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必考实验】一题到位 实验二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全国 九年级 专题练习 2022-10-24 39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光学

一、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小彤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情景。如下图所示。

(1)除了图甲画出的器材外,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实验时小彤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原因是玻璃板透光,便于______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时,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分别是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反射形成的,为消除此现象可选用______ (填“厚”或“薄”)一些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玻璃板不仅可以成像,还便于确定像的______。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蜡烛A、B应选择外形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的;
(3) 小彤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将所选玻璃板______(选填“垂直”或“平行”)于桌面放在白纸中央,沿玻璃板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______的位置;
(4)本实验运用的探究方法是______
(5)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将______(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人眼应从蜡烛______(选填“A”或“B”)一侧透过玻璃板观察,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______,在白纸上记录两支蜡烛的位置;
(6)在______(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效果更好;
(7)标记蜡烛A、B的位置,测得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
(8)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__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9)进一步实验观察发现,蜡烛A和蜡烛B的对应点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
(10)实验中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强将玻璃板沿玻璃板位置向右平移,蜡烛A的像的位置_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
(11)同组小明在实验中,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无论怎样移动,都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
(12)将光屏竖立在像的位置(与玻璃板平行),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填“虚”或“实”)像;
(13)如图乙所示,将两块平面镜分开一定距离固定于不锈钢框架上,将铅笔C放在平面镜前,可以看见铅笔通过平面镜成上下两段不完整的像。用与铅笔C完全一样的铅笔D找到了铅笔C像的位置,具体的操作是______
(14)实验结束后,小强整理器材时将下图的白纸沿玻璃板位置对折后,用一枚细针分别在A1A2A3处扎眼,打开白纸,发现B1B2B3处也有了针眼,由此可知,平面镜所成像与物的位置关系是:______
2022-10-23更新 | 2621次组卷 | 2卷引用:【必考实验】一题到位 实验二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利用图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再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把一支点燃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完全相同,但不点的蜡烛B 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1)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①厚为2mm 的茶色玻璃;②厚为5mm的透明玻璃;实验中该选用的玻璃板是___________(填写器材前的序号),实验中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是为了___________
(2)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记录蜡烛A、蜡烛B的位置。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实验记录如图乙所示。蜡烛A位于2位置时的像在___________点;蜡烛A由2位置移到3位置,像的大小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都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像;
(4)若将玻璃板向左倾斜,如图丙所示,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___________(选填“①”或“②”)处。
3.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将玻璃板竖直放置,摆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白纸中央如图甲。
(1)在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一支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在玻璃板______(选填“前”或“后”)观察,观察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______
(2)多次改变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重复上述实验,并分别测量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表格中。分析表格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序号

1

2

3

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cm

5.0

6.0

7.0

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cm

5.0

6.0

7.0

(3)实验中,把光屏放在蜡烛所成像的位置上,直接观察光屏,发现光屏上没有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
(4)实验结束后,小丁无意间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电子钟的像如图乙所示,这时是白天,实际的时间是______
实验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4.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选择的实验器材有:薄玻璃板、两支蜡烛、刻度尺、火柴、白纸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器材选用薄玻璃板而非平面镜的原因是 _____
(2)实验时,小明将白纸对折,如图甲所示,铺在水平桌面上,沿折痕画线作为玻璃板底边所在的位置,在实验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其与纸面 _____
(3)小明将点燃的蜡烛置于玻璃板前,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的像,如图甲所示。然后将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放到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录此时两支蜡烛的位置,变换点燃蜡烛的位置,重复上述操作。将白纸上像和蜡烛位置的对应点连接,并测量点到平面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由此得出结论: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 _____相等;
(4)在完成步骤(3)后小明发现,像和蜡烛位置的连线垂直于玻璃板,结合(3)的结论,小明认为自己已经发现了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你认为小明对这一规律的总结过程是否科学合理?_____,原因是 _____
2022-08-01更新 | 1425次组卷 | 9卷引用:2022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物理试题
5. 如图所示是小军“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薄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实验时不采用平面镜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不仅能观察到A蜡烛的像,也便于______
(2)在实验中点燃A蜡烛,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B蜡烛,也不能使B蜡烛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原因是______
(3)小军解决上述问题后,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移去后面的B蜡烛,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接收到A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4)小军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______,这是为了比较______,实验中点燃蜡烛A的目的是______
(5)为证实上述成像特点的可靠性,小军接下来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
2022-10-23更新 | 749次组卷 | 1卷引用:【必考实验】一题到位 实验二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6. 如图是小强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所用的两支蜡烛A、B,应选择外形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
(2)实验时应在______(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将光屏竖立在像的位置(与玻璃板平行),眼睛应在______(填“A”或“B”)侧观察光屏上是否出现蜡烛的像,判断平面镜成虚像;
(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某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标记蜡烛A、B的位置AA'。如图乙,移动蜡烛A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______
7.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中,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cm

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蜡烛的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1

8

8

相等

2

10

10

相等

3

15

15

相等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归纳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
(2)图中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_
2022-06-27更新 | 84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广西贺州市中考物理试题
实验题 | 适中(0.65)
8. 用如图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应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
(2)将蜡烛1放在A位置,可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拿一支相同的蜡烛2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1的像______时,该位置记为A';
(3)将光屏放在A'位置,任意转动都承接不到像,可知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像;
(4)改变蜡烛1的位置,重复步骤(2),可得像与物位置的对应关系如图乙,可知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镜面______

(5)将图乙中C处的蜡烛沿直线CC'向玻璃板方向移动1cm,此时像与物之间的距离是______cm,像的大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
2022-06-27更新 | 3685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2年福建省中考物理试题
9. 如图所示是小红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其中a、b是两只相同的蜡烛。

(1)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某位置,再拿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b与a的像 _____,以此确定像的位置、并比较物和像的大小关系。
(2)用直线将蜡烛a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_____分别测量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
(3)通过多次实验得到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_____,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利用数学中有关对称的知识,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可以表述为_____
(4)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_____
(5)湖边的树木在湖水中形成倒影,这个倒影实际上就是树木在水中的_____
10.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及相同的蜡烛等器材,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该实验选取两个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利用薄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确定______能比较像与物;
(2)若探究像距跟物距的关系,需要多次改变______,进行多次实验;
(3)实验中,小明把一只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只外形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从各个方向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______,移去蜡烛B,在原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像;
(4)完成实验后,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玻璃板前,能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在a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若将玻璃板水平向右移动2cm,该硬币的像______(选填“向右移动2cm”“在原位置”或“向左移动2cm”)。
11.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桌面上铺张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子。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表示平面镜的位置。把一直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是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与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实验时注意观察蜡烛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
(2)除了图中提供的器材外,实验中还需要一种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
(3)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既确定了像的位置,又验证了像与物的___________关系;
(4)将蜡烛A逐渐靠近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___________(选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
(5)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竖立光屏,在光屏上不能承接到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2022-06-18更新 | 2983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物理真题
12. 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利用如图甲所示器材进行了以下操作:

(1)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与水平桌面垂直的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________(选填“点燃”或“没点燃”)的蜡烛B;
(2)改进器材后多次改变蜡烛________(选填“A”或“B”)的位置,并移动另一只蜡烛,确定每次像的位置,将玻璃板及每次物和像的位置记录在玻璃板下面的白纸上,连接物和对应的像点,如图乙所示,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
(3)实验中有同学从蜡烛一侧透过玻璃板看到像有重影,其原因可能是玻璃板前后表面都发生了光的________,改善重影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
(4)实验中如果将蜡烛B也点燃,对实验的影响是________
2022-06-07更新 | 76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中考物理二模试题
13. 如图是小雨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
(2)实验时发现蜡烛A的像始终在蜡烛B的上端,不能重合。这说明玻璃板向_______蜡烛(填“A”或“B”)的方向倾斜了;
(3)调整好玻璃板后,使蜡烛B与A的像可以完全重合,这表明平面镜所成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
(4)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他将一块纸板贴在玻璃板背面,从蜡烛A侧观察,仍能看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_______形成的;拿走蜡烛B,将纸板移动到蜡烛A像的位置时,眼睛要_______(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进行观察,才能发现纸板上没有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5)移动蜡烛多次实验,用直线把蜡烛和它的像在纸上的位置连起来,会发现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再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它们到镜面的距离,又可以得出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光学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实验题
1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光学
1,2,3,4,5,6,7,8,9,10,11,12,13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实验题
10.65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操作过程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错误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
20.65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30.65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操作过程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
40.65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50.65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操作过程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错误
60.65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操作过程
70.65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操作过程
80.65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90.85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操作过程
100.65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操作过程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错误
110.65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操作过程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错误
120.65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操作过程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错误
130.65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操作过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