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中考联考一模化学试题
山东 九年级 一模 2024-04-19 16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构成的奥秘、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化学与社会发展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1. 甲辰龙年,全国各地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下列民俗表演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喷火B.剪纸C.泥塑D.舞狮
A.AB.BC.CD.D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2. 吃海产品、豆类、小米可以补锌。这里的“锌”指的是
A.原子B.分子C.元素D.离子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解题方法
3. 物质具有多样性,可以分为不同类别。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氧化镁B.不锈钢C.石油D.酒精溶液
2024-04-1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中考联考一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真题
解题方法
5. 我国科学家在大气环境中二氧化氮(NO2)探测技术方面取得新突破,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A.-4B.0C.+2D.+4
2023-04-14更新 | 47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真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6. 2024年中国环境日的主题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A.节约能源,禁用化石燃料B.合理施肥,维护生态平衡
C.布袋购物,减少“白色污染”D.垃圾分类,资源循环利用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7. 某同学用pH计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表,酸性最强的物质是(  )
物质肥皂水牙膏西瓜汁苹果汁
pH10.28.55.82.4
A.肥皂水B.牙膏C.西瓜汁D.苹果汁
2020-05-17更新 | 113次组卷 | 7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二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8. 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具有助燃性,常用作燃料
B.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且没有毒性,可用作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的保护气
C.工业上可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D.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差
2024-04-1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中考联考一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解题方法
9. 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水体有自净能力,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自来水厂通常对天然水进行沉降、过滤、灭菌等净化操作生产自来水
2023-07-08更新 | 906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烟台海阳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解题方法
10. 钴是可充电电池的重要组成元素,如图为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B.元素符号为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7D.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
2023-12-05更新 | 668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3年海南省中考化学真题
12. “天宫”中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是宇航员生活的重要保障。如图是资源再利用中的一个微观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变化
C.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和有机物之间的转化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O2CH4+H2O
2023-08-17更新 | 525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化学真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13. 麻黄是中医治疗咳嗽的经典方剂“麻黄汤”中的一味中药,下列关于其有效成分之一麻黄碱(C10H15NO)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四种元素组成B.由27个原子构成
C.氮、氧元素质量比为1:1D.含有NO分子
2023-08-17更新 | 589次组卷 | 9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化学真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14. 世界每年因锈蚀而损失的金属数量巨大,防止金属锈蚀已成为科学研究中的重大课题。下列有关金属锈蚀与保护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铁表面刷油漆可以防止铁锈蚀
B.同样的铁制品在潮湿多雨的地区比在干燥的地区更易锈蚀
C.铁锈蚀的实质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了化学反应
D.铝的抗锈蚀性能比铁强,生活中可用钢丝球洗刷铝锅
2023-04-24更新 | 8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梧州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抽样调研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15. 分离与提纯是获得物质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除去CaO中混有的少量CaCO3加适量水溶解,过滤
B除去Cu粉中混有的少量CuO加过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C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向其中通入过量氧气,点燃
D除去Na2SO4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OH滴加稀盐酸至溶液pH=7
A.AB.BC.CD.D
2024-02-10更新 | 290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21 物质的除杂(考点)-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考点微专题(广东专用)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6. 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t1℃时,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B.t1℃时,将12gNa2CO3固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62g
C.将t1℃时Na2CO3的饱和溶液升温到℃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温度在t2℃以内时,若Na2CO3中混有少量的NaCl,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Na2CO3
2024-04-1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中考联考一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解题方法
17. 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两个碳原子: C2B.两个镁离子: 2Mg+2
C.三个氮分子: 3N2D.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2023-10-28更新 | 693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化学真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18.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H2O和H2O2化学性质不同。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
B.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C.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能量的变化
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变
2024-04-1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中考联考一模化学试题

二、多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多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9. 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一中转化1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B.图二中转化1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C.图一、图二对比说明,相同反应物,在不同反应条件下,产物可能不同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
2024-04-1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中考联考一模化学试题
20. 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H2、H2O、CO、CO2,学习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检验(实验开始前先向装置内通一段时间混合气体),反应一段时间后(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观察到A、D装置中白色粉末均变蓝(已知: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B、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装置B和E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完全相同
B.E装置后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C.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H2O,可能含有H2
D.C装置内现象为粉末由红色变成黑色
2024-04-2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中考联考一模化学试题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21. 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间的相互关系,涉及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反应(“―”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转化),下列选项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选项
ABa(OH)2H2SO4BaCl2CuSO4
BCa(OH)2HClNaOHCaCO3
CNa2CO3Ca(OH)2H2SO4BaCl2
DH2O2H2OCuO
A.AB.BC.CD.D
2024-05-04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中考联考一模化学试题

四、多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2. 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pH=2的稀盐酸至过量,溶液pH的变化
B.向盛有HCl和CuCl2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人NaOH溶液至过量
C.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与水混合
D.向质量相等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逐渐加入稀硫酸至过量

五、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23. 请回答下列问题。
化学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力量。与生活、生产和科技发展息息相关。
(1)生活中的化学
①每年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每天需要摄入一定量的奶类、蛋类、蔬菜、水果等食物以保证营养均衡。牛奶、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物质是_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
A.维生素C                 B.纤维素          C.淀粉          D.蛋白质
②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内壁上往往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厨房中常用的下列四种物质中,可以通过浸泡将水垢除去的是:_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
A.食用油             B.食醋            C.食盐            D.料酒
(2)医药中的化学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及其研究小组在1969年就发现中药青蒿具有抗疟效果,但用水煎熬青蒿所得提取物无效;后受古代药方启发,经过多次实验,终于在低温条件下成功提取出有效成分青蒿素,由此可推知青蒿素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属于______(填“氧化物”、“有机物”、“无机物”之一)。
(3)农业中的化学
草木灰是一种常见的农家肥料,其水溶液呈碱性。是一种碱性肥料。下列化肥中,不能与草木灰混用的是:_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
A.硫酸钾[K2SO4]B.磷酸钙[Ca3(PO4)2]C.氯化铵[NH4Cl]D.硝酸钾[KNO3]
(4)科技中的化学
开发和利用清洁高效的新能源,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氢能产业蓝图正徐徐展开。现有工业制氢方式中,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氢是一种重要工艺。在加热条件下,甲烷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024-04-1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中考联考一模化学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24.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阅读表中信息回答问题。

周期
IA0
1H     1IIAIIIAIVAVAVIAVIIA2     He
1.0084.003
23     Li4     Be5     B6     C7     N8     O9     F10     Ne
6.9419.01210.8112.0114.0116.0019.0020.18
311     Na12     Mg13     Al14     Si15     P16     S17     Cl18     Ar
22.9924.3126.9828.0930.9732.0635.4539.95
(1)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
(2)13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3)表中与氮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______。(填写元素符号)
(4)11~18号元素在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结构中的______相同。
(5)金刚石是由表中的______元素组成的。(填写元素符号)
2024-04-1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中考联考一模化学试题

六、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5. 气体的实验室制备是学生必备的实验技能,以下是实验室用于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小明同学通过三组实验对药品进行优化选择:①wg块状大理石、7%的稀盐酸②wg块状大理石、7%的稀硫酸③wg粉末状大理石、7%的稀盐酸。产生CO2的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酸足量且杂质不与酸反应)。实验①对应图中曲线______(填写“甲”或“乙”或“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使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导管口______(填“a”或“b”)处,观察到______则证明气体已经收集满。

(3)实验室制取少量氢气时,可选用装置D或E收集。由此推断,氢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
2024-04-1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中考联考一模化学试题

七、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26. 如图是初中化学的几个典型小实验,请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红磷需要过量的原因是______;若反应结束后未冷却至室温读数,会导致测定结果偏______(填“大”或“小”)。
(2)实验二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内留有水的原因是______;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实验三通入CO2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4)实验四中,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
2024-04-1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中考联考一模化学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较难(0.4)
27. “乌铜走银”是我国一种独特的铜制工艺品技艺,迄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
(1)乌铜是一种合金,其硬度比纯铜______(填“大”或“小”);乌铜经锻打、碾压可做成不同厚度的乌铜片,说明乌铜具有良好的______
(2)“乌铜走银”的技艺是在乌铜上雕刻各种图案,然后将熔化的银水填入图案中,冷却后打磨光滑。银长时间放置后依然光亮,原因是______
(3)乌铜表面黑色物质主要是氧化铜。利用稀硫酸和铁从氧化铜中得到铜单质可通过以下两种方案实现:
方案一:FeH2Cu
方案二:CuOCuSO4Cu
①上述两种方案中较优的是______(填“方案一”或“方案二”)理由是______
②西汉刘安所著《淮南万毕术》中提到“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方案二中体现这一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乌铜的废料经初步处理后可得到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若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Zn,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Ag,Cu
B.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AgNO3、Cu(NO3)2
C.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可能呈蓝色
D.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Ag+,Cu2+,Zn2+
2024-04-1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中考联考一模化学试题

八、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8. 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结束后,将A、B、C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烧杯D中,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呈红色。

【提出问题】烧杯D中上层清液含有哪些溶质(除指示剂外)?
【分析讨论】小组讨论后认为,确定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思维路径:①考虑反应物用量的不同;②抓住化学反应的本质,即微粒的重组。
某小组同学分析过程笔记如图:

【实验探究】
(1)为了确定废液的组成,小组按如表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I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静置无沉淀,溶液呈红
肯定没有______(填写离子符号)
II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X”溶液,静置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除Na+、Cl-外,溶液中肯定还含有______(填写离子符号)

(2)根据实验I可以初步推断:上层清液中溶质(除指示剂外)所有可能的组成情况有______种(填写数字)。
(3)实验II中应加入的X是______溶液。(填写化学式),X溶液加入时需要过量的原因是______
【实验结论】
(4)通过整体实验探究小组确定烧杯D中上层清液的溶质除指示剂外还有______(填写化学式)。
2024-04-1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中考联考一模化学试题

九、综合应用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9. 食盐是人体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的必需品。是重要的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食盐还是制造烧碱、氯气、盐酸和纯碱等的基本原料。被广泛用于制造化学肥料、塑料、合成橡胶和染料等。

(1)应用I为利用NaCl配制生理盐水。主要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______→装瓶存放。
(2)应用II为以NaCl为原料,制备烧碱的过程,由NaCl转变为NaOH。物质的元素组成发生了变化,还需要补充含有______元素的原料(填写元素符号)。
(3)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应用III为氨碱法生产纯碱的第一步反应,请从酸碱反应的角度进行分析,先通NH3,再通CO2的原因是______
(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纯碱样品(杂质为氯化钠)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以下方案:
取12g纯碱样品置于干净的烧杯中,加入适量水,使固体样品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1.1%的CaCl2溶液。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

①当加入CaCl2溶液50g时(即图中A点),烧杯中溶液里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______(填写离子符号)。
②当加入CaCl2溶液100g时(即图中B点)。恰好完全反应,试利用测得数据,通过计算,求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结果精确至0.1%)
2024-04-1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中考联考一模化学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构成的奥秘、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化学与社会发展

试卷题型(共 29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9
多选题
3
填空与简答
4
实验题
1
科学探究题
1
综合应用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物质的化学变化
2
物质构成的奥秘
3
身边的化学物质
4
化学实验
5
化学与社会发展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单选题
20.94多种多样的物质及其组成单选题
30.94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单选题
40.85浓硫酸的稀释  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过滤单选题
50.85化合价代数和的计算与应用单选题
60.94有机材料对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常见几种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合理使用化肥与农药  垃圾分类(上海)单选题
70.94溶液酸碱性及pH相关关系单选题
80.65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  空气质量报告  氧气助燃性及实验  工业制取氧气单选题
90.85自来水厂净化过程  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  水资源的现状  水体的污染及保护单选题
100.65原子中各类微粒的数值关系  元素符号书写及含义  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分类  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单选题
110.85物质化学性质的决定因素单选题
120.8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单选题
130.85化学式、分子式及涵义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比单选题
140.65金属与氧气反应  钢铁的锈蚀  金属的防锈措施单选题
150.4酸的通性  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  点燃单选题
160.65结晶分离混合物  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解度的相关计算  图像分析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单选题
170.85离子符号的含义及书写  元素符号书写及含义  化学式、分子式及涵义  化合价代数和的计算与应用单选题
180.85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  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能量转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单选题
210.65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  酸的通性  碱的通性  盐类参与的反应单选题
二、多选题
190.65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自然界碳循环  常见几种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根据图像分析结论
200.65二氧化碳的检验、验满及净化  一氧化碳的毒性及安全使用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  根据现象推测结论
220.65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  溶解时能量的变化  溶液酸碱性及pH相关关系  盐类参与的反应
三、填空与简答
230.8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有机物定义和常见的有机物  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蛋白质填空题
240.65最外层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  离子符号的含义及书写  元素周期表结构及简单规律  金刚石的相关知识填空题
260.65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过程  铁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二氧化碳不可燃、不支持燃烧性质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及实验填空题
270.4合金的认识  金属与氧气反应  金属活动顺序理解和判断  盐类参与的反应填空题
四、实验题
25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  氧气的制取中装置的选择  二氧化碳的检验、验满及净化
五、科学探究题
280.65酸的通性  碱的通性  盐类参与的反应  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
六、综合应用题
290.65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  盐类参与的反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