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格兰德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山东 九年级 一模 2024-04-15 9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物质构成的奥秘、物化综合试题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1. 化学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B.明矾净水C.酒精消毒D.干冰降雨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解题方法
2. 为制作叶脉书签,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10%的NaOH溶液,部分操作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取用NaOH B.称量NaOH
C.量取所需的水D.读取水的体积
2023-06-16更新 | 1876次组卷 | 52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中考化学真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3. 分类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以下对常见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氧化物:水、生石灰、五氧化二磷B.碱:火碱、熟石灰、纯碱
C.混合物:稀盐酸、食盐水、冰水混合物D.单质:氢气、氧气、氨气
4. 2024年六五环境日以“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主题,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投身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东台,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B.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
C.加大空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D.大力开展五水共治,保护水资源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5.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B.纯碱C.面粉D.食盐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6. 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A.金刚石的硬度比石墨大——碳原子的内部结构不同
B.花园里百花盛开,香气四溢——分子在不停运动
C.气体制成干冰——二氧化碳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D.注射器中的气体通过压缩体积会变小——加压时气体分子变小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7. 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水银B.硫酸铜C.金刚石D.氧气
2024-04-1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格兰德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8.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会形成白烟
B.镁条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
C.向稀盐酸中加入纯碱粉末,冒出大量气泡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无明显现象
9.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需区分的物质实验方法
A氮气和氧气①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②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B氧化铜与木炭粉①灼烧   ②加稀盐酸
C硝酸铵和氯化钠①溶于水测温度   ②观察颜色
D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①通   ②测
A.AB.BC.CD.D
10. 中国航天技术在人类探索浩渺宇宙的前沿不断创新、突破。“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岩主要成分是钛酸亚铁(化学式为FeTi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亚铁离子的符号为Fe3+
B.组成钛酸亚铁的元素中有两种金属元素
C.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D.则Ti元素的化合价是+3
2024-03-22更新 | 10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二桥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11. 香蕉的香味主要来源于其成熟过程中产生的酯类化合物,如乙酸异戊酯(C7H14O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能闻到香蕉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B.乙酸异戊酯中含有氧分子
C.乙酸异戊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4:2
D.乙酸异戊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2. 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以CO2和H2为原料,在构筑的纳米“蓄水”膜反应器中实现了二氧化碳在温和条件下一步转化为乙醇的反应,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C.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7
D.该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2024-03-22更新 | 144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二桥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13. 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NF3(F元素化合价为-1)进行硅芯片蚀刻时的产物均为气体,在蚀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残留物。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乙由分子构成B.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
C.空气中物质丁的质量分数为78%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微粒数之比为1:1
2024-03-05更新 | 172次组卷 | 6卷引用:黄金卷01(河北专用)-【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模拟卷(河北专用)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14. 化学实验是我们应用化学知识、拓展化学思维和培养化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分析以下实验能达到预期效果和目的的是


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实验室制取氢气C.泥水的净化D.验证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A.AB.BC.CD.D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15. 模型建构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原子结构模型和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属于同种元素B.②对应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③
C.⑥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D.③⑤的化学性质相似
2024-03-22更新 | 9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咸阳方圆学校模拟预测化学试题
16. 硫酸铝铵晶体【NH4Al(SO4)2•xH2O】在空气中持续加热生成某金属氧化物。加热该晶体时剩余固体质量和成分随温度变化的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硫酸铝铵性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Al2O3
B.当甲是T1℃刚好完全失去结晶水的产物,则x=12
C.当T2℃~T3℃时生成的气体是氨气
D.固体乙的成分是Al(OH)3
2023-08-14更新 | 244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吴滩初级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7. 以下微粒的化学用语、化学式、所带质子数均无误的是
A.2个氢氧根离子2OH-   18B.1个三氧化硫分子1SO3   40
C.2个碳-60分子2C60   1440D.2个氢原子H2   2

二、多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多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8. 碳及含碳物质有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X可能是石灰水B.Y可能是稀盐酸
C.反应②可能是分解反应D.反应①③的原料可能相同
2023-12-27更新 | 97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一模)化学试题
多选题 | 适中(0.65)
19. 侯氏制碱法以氯化钠、二氧化碳、氨气为原料制备碳酸钠,主要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解池中搅拌的目的是加快溶解速率
B.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只有水
C.母液经处理可得到一种氮肥
D.煅烧炉中反应方程式为
多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20. “84消毒液”是以次氯酸钠(NaClO)为主的高效消毒剂。有效氯含量为5.5%-6.5%,对织物有漂白作用。NaClO有腐蚀性,不稳定,如图是对其稳定性的研究结果。次氯酸钠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有消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84消毒液”应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B.“84消毒液”漂白作用较强,对彩色衣物要慎用
C.该消毒液应密封保存,用50℃以上热水现配现用
D.二氧化碳与次氯酸钠、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困难(0.15)
21. 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根据以下实验装置准确测定出某混合气体中(成分:)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实验台上提供的试剂有:①溶液,②澄清石灰水,③浓硫酸。且装置中试剂均足量。

   

已知:,为了准确测定气体的质量分数,学生设计的思路有如下说法:
(1)实验前应先通一段时间氮气,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然后进行测定实验
(2)进行测定实验时,应先用管式炉加热,再打开活塞K通混合气体
(3)装置戊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水蒸气
(4)若甲、乙中依次盛装试剂①、试剂③,可通过甲、乙反应前后的质量差测出混合气体中的质量
(5)测得各装置甲、乙、丁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即可求出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6)若甲、乙、丁中依次盛装试剂①、试剂③、试剂③,反应结束后,将丙装置拆下后放在空气中冷却后称重,根据丙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及(4)中测得的质量可以求出的质量
上面的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四、多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2. 某固体样品含碳酸钙、氢氧化镁,可能含有碳酸镁。已知碳酸钙、氢氧化镁和碳酸镁受热分解均生成两种氧化物,且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某同学取干燥样品进行研究(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样品中一定含碳酸镁B.样品煅烧生成二氧化碳2.8g
C.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镁质量为0.4gD.样品中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的质量比为50:29
2022-04-26更新 | 48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天津市南开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五、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23. “再生稻”入选“2023年度十大科技名词”,水稻的种植离不开化学的助力。
(1)种植:水稻叶子色发黄缺氮,可以施用___________来改善。(填字母)。该化肥不能与熟石灰共用,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是___________
A.Ca3(PO4)2                         B.NH4NO3                                     C.K2SO4                       D.KCl
(2)储存:常用聚乙烯塑料制成真空包装袋来长期储存大米,聚乙烯塑料属于___________(填“天然”或“合成”)材料。
(3)运输:运输车辆使用的燃料主要来自石油,石油属于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4)食用:大米属于六大基本营养素中的___________
2024-04-1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格兰德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六、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4. 勇于创新是中学生必备的品质。根据如图创新实验回答问题:

(1)图一为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将食品脱氧剂粉末均匀涂抹的目的是______,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______刻度线处,得出空气中氧气体积约为空气体积的
(2)图二为探究燃烧条件实验:观察到①形管中白磷燃烧,②形管中红磷不燃烧,③水中白磷不燃烧。实验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______(填序号),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是______
(3)图三为探究铁生锈条件实验:观察到湿的铁丝网生锈,浸没在刚冷却的开水中的铁丝网无明显变化,由此得出铁生锈与______有关,在形管中的水面分别滴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

七、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25. 请根据图中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P点的含义___________
(2)在t2℃时,向盛有25g甲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3)t2℃时,甲、乙、丙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
(4)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最好采用____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5)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2024-04-1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格兰德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八、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6. 如图所示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注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标注的②仪器名称:__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不选用E作为收集装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加热来制取氨气,选择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不选E或F原因是___________
(4)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图2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① 他们先打开止水夹K1和K2,关闭活塞a、b,通入CO2,观察到试管A中溶液变为___________色,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② 停止通入CO2,关闭止水夹K1和K2,打开活塞a、b,观察到烧杯中低蜡烛先熄灭,高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___________
2024-04-1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格兰德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九、综合应用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7. 金属及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及科学实验中,金属材料的应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1)如图是家用干电池的示意图,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填序号);太阳能电池板则需将铝合金加工成箔片,这是利用了金属的______性。

   

(2)铁制品与______接触容易锈蚀,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除此外请例举一条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_________
(3)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硫酸铜、硫酸亚铁、镁粉中的两种或多种。为确定其固体粉末的成分,先取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过程中及现象如下图所示。

   

①气体1是______(填化学式)。
②若滤液2呈浅绿色,则滤渣1一定含______(填化学式)。
③若滤液1为无色,则滤液2最多含有______种阳离子。

十、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8. 某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生成CO2和H2O,不完全燃烧时生成CO、CO2和H2O。为了确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某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称取1.8g有机物完全燃烧后,测得D装置增重1.08g,E装置增重2.64g。
资料:① 无水CaCl2只吸收水,不吸收二氧化碳;
② 部分固定装置省略,假设每个装置中均吸收完全或反应完全有机物;

(1)实验中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装置D和E___________(“可以”或“不可以”)进行对调,E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F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氧化铜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该有机物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有机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024-04-15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格兰德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十一、综合应用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9. 镁是重要的国防金属,充分利用海边的贝壳(主要成分是CaCO3)和卤水得到氯化镁进而制取金属镁的流程图如图:

(1)试剂X的名称是___________,步骤⑤电解熔融状态的C得到金属镁的过程中,能量转化形式是___________
(2)某校学生在实验室中模拟步骤③的反应,将氯化镁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样品20g,完全溶于113.7水中,再将100g氢氧化钠溶液平均分四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荡,生成白色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请根据有关数据完成下列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024-04-1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格兰德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物质构成的奥秘、物化综合试题

试卷题型(共 29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8
多选题
4
填空与简答
2
实验题
3
综合应用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物质的化学变化
2
身边的化学物质
3
化学与社会发展
4
化学实验
5
物质构成的奥秘
6
物化综合试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  二氧化碳的用途  常见几种净化水操作的比较  海水晒盐原理及流程单选题
20.94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固体药品的取用  液体药品的取用单选题
30.85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  碱的定义  氧化物的定义单选题
40.85空气污染及其保护  水体的污染及保护  合理使用化肥与农药单选题
50.85判断物质是否能形成溶液  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钙单选题
60.65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结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单选题
70.85多种多样的物质及其组成单选题
80.85化学反应现象和结论判断  浓酸敞口放置的变化和现象  酸的通性  碱的通性单选题
90.85氧气的检验及验满  溶解时能量的变化  酸的通性  溶液酸碱性及pH相关关系单选题
100.65氧化物的定义  离子符号的含义及书写  化学式、分子式及涵义  化合价代数和的计算与应用单选题
110.65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化学式、分子式及涵义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比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分数单选题
120.65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  化合价代数和的计算与应用  二氧化碳对生活环境的影响单选题
13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  化合价代数和的计算与应用  空气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单选题
140.85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探究  简易净水器的构造和各部分的作用  制备氢气实验的探究单选题
150.65原子结构示意图含义及应用  最外层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  元素的概念单选题
160.4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单选题
170.65基于构成原子的各微粒数值关系的计算  化学式书写及读法  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单选题
210.15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  碱的通性  气体净化、干燥单选题
二、多选题
180.65碳单质的可燃性  碳单质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二氧化碳的检验、验满及净化
19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侯氏制碱法
200.65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观索现象与总结规律(理综)
220.4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
三、填空与简答
230.65常见化肥的种类及性质  糖类的来源  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化石燃料的形成及现状填空题
250.65结晶分离混合物  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解度的相关计算  图像分析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填空题
四、实验题
240.65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过程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改进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实验探究燃烧条件
260.65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及实验  气体发生、收集装置
280.4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有机物定义和常见的有机物  浓硫酸做干燥剂  碱的通性
五、综合应用题
270.4金属的物理通性与用途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金属与酸反应原理  钢铁的锈蚀
29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溶液和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碱的通性  盐类参与的反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