开相关研究:
(1)盐场是通过晾晒海水得到粗盐的,这是利用         (填“冷却热饱和溶液”或“蒸发溶剂”)方法来结出晶体。
(2)如图为精制粗盐实验中过滤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②、粗盐提纯时正确顺序是         
A.溶解、蒸发、过滤B.过滤、蒸发
C.溶解、过滤、冷却D.溶解、过滤、蒸发

(3)如果经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原因可能是:                                         
填空题 | 容易(0.94)
28. 如图所示,三枚大头针插在水平台上,上放一枚硬币,紧贴硬币上表面使劲吹气,发现硬币被抛起来了。这是因为流体的压强与____________有关,吹气使硬币上方空气的压强_____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填空题 | 适中(0.65)
29. 下图是某化学小组同学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有关实验操作示意图:

(1)根据上图回答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__(填序号)。称量时先在左右托盘各放一张相同的纸,然后_______________(按操作的先后顺序填字母),直至天平平衡。
A、将氯化钠固体加入左盘                  B、按需要添加砝码、移动游码
(2)如果氯化钠中含有少量不溶性杂质,所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六、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探究题 | 适中(0.65)
30. 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下图所示,矿石的质量是       g。

(3)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       cm3
(4)矿石的密度是       kg/m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探究题 | 适中(0.65)
31. 小明通过学习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当他看到两只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杯子,但没有标签时,有了新的思考: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呢?他决定着手进行探究: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 出现这种情况后,其简单的调节方法是______(填“A”或“B”);
A. 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b) 和(c) 所示。发现图(c) 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他认为图(c) 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_______( 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②、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题 | 较难(0.4)
32. 小王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


(1)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重           N,第4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
(2)分析表中第1列到第5列数据,说明:                  
(3)分析表中第6列到第7列数据,说明:                     
(4)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关系的图象是(     
探究题 | 困难(0.15)
33.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制作能够方便鉴别液体种类的仪器。他们猜测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液体的种类存在着某种关系,并进行实验探究。实验时,该小组同学选用一个圆柱形的瓶子,内装不同质量的细沙,先后漂浮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并用仪器测出每一次实验时瓶和细沙的总质量及圆柱形的瓶子底部所处的深度h(已知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ρ),如图所示。记录的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l、2、3或4、5、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结论:漂浮在同种液体中的圆柱形瓶子,它浸在液体中的深度与瓶和沙的总质量成____比。
(2)分析比较实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___ρ(填“<”或“>”或“=”)。
(3)实验序号1的这次实验,圆柱形瓶子所受的浮力为___牛(g取10牛/千克),若圆柱形瓶子的底部面积为0.002米2,则甲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千克/米3(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七、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解答题 | 较易(0.85)
34. 在农业生产中,常要用一定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来选种。现有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2000克。问:
(1)2000克食盐溶液中溶质质量是多少?
(2)若在此溶液中加水500克,则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多大?
解答题 | 适中(0.65)
35. 小华查资料得知:大象质量为2t,平均每只脚的触地面积为400 cm2。某女士的质量为50kg,每只高跟鞋的触地面积为5 cm2。现在大象和女士都站立在水平地面上,试通过计算判断谁对地面压强大?

八、 添加题型下试题

36. 小明同学在做研究浮力的实验时,把一物体压入水中并完全浸没,放开手后,发现物体上浮,最后漂浮在水面上.他已测出物体重力为6N,该物体体积为10-3m3。求:
(1)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ρ水=1.0×103kg/m3)
(2)物体在露出水面前向上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2016-01-13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实验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1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人类生存的地球、常见的物质、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试卷题型(共 36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探究题
5
填空题
7
解答题
3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人类生存的地球
2
常见的物质
3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4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水体的分类和比例  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
20.85水的三态变化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30.65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40.64密度及其特性
50.85压力的作用效果  压强的变化
60.85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70.85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80.65阿基米德原理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90.65溶液的概念  溶液的特点  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100.65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110.65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改变方法
120.85粗盐提纯实验
130.85大气的温度  大气的分层  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
140.85大气压强的存在  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生活用品与大气压
150.85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160.85浮力大小的计算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170.85密度的大小比较  阿基米德原理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180.65密度及其特性  密度公式的应用
190.65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
200.85酸的化学性质  碱的化学性质
二、探究题
210.94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300.65设计实验测密度  固体密度的测量
310.65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320.4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浮力的变化
330.15控制变量法  阿基米德原理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三、填空题
220.85密度及其特性  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230.85密度公式的应用
240.65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阿基米德原理  浮力大小的计算
250.65密度公式的应用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270.85粗盐提纯实验  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280.9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90.65天平的使用  天平的读数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四、解答题
260.65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340.85溶液的组成  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350.65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五、
360.64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