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光学 > 光现象 > 平面镜成像 >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4 题号:13053771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各一,两支外形和大小相同的蜡烛A和B,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选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______
(2)将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前/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归纳法/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像;
(4)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情况是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物理实验课上,小明同学依据实验设计,尝试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B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

(1)开始时小明用平面镜做实验,很快他遇到了如下问题:在点燃蜡烛A后小明通过平面镜,能够清晰的看到______(选填“①”或“②”),但下一步确定像的位置时却不能看到______(选填“①”或“②”);
①蜡烛A经平面镜形成的像A'
②去找像位置的第二根蜡烛B
(2)为解决上述问题,小明换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继续实验,他发现在玻璃板的后面会形成两个像,他决定通过换用______的玻璃板减小由此带来的误差。接下来的实验中,他发现把蜡烛B放在某一位置,蜡烛B就像被点燃了一样,这个现象能说明像和物______
(3)接下来小明用______测量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并做比较,立即得到“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你认为合理吗?请说明理由______
(4)如果在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在光屏上______承接到像(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2021-02-05更新 | 81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小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小天选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________
(2)在寻找蜡烛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__(选填“A”或“B”)侧观察;
(3)将光屏竖立在像的位置(与玻璃板平行),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4)若把玻璃板沿MN截成两部分(如图乙所示),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小段距离,则蜡烛通过左右两部分玻璃板成像的情况是________(选填“A”或“B”)。
A.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2023-04-06更新 | 108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实验桌上除了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还提供了一把刻度尺和相同大小的中国象棋棋子18个,9个为红色,9个为绿色。小军计划用这些器材探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有关”。小军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1个红棋子作为物体放在平面镜前面的白纸上,在平面镜后面改变一个绿棋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绿棋子与红棋子的像均完全重合,并记录实验数据。
②将2个红旗子叠放,改变物体(两个叠放的红棋子)到平面镜的距离,在平面镜后面改变两个叠放的绿棋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绿棋子与两个叠放的红棋子的像均完全重合,并记录实验数据。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小车计划探究的问题中的自变量是 ___________
(2)小军实验方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___________
(3)小军的实验方案能否用来探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是否有关”。答:___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
2022-07-14更新 | 20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