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数学综合库 > 函数 > 函数基础知识 > 函数的图象 > 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题型:解答题-问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848 题号:6893310
如图,矩形ABCD中,AB=6,BC=6,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线段AD运动,动点Q从点D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折线段D﹣O﹣C运动,已知P、Q同时开始移动,当动点P到达D点时,P、Q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1)当t=1秒时,求动点P、Q之间的距离;
(2)若动点P、Q之间的距离为4个单位长度,求t的值;
(3)若线段PQ的中点为M,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直接写出点M运动路径的长度为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问答题 | 较难 (0.4)
【推荐1】在图(1)中,在中,,垂足为点,点从点出发,以的速度沿射线运动,当点与点重合时,运动停止.过点,垂足为点,将线段绕点顺时针旋转,点在射线上的对应点为点,连接.若的重叠部分面积为,点的运动时间为关于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其中时,函数解析式不同).

(1)求的长;
(2)求关于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020-05-05更新 | 156次组卷
解答题-作图题 | 较难 (0.4)
【推荐2】如图,在ABC中,AB=4.41cm,BC=8.83cm,PBC上一动点,连接AP,设P,C两点间的距离为xcm,P,A两点间的距离为ycm.(当点P与点C重合时,x的值为0)小东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y随自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东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
(1)通过取点、画图、测量,得到了xy的几组值,如表:
x/cm00.431.001.501.852.503.604.004.305.005.506.006.627.508.008.83
y/cm7.657.286.806.396.115.624.87  4.474.153.993.873.823.924.064.41
(说明:补全表格时相关数值保留一位小数)
(2)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描出以补全后的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3)结合画出的函数图象,解决问题:当PA=PC时,PC的长度约为  cm.(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018-10-01更新 | 314次组卷
解答题-作图题 | 较难 (0.4)
【推荐3】如图1,矩形ABCD中,点P从A出发,以3cm/s的速度沿边A→B→C→D匀速运动;同时点Q从B出发,沿边B→C→D匀速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 s.△APQ的面积s(cm2)与t(s)之间函数关系的部分图像由图2中的曲线段OE与线段EF给出.

(1)点Q运动的速度为     cm/s,a﹦ cm2
(2)若BC﹦3cm,
①写出当t>3时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
②在图(2)中画出①中相应的函数图像.
2016-12-06更新 | 4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