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陕西 九年级 期末 2024-01-19 5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1. 成语是我国古代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的本意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B.风吹草动C.刻舟求剑D.星火燎原
2. 2023年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汉中考察期间,强调“促进生态保护同生产生活相互融合,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符的是
A.生活垃圾深埋处理,减少对地表的污染B.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充分利用资源
C.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D.积极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
3. 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作为火箭发射的燃料
B.利用乙醇汽油可以节省化石燃料,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C.冬季取暖在煤炉上放一盆水,可以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作铅笔芯
2024-01-19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4. 化学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B.铁丝与氧气反应
C.量取一定体积的水D.取用少量液体药品
2024-02-04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5. 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O2中“2”表示:2个氧原子
B.Fe3+中“3”表示: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
D.硫酸钠中的阴离子符号 :
2024-01-1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6. “宁强雀舌”是陕西宁强研制出的扁形名茶。其外形微扁挺秀,色泽翠绿,形似雀舌,滋味醇爽甘甜,富含茶多酚(C22H18O11)、茶氨酸(C7H14N2O3)、维生素、咖啡碱等物质。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茶多酚分子由3种元素组成
B.茶多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茶氨酸分子中含有26个原子
D.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g
2024-01-1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7. 科学、严谨的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带正电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B.CO与CO2的组成元素相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所以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2024-01-1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8.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比较呼出气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B.证明CO2能与水发生反应
C.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9.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3:4D.t1s时容器内丙物质的质量为4g

二、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10. 化学与人类生活及能源、环境、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生活方面:商场里经常会见到 “高钙牛奶”、“加碘食盐”等商品,这里的钙、碘应理解为____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或“元素”)。
(2)能源方面:化石燃料是人类目前使用的最主要的燃料,传统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___
(3)环境方面: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为减少或消除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人们向煤炭中加入石灰石作为固硫剂,其反应原理为:2CaCO3+2SO2+O2=2CaSO4+2X,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4)社会发展方面: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氧化镓(Ga2O3)作为最新一代半导体材料,在电子电器制造业发挥着重要作用,氧化镓中镓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024-01-1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1. 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1)鱼类可以在“水”中呼吸,说明“水”中含有一定量的
A.氧原子B.氧元素C.氧气D.氧离子

(2)中国空间站里的氧气主要来自电解水,电解水时直流电源的_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上产生氧气。
(3)汉江作为 “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水源地,对于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具有重要意义,生活中可选用___________检验汉江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4)如图是某品牌净水器滤芯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滤芯中无纺布的作用是过滤水中可溶性杂质
B.该滤芯无法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
C.利用该净水器可以将硬水软化
D.滤芯中的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2024-02-17更新 | 174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12. 建立“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
   
(1)图甲是某同学绘制的知识网络图,其中A是______
(2)图乙是五种常见微粒的结构示意图,①~④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填序号)。
(3)已知⑤是某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______(选填“>”、“<”或“=”)18。
(4)由②③两种粒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3. 汽车尾气中常含有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可以利用高效催化剂将它们转化为无害气体,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丁物质是一种单质,请在图中方框内画出丁物质的分子示意图。
(2)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4-01-18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三、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4. 2023年11月16日山西吕梁永聚一办公楼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造成26人不幸遇难。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掌握必要的燃烧和灭火知识,对于我们正确处置火灾和进行自救至关重要。

(1)甲是课本上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通过薄铜片上白磷与红磷的不同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
(2)与甲装置相比乙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某同学提出乙装置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不足,请写出改进方法___________
(3)劳动实践活动中,小张同学炒菜发现油锅着火后,立即用锅盖盖灭,其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
2024-02-0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四、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推断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5. 如图所示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常温下A、C为液体,B、D、E为均为无色气体,E是导致煤气中毒的主要物质,F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1)写出C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写出F→D转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写一个即可)。
(3)结合E物质的性质写出它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
2024-02-0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五、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6.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根据所给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装置A~E中选择一套装置,既可以用于制取氧气又可以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所选装置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写出用此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制取二氧化碳,将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装置F中,可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由此可归纳出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常温下氨气(NH3)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若用装置G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a”或“b”)端通入。
2023-02-09更新 | 272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商南县富水镇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六、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7.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定律。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提出猜想】猜想1:不相等;     猜想2:相等
【设计实验】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四组实验。

(1)经过讨论,甲、乙、丙三位同学一致认为丁同学的实验不能用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
【进行实验】
(2)小组同学按照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设计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红磷燃烧,______,小气球先变鼓后变瘪,天平指针不偏转 有大量气泡产生,天平指针向右偏转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天平指针不偏转。
结论猜想1正确猜想2正确猜想1正确
甲方案中①处的现象是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交流讨论】
(3)究竟哪种猜想正确?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讨论,同学们发现乙实验方案产生的气体逸散到了空气中,导致质量减少,指针向右偏转。在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中,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______中进行。
【优化改进】
(4)乙同学按照讨论的结果对其实验方案进行了如图的改进,实验结束后发现球完全鼓起,但天平指针仍然向右偏转了。对此他感到很困惑,为什么实验操作没问题,结果却和预想的不一致?你认为下列选项中合理的解释为 ___________。   
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减少了
B.生成气体的反应可能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气球受到的浮力对实验结果有干扰
D.生成物的质量比反应物质量少

【得出结论】
(5)___________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024-02-0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七、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8. 实验室有一瓶含有少量杂质的高锰酸钾样品,为测定该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取40g样品持续加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发生物理变化)

请分析并计算:
(1)生成氧气的总质量为______g。
(2)该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______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物质构成的奥秘

试卷题型(共 18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9
填空与简答
5
实验题
2
科学探究题
1
计算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物质的化学变化
2
化学与社会发展
3
身边的化学物质
4
化学实验
5
物质构成的奥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单选题
20.65绿色化学  空气污染及其保护  “三废”处理单选题
30.65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  石墨的相关知识  一氧化碳的毒性及安全使用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单选题
40.65铁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过滤单选题
50.85离子符号的含义及书写  元素符号书写及含义  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单选题
60.85化学式、分子式及涵义  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分数单选题
70.85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  氧化物的定义  原子结构  结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单选题
80.65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过程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及实验  探究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单选题
90.65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  化合反应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单选题
二、填空与简答
100.65根据方程式推测化学式  化合价代数和的计算与应用  化石燃料的形成及现状  多种多样的物质及其组成填空题
110.65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  简易净水器的构造和各部分的作用  硬水和软水定义及鉴别  电解水原理填空题
120.65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原子结构示意图含义及应用  离子中各类微粒间数值关系  化学式书写及读法填空题
13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填空题
150.65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盐类参与的反应  物质推断的综合应用推断题
三、实验题
140.65实验探究燃烧条件  控制变量法在实验设计中的应用  灭火原理与方法  对比实验
160.65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  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二氧化碳不可燃、不支持燃烧性质  万用瓶的使用
四、科学探究题
170.65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及适用范围  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现象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五、计算题
180.65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  计算混合物中物质或元素的质量分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