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光学 > 光现象 > 平面镜成像 >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1 题号:22181834
回忆我们平时照镜子的情景,猜一猜,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有什么关系呢?小西和同学们进行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应选择较________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__________
(2)选取两枚完全相同的棋子A和B,是为了比较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__________关系;
(3)将光屏放在棋子B的位置,发现不能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棋子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4)本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如图是创新小组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时使用的装置。在水平桌面上一张白纸,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一支完全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改变蜡烛A的位置,多做几次实验。

(1)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此操作目的是__________
(2)实验中,如果把A远离平面镜,看到的像会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平面镜,像的大小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小组成员提出可以使用F形LED光源代替蜡烛,你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021-05-07更新 | 125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
   
(1)小明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
(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若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也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
(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5)实验中,小明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到了“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这种做法的不合理之处是______
2016-12-07更新 | 431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1)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设计和进行实验。
①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要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原因是玻璃板能成像,而且___________(只填字母代号)。

A.透过玻璃板可以看见后面的蜡烛     B.玻璃板比平面镜成像更清晰
C.蜡烛经玻璃板可成实像                  D.玻璃板只透光不反射光
②实验中,如果把蜡烛A远离平面镜,看到的像会_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像的大小_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③若要确认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进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__
(2)小明小组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选择溢水杯、水、弹簧测力计、石块、小桶、细线等器材进行实验,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A.图甲测量物块的重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1
B.图乙测量空桶的重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2
C.图丙将水倒入溢水杯中
D.图丁把挂在测力计下的物块浸没在水中,用小桶接着溢出的水,读出测力计示数为 F3
E.图戊测出小桶和被排开水的总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4
F.记录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论,整理器材
①分析评估上述实验,指出操作步骤中的一处错误___________
②小明改正错误后,进行实验收集测量数据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数据仍用上图中物理量符号表示),分析比较甲、乙、丁、戊的测力计示数关系,如果关系式___________成立,即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③下表是小明在实验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从表中数据可知石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_N,小明根据它们的大小关系归纳出了实验结论并准备结束实验,同组的小丽认为实验还没有结束,接下来他还要___________
实验步骤ABDE
弹簧测力计示数/N1.80.31.605

2021-06-11更新 | 1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