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力学 > 简单机械及机械效率 > 机械效率 >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器材及实验步骤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0 题号:15041886
小雪和小红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分别记下了弹簧测力计和钩码的位置。

(1)小红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匀速升高,并由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为0.5N;同时小雪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为0.2m,以上测量准确无误,其他被测物理量和计算的数据如下表:
钩码重/N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m有用功/J总功/J机械效率
10.40.20.2100%
(2)小雪和小红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00%,他们意识到出了错误。请你帮助他们找出原因:______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际为______
(4)若提升的钩码重增加到6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小华用图示装置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实验中应竖直向上__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绳端移动距离为___________m;
(2)第3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
(3)分析数据可知,提高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次数

物重

物体上升距离

拉力

机械效率

1

2

2

3

3

6

2023-09-08更新 | 16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每个钩码重2N,动滑轮重1N,测得的数据如表:
实验
次数
钩码重G/N钩码上升的高度h/m测力计示数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η
140.11.80.374%
260.10.3
340.11.40.557%
440.21.41.057%

(1)在实验中,应竖直向上______(选填“匀速”、“加速”或“静止”)拉动弹簧测力计时读出拉力;
(2)第2次测量中,测力计示数如乙图,大小为______N,第2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______,克服绳重与摩擦所做的额外功为______J;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4次实验是用______(选填“甲”、“乙”或“丙”)图做的;
(4)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
(5)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______无关。
2021-11-11更新 | 148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小吴利用两组滑轮组进行了探究,用1个定滑轮和1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测量获得了前4组数据,用2个定滑轮和2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测量获得了第5组数据,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动滑轮重

G/N

物体重

G/N

重物上升高度

h/m

动力

F/N

弹簧测力计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0.5

1

0.1

0.6

0.3

55.6

2

0.5

1

0.2

0.6

0.6

55.6

3

0.5

2

0.1

1.0

0.3

66.7

4

0.5

4

0.1

1.8

0.3

5

1

4

0.1

0.5

(1)小吴在实验中使用的测量工具包括 ___________和弹簧测力计,实验中应沿竖直向上方向 __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根据前4组实验数据,可判断小吴在实验过程中,绕在滑轮组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为 ___________段;
(2)小吴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漏掉了相关数据,表格中空格①处数据应为 ___________%;根据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可知编号②数据应为 ___________N;编号③的数据应为 ___________%;
(3)小吴经过分析论证,由表中第1、2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___________无关;由表中第3、4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摩擦和 ___________有关;
(4)有的同学认为:“机械越省力,它的机械效率越高”。小吴认为这句话是 ________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小吴是用收集的数据中 ___________两组数据对比分析来判断的;
2022-07-13更新 | 7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