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光学 > 光现象 > 平面镜成像 >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 题号:21899102
敬老爱亲的小明跟奶奶拉呱时,发现奶奶一直认为“人离平面镜越近,人在镜中的像越大”,为了纠正奶奶的错误认知,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________
   
(2)如图所示,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用支架把玻璃板架在白纸上,并让玻璃板与纸面____________
(3)现有厚度分别为5mm和2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4)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5)将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放在玻璃板前后,点燃蜡烛__________(选填“A”或“B”),并移动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重合。这表明______。为了纠正奶奶的错误认知,小明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时,需确保_________(选填“左右”或“前后”)位置不同;
(6)小明给奶奶变了个戏法:将与蜡烛A的像重合的蜡烛B拿走,并在它的位置处竖放一个光屏,让奶奶透过玻璃板看光屏,光屏上有“蜡烛B”;不透过玻璃板直接看光屏,光屏上的“蜡烛B”却消失了。这个小戏法逗得奶奶开怀大笑,同时小明也给奶奶解释了玻璃板成___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的道理。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如图所示。

(1)现有厚度分别为5mm和2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目的是避免出现两个像,影响实验效果;
(2)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
(3)实验中选取两个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是______
(4)在竖立的玻璃板前后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 _______(选填“前”或“后”)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5)如果点燃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后面的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未点燃的蜡烛,都无法与点燃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是______
(6)实验中,小明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到了“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这种做法的不合理之处是 ______
2022-10-18更新 | 141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如图所示的两图分别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将一束光贴着硬纸板沿AO射到O点,在纸板前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___(填“镜面”或“漫”)反射,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硬纸板当光屏,除了能呈现光路外,另一个目的是探究________

(2)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拿两支等大的蜡烛,点燃A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蜡烛,可以看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下列关于蜡烛的像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一项是________
A.改变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像的大小改变
B.用大小不同的玻璃板实验,像的大小不同
C.沿不同方向观察蜡烛的像,像的位置不同
D.若在P、B间放一块纸板,仍可以看到像
2020-06-20更新 | 133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五代时期名士谭峭所著《化书》中,记载了照镜子时“影与形无异”的现象。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探究。
   
(1)拿一支与蜡烛A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___________,证实了“影与形无异”;
(2)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三次实验。通过观察___________可发现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使用该套实验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若把图中的玻璃板换成凸透镜,蜡烛A的像恰好能成在蜡烛B处,那么蜡烛A的像应为倒立、___________的实像。
2023-08-18更新 | 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