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浙江省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浙江 九年级 期末 2021-03-25 30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一战期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其中说“……以人事之进化言之,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文中“变”的含义是(  )
A.变革思想观念B.改进军事技术
C.建立新的政治制度D.改革教育制度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3. 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图是小雨同学整理的巴黎和会的资料卡片,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历史背景B.召开时间C.主要内容D.主要影响
2020-11-25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4. 历史学家陈旭麓曾说过“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其中的“它”指的是(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5. 在一部历史小说中,主人公出生于1850年,60岁去世。他的经历中不可能有的是(     
A.在电话局任职
B.在申报上看到《辛丑条约》签订的消息
C.被强令剪掉辫子,并穿上了中山装
D.乘京张铁路火车赴京
2020-11-25更新 | 13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6. “大多数德国人相信,战争在圣诞节前就会结束。但由于机枪、毒气、坦克在战争中相继应用,因此战争远没有人们预计的那样顺利。至年底,德国在东西两线都陷入焦灼对峙的状态。”这段文字描写的是(     
A.普法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7.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道路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在革命道路上发生了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下列历史事件及重要性配对正确的是(     
①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②秋收起义——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③嘉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④遵义会议——实施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历史名人在历史上或立下丰功伟绩,或推进时代的进步。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是(   
①蒋介石——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②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                 
③孙中山——创建黄埔军校                       
④李大钊——组建共产党早期组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9. 下图是一张毕业证书照片,其书写文字为:“兹有本校第一期步兵科学生潘学吟修业期满成绩及格特给证书。总理孙文、校长蒋中正、党代表廖仲恺。中华民国十三年十一月三十日。”据此可知,颁发该证书的学校应是(        
A.京师同文馆B.京师大学堂C.北京大学D.黄埔军校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0. 王红同学在作文《我的爷爷》中写道:“爷爷出生于1915年,
①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
②16岁参加了工农红军。
③抗战时期参加了淮海战役。
④解放战争后期,随人民解放据渡江作战,解放南京。”作文中关于“我的爷爷”经历的描述可能真实发生的是
A.①②④B.②④C.②③D.①②③④
单项选择题 | 容易(0.94)
11. 下边这幅漫画反映的史实成为哪一运动的导火线?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2. 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星火燎原”相对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中共一大召开B.遵义会议C.工农武装割据D.南昌起义
2020-11-25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3.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诗词等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口号、标语、诗词等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②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③“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③②①④D.④②③①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4. 9月3日是每个中国人都该铭记的日子!14年浴血奋战,3500多万同胞伤亡,于这一天终于迎来民族的胜利。2020年的9月3日,这个日子是(     
A.北伐战争胜利75周年B.抗战胜利75周年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周年D.九一八纪念 70周年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5. 因为金融风暴,日本大多数工厂都关门了,将近400万人失去了工作,没了生活来源。针对失业严重的状况,日本采取的主要应对措施是(     
A.实行明治维新B.发动甲午战争
C.建立法西斯专政D.寻求美国援助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小亮同学根据某个学习主题搜集到杨靖宇、赵登禹、佟麟阁等英烈的事迹,这三个人物共同反映的主题最可能是(     
A.新革命道路的探索B.中华民族的抗争
C.近代中国的屈辱D.国共关系的演变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在军事行动上,“它”是当年世界上最成功的一次,然而在政治上却是极大的错误,导致日本最后走上投降一途.这里的“它"是指(   
A.诺曼底登陆B.中途岛战役C.阿拉曼战役D.珍珠港事件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事件直接相关? (        
①《马关条约》签订
②中华民国建立
③抗日战争胜利
④渡江战役胜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9.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的哪一次战略行动被誉为“犹如一把钢刀,插入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严重威胁国民党政府的统治”(     
A.辽沈战役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渡江战役D.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2020-11-25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20.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这标志着(     
A.全面内战爆发B.战略反攻开始
C.战略决战到来D.渡江战役开始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21. 1947年11月,中共中央要求“在土地改革中,应将解放区政权,改组为人民代表会议政权”并具体规定“在乡村人民代表大会及政府委员会中,贫雇农、新中农应合占三分之二,旧中农及其他劳动分子应占三分之一”。这一规定(     
A.巩固了工农民主统一战线B.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框架
C.顺应了革命形势发展需要D.表明解放战争即将转入战略反攻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下列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     
A.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B.取得了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反抗侵略的完全胜利
C.结束了近代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
D.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23. 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你能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
A.近代化的探索B.抗日战争的胜利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D.中共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24. 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据图分析,两党兵力的根本变化表明(     
A.解放战争已取得根本性胜利B.国共战略决战的条件已成熟
C.中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D.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已结束
单项选择题 | 容易(0.94)
名校
25. 下图描绘的是解放战争期间某一军事行动的战略态势,下列描述与其相符合的是
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C.“分割包围,瓮中捉鳖”
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

二、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26. 材料一:(解放战争期间)刘伯承说:“敌人是‘哑铃战略’,把两个铁锤放在山东和陕北,我们要砍断这个‘把’……一年来敌我悬殊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我们大胆地把敌人甩在后面,长驱直入地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


(1)材料一“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是指哪一事件?简述其战略意义。

材料二:“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2)材料二是哪一战役的场景?该战役有何意义。

材料三: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那天”令人铭记,催人奋进。《人民日报》报道:“天色已晚,天安门广场这时变成了红灯的海洋……举着红灯游行的群众像火龙似地穿过全城,使新的首都沉浸在狂欢里直到深夜。”


(3)那一天,民族新生。请谈谈你对“民族新生”的理解。
非选择题 | 较难(0.4)
27. 历史充满选择,历史需要选择,历史也因选择而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选择是除旧革新】

(1)历史中的两个选择对“除旧革新”起到怎样的作用?
【选择是寻找出路】

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路径。但是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在实践中却一而再、再而三地碰壁。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更使人们陷入了深深的绝望、苦闷和彷徨之中。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中国救亡运动屡遭失败的病根是国民对封建专制文化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他们毅然高举大旗,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相关链接】新文化运动和学生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2)“以什么思想来拯救中国”中“思想”的内容指什么?依据材料归纳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影响。
【选择是彰显大义】

在光明与黑暗的重大转折关头,中国共产党竭尽全力去争取光明的前途。



(3)结合上图反映的史实,简述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为“光明前途”所作出的努力。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28. 2020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 战争已逝,但历史仍需铭记。以下是某校九年级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收集的资料,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一起参与完成。

材料一:二战各国伤亡情况统计表(部分)

国名死亡受伤合计死伤
中国1 800万1700万3500万
美国38万150万190万
英国40万120万160万

材料二:该兴趣小组同学摘录了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一些文件内容:

摘录1:党的策略路线,是在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一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蒋介石......

 ——摘自1935年12月在《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

摘录2:根据资产阶级及国民党内部开始向着抗日救国方向的变化,本党从一九三六年八月印发了《致国民党书》,提出了为"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而斗争的总目标。在这一总目标下,我们主张"联蒋抗日”。

——摘自1937年4月15日《中央委员会告全党同志书》

材料三:《联合国家宣言》签字仪式



(1)据材料一的年代尺,指出a阶段所示战争开始的标志性事件,并分析其特征。
(2)比较摘录1、2,请说说中国共产党的策略有何变化,并分析其转变的原因。
(3)签署宣言的国家是怎样"在政治上互相合作,在军事上互相配合”的,请各举一个典型事例。
(4)请综合材料二、三 ,分析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知识梳理】
(1)根据提示,把下列“国共两党关系变化(两次合作、两次分裂)表”的空缺补充完整。
时期时间标志结果或影响
第一次
合作
北伐战争1924~19271924年1月① 的
召开
基本推翻了②的统治
第一次
分裂
土地革命1927~1937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导致③失败
第二次
合作
抗日战争1937~1945 ④事变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⑤ 也回到祖国怀抱。
第二次
分裂
解放战争1946~19491946年6月国民党撕毁“《⑥》”推翻了国民党政权,其残余势力逃往台湾

【团结合作】
按照要求,列举相关史实。
(2)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创办的军事学校名称:________;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时期中国军队抵御外敌的著名战役:_______(一例即可)
【争端再起】
(3)列举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时期发生的重大战役两例
【感悟历史】
(4)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启发或感悟?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历史

试卷题型(共 29题)

题型
数量
单项选择题
25
非选择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近现代史
2
世界历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项选择题
10.65袁世凯与北洋军阀
20.94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
30.65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40.65从“驱除鞑奴”到“五族共和”
50.65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60.65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70.65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
80.65北伐战争  十年内战
90.85袁世凯与北洋军阀
100.65五四运动
110.94五四运动
120.65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
130.65五四运动  十年内战  抗日烽火
140.65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
150.65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
160.65抗日烽火
170.6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
180.65抗日烽火
190.65两种命运的决战
200.65两种命运的决战
210.65两种命运的决战
220.65新中国的诞生
230.6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
240.65两种命运的决战
250.94解放战争
二、非选择题
260.65两种命运的决战  新中国的诞生
270.4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  袁世凯与北洋军阀  两种命运的决战
280.65抗日烽火
290.65北伐战争  十年内战  抗日烽火  两种命运的决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