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四川 九年级 阶段练习 2024-01-14 38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构成的奥秘、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 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A可燃性——化学性质B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
过滤——可以降低水的硬度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
木已成舟——物理变化决定元素周期表元素排列顺序——质子数
C铁——由分子构成D分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二氧化碳——由原子构成原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氯化钠——由离子构成离子——带电的原子

A.AB.BC.CD.D
2019-01-30更新 | 309次组卷 | 4卷引用:2011届广东省赤坎区初三上学期调研考试化学卷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铁是由铁原子构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氯化钠是由氯化钠离子构成的
B.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糖是甜的,醋是酸的,说明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D.在同一种化合物中,同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一定相同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3.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生铁B.液态氧C.水泥砂浆D.洁净的空气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4. 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5. 下列化学用语及数字“2”的意义正确的是
A.2O:两个氧分子
B.: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C.H2O:水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D.K2MnO4:高锰酸钾中有2个钾元素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6. 下列化学用语关于数字“3”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①3Hg ②Fe3+ ③SO3 ④O3 ⑤3O2- ⑥3P2O5
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⑥B.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的①③④
C.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D.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②⑤
7. 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化学式为
A.C2H2B.CH4C.H2CO3D.H2O2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9. 下图形象地表示体系1和中分子种类及其数目,其中“”“”“”“”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不同的分子。有关I→Ⅱ的变化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发生了化合反应
B.该变化可以表示氮气与氢气生成氨气(NH3)的反应
C.丁在该变化中一定作催化剂
D.该变化中发生反应的甲、乙、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3:1:2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1. 超疏水性仿生材料对水的作用与荷叶相似,水滴在其表面不易附着。将玻璃放在蜡烛火焰上灼烧,表面会沉积一层黑色物质(如图),该方法可获得一种能用于手机触屏的超疏水性材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黑色物质是由石蜡蒸气冷凝而成
B.黑色物质是由石蜡不充分燃烧产生
C.黑色物质不能与O2发生燃烧反应
D.铁质输水管的内壁若采用超疏水性材料容易锈蚀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12.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某反应中物质X、水、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数随反应过程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B.t时刻,的质量相同
C.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D.该反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是12∶11
2023-06-15更新 | 356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13.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522022
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11285
A.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C.无法判断该反应的反应类型
D.丁物质包含乙,丙中的所有元素
2023-10-23更新 | 276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第八十九中学教育集团弘德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名校
14. 某密闭容器中有X、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XO2CO2H2O
反应前质量g167010
反应后质量g0待测4536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X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生成的C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1:2D.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比为45:36
2019-12-17更新 | 158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武汉一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二、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15. 芯片是所有电脑、“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硅的元素符号为Si)为材料制成的。用化学方法制得高纯硅的反应原理为(反应条件已略)①SiO2+2C═Si+2CO↑ ②Si+2Cl2═SiCl4③SiCl4+2H2═Si+4HCl。
请回答:
(1)上述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2)SiCl4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
(3)反应①中碳单质表现了____________性(填“氧化”或“还原”).
(4)反应①中生成有剧毒的CO,它能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从而使人体缺氧而造成“煤气中毒”.如果发现有人“煤气中毒”,你将采用哪些救治措施?(只回答一种即可)____________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6. 正确使用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础,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三个磷原子:_________
(2)氨气 :_______
(3)氯化钠中的阳离子: _________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________(写化学式)。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对应的氧化物: ________ (写化学式) 。

三、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7.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_______,若用装置F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紫红色,原因是_______,拆除实验装置时要先_______,再_______,目的是_______
(2)选用装置B或C制取氧气,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_______
(3)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填“a”或“b”)端进入;欲使用装置E进行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4)已知二氧化碳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则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图中装置_______(填字母序号)。

四、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请根据下表回答有关问题:
   
(1)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组元素是_______
A Na、Cl   B C、Be   C F、Cl   D Cl、Ar
(2)由第7号元素和第12号元素的原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3)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当x-y=8时,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
(4)钠、氯、氧三种元素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4的化合物,则此化合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5)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________
A NO和O2 B CO和N2 C SO2和CO2 D NH4+和H2O

五、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9. 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关系密切,我们祖先很早就掌握了金属冶炼工艺。
(1)组装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取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的仪器是______;写出大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此反应类型属于______。写出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以下两组实验装置有所不同,但原料和反应原理相同。氧化铁粉末呈______色,写出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以下实验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写序号)。
①玻璃管中固体物质减少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
②根据澄清石灰水增加的质量,可以计算出一氧化碳消耗的质量
③反应过程中铁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
④装置中尾气处理的目的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六、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计算题 | 较易(0.85)
20. 某创新小组的同学,在用MnO2,作催化剂制取O2的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困惑,通过老师点拨,他们厘清了思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小华将图像绘制在黑板上,并将方法分享给其他同学。
(1)观点分享:b曲线始终不变的原因是______
(2)展示交流:结合黑板上的试题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写出解题过程(最后结果精确到0.01)。
实验室用KC1O3和MnO2的混合物制取O2,其中MnO2为2g,它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25%,求KClO3完全反应后生成O2的质量。
2022-06-23更新 | 832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2年山西省中考化学真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构成的奥秘、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4
填空与简答
3
实验题
2
计算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物质的化学变化
2
物质构成的奥秘
1,2,3,5,6,8,9,15,16,18
3
身边的化学物质
4
化学实验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  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物质化学性质的决定因素  元素的概念单选题
20.85微粒的共性  原子结构  物质化学性质的决定因素  常用化合价规律单选题
30.85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  有机物定义和常见的有机物  氧化物的定义单选题
40.85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过程  铁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硫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单选题
50.85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单选题
60.65离子符号的含义及书写  化学式、分子式及涵义  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单选题
70.85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根据方程式推测化学式单选题
80.65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  氧化物的定义单选题
90.85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  化合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化学式图示的分析单选题
100.85氧气助燃性及实验  二氧化碳的检验、验满及净化  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氢气的可燃性单选题
110.65碳单质的可燃性  钢铁的锈蚀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蜡烛燃烧的实验探究及产物分析单选题
120.4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质量比单选题
130.65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  分解反应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单选题
140.4分解反应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质量比单选题
二、填空与简答
150.65置换反应  还原剂、氧化剂  化合价代数和的计算与应用  一氧化碳的毒性及安全使用填空题
160.65离子符号的含义及书写  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元素符号书写及含义  化学式书写及读法填空题
180.65原子结构示意图含义及应用  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及结构示意图的综合考查填空题
三、实验题
17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  气体发生、收集装置  万用瓶的使用
190.4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  污染性、可燃性尾气的处理
四、计算题
200.85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氯酸钾制取氧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