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力学 > 运动和力 > 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 > 二力或多力平衡问题
题型:科普阅读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64 题号:1957694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会受到阻力作用,该阻力叫做流体阻力。流体阻力大小跟相对运动速度大小有关,阻力越大;跟物体的横截面积有关,阻力越大: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头圆尾尖(这种形状通常叫做流线型),速度会越来越大,所受阻力也越来越大,当阻力大到与重力相等时,将以某一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测量数据见如表。(g取10N/kg)

小球编号

1

2

3

小球质量(g)

2

5

45

小球半径(×103m)

5

5

15

小球的收尾速度(m/s)

16

40

40

(1)在实际应用中,有时需要减小物体所受的流体阻力,有时需要增大物体所受的流体阻力。以下在正常运行或工作过程中需要增大流体阻力的是 ___________
A.动车组               B.核潜艇                  C.C919大飞机                  D.降落伞
(2)轿车的外形常做成流线型,在加速行驶过程中,轿车受到空气的阻力 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1号小球以收尾速度运动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为 ___________N;半径相同的小球,质量 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的收尾速度大;
(4)当3号小球的速度为20m/s时,其受到的空气阻力 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
(5)某小球从足够高的地方由静止下落,则该小球的下落速度v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像是 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科普阅读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核潜艇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在青岛附近海域举行,图甲中为093改进型攻击核潜艇公开亮相并进行了战略巡航。我国某核潜艇H最大潜深350m,完全下潜到海面下后的排水量为8.24×103t.潜艇内部有水舱,通过向水舱中充水或从水舱中向外排水来改变潜艇的自重,从而控制其下沉或上浮.已知海水密度ρ为1.03×103kg/m3,江水密度ρ为1.0×103kg/m3,取g=10N/kg,不考虑潜艇的体积变化。

(1)下列关于核潜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核潜艇的外壳用硬度小的特种钢材制成的
B.核潜艇是通过改变自身体积达到浮沉的
C.核潜艇悬浮和漂浮时所受的浮力相等
D.核潜艇由东海海面下潜行进入长江后所受的浮力变小
(2)核潜艇在海面下水平匀速巡航时,突然进入密度跃层(海水密度突然变小)时,核潜艇将会________,将给核潜艇带来安全隐患.为确保核潜艇安全,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向水舱中充水”或“从水舱中向外排水”)。
(3)该核潜艇H悬浮在海面下时,螺旋桨将海水推向后方获得向前的推力,说明_________________;核潜艇H所受的海水阻力与航速的关系如图乙,当核潜艇H航速为8m/s时,核潜艇H所受的海水阻力为_________N。
(4)该核潜艇H浮出海面处于漂浮时,露出海面的体积为1.0×103m3,此时核潜艇H的总重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5)该核潜艇H在深海某区域内以某一速度匀速下降,在到达一定深度后从水舱中向外排出6t的海水,经过一段时间,核潜艇H以相同的速度匀速上升。若该区域内海水的密度保持不变,核潜艇H所受阻力仅与速度有关。则核潜艇H在匀速下降时所受阻力的大小为_________N。
2020-07-23更新 | 521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胡克与胡克定律


胡克研制天文仪器时,接触到了弹簧。为了研究弹簧的性能,胡克做了许多实验。他把弹簧的一端悬挂起来,在另一端加重物,观察弹簧长度的变化。得出如下表格中一部分数据,当他把多次实验数据列在一起的时候,发现弹簧上所加物体重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这一发现,使胡克十分兴奋。弹簧的这种性质是不是对所有的弹性体都适用呢?胡克知道,必须用实验来证实自己的推理。他把表的游丝固定在黄铜的轮子上,加上外力使轮子转动,游丝便收缩或放松。改变外力的大小,游丝收缩或放松的程度也会改变。实验结果表明,外力与游丝收缩或放松的程度成正比。他又用金属线做实验,发现金属线上受到的外力也是与金属线伸长量成正比的。金属物质有这样的性质,其他物质有没有呢?他找来一根干燥的木杆,将木杆水平放置,一端固定,另一端挂上重物,结果也是一样:所加重量的大小与木杆弯曲程度也成正比。他还用丝、毛发、玻璃、土块等做实验,都发现了相同的规律。从实验中他得出:任何有弹性的物体,弹性力都与它伸长的距离成正比。1678年,胡克写了一篇名为《弹簧》的论文,向人们介绍了他对弹性物体进行实验后的结果,为材料力学和弹性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人为纪念胡克的开创性工作和取得的成果,便把这个定律叫作胡克定律。人们根据胡克定律制成了弹簧测力计。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弹簧下方所挂钩码质量/g0100200300400500600700
指针的位置/cm23456789
(1)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若该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伸长长度Δl为8cm时,弹簧所受拉力为______N。
(2)小明和科技小组的同学们想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他们选用了甲、乙两种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请你根据图象反映的现象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______

(3)小华利用完全相同的小桶分别盛满四种液体,用该弹簧测力计称出液体和小桶的总重力如图甲,记录的部分数据在如表中。
液体种类酒精可乐酱油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2.62.83.03.2
①通过分析比较此表,小华推测在液体密度与弹簧测力计示数之间有一定的规律。在如图乙所示的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这一规律的图象是______

A.B.C.D.

②若已知可乐的密度为1.2g/cm3,小华又利用该弹簧测力计及小桶,将弹簧测力计改装成可以直接读取液体密度的弹簧密度计,该弹簧密度计能测到液体密度的最大值为______g/cm3
③小华想增大该“密度秤”的量程,在不更换弹簧的前提下,你的办法是______
2021-04-28更新 | 541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无砟(zhǎ)轨道的高速列车


无砟轨道(如图甲)的路基不用碎石,铁轨和轨枕直接铺在混凝土上,这可减少维护、降低粉尘等。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将建成投入运营,标志着我省进入了高速铁路时代。高速列车在无砟轨道上运行时如子弹头般穿梭而过,时速可达 350 千米(如图乙)。传统铁路的钢轨是固定在枕木上,之下为小碎石铺成的路砟 如图丙。

(1)列车设计为子弹头型,目的是:_____
(2)列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列车的动力_____阻力(填“> ”、“ <”或“=”),快到站点时,列车鸣笛声是通过_____传入人耳的。
(3)传统的铁路轨道路砟和枕木的作用是_____
①增大受力面,防止铁轨因压力太大而下陷到泥土里;
②可以减少噪声和列车振动;
③可以减少维护、降低粉尘;
④可以吸热、增加透水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沪宁两地高速铁路线长是 297km,若列车从南京到上海用时 54min,则它行驶的平均速度是_____km/h。
(5)乘客在站台边候车时,为什么站在离轨道一定距离的地方才能确保人身安全?
答:_____
2020-02-04更新 | 4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