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校级联考】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七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湖北 九年级 期中 2019-02-09 38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1. 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火烧赤壁B.凿壁偷光C.司马光砸缸D.铁杵磨成针
2022-01-07更新 | 452次组卷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2. 以下错误操作经四位同学改进后,完全正确的是
A. 氧气的验满B. 用镊子加锌粒
C. 用玻璃棒引流D. 改用10mL量筒
2019-02-0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七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3. 武汉有大小湖泊166个,被称为“百湖之城”。湖泊中的水是自然界赋予我们的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活中可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
B.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有利于节约用水
C.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异味和色素,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D.水通电分解时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019-02-0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七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C.水银温度计内的水银热胀冷缩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
D.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这个过程发生了分解反应
2019-02-0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七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5. 2017年1月27日,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胡炳成教授团队成功合成世界首个全氮阴离子化合物,其化学式为NaN5·3H2O,该化合物中含有N5- 等微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5- 是一种单质B.1个N5- 带1个负电荷
C.1个N5- 中共含有35个质子D.1个N5- 中共含有35个电子
2019-02-07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七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6. 下列是某位同学对阶段学习的有关内容的归纳,①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②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不可能是化合物;③动植物的呼吸和铁丝燃烧都有氧气参与,所以都是氧化反应;④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⑤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还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⑥同种元素在同一物质中可以显不同的化合价。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⑤B.④⑤⑥C.③⑤⑥D.②③④⑤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7.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电解水一段时间B.测定空气中O2含量
C.加热高锰酸钾制O2D.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8. 某学习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对空气成分的探究进行了如下实验:(提示:通常条件下,白磷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1)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试剂,在医用输液袋中装入VmL空气,连接装置。
(2)打开弹簧夹K1.K2,缓慢将袋中的空气全部排出。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V1 mL
(3)关闭弹簧夹 K1.K2,再向烧杯中加入热水,观察到白磷燃烧。
(4)待装置冷却至室温,打开K2,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V2 mL。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3)中加入热水的作用是吸收五氧化二磷,防止污染空气
B.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可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为:(V1-V2)/V1×100%
C.V2 mL是空气中已反应的氧气之外的气体的总体积
D.若白磷的量不足,会导致V2的读数偏大
2019-02-07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七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二、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较易(0.85)
9. 2018年5月9日,我国“高分五号”卫星发射成功。
(1)高氯酸钾(KClO4)可用作火箭燃料,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2)“高分五号”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作卫星天线。如图是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则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周期,x的数值是_______
   
(3)“高分五号”是我国首颗对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甲烷(CH4)等多个环境要素进行监测的卫星。 催化还原法是消除大气中氮氧化物污染的新工艺,主要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请写出图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反应前后元素和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D.丙是由两个氮原子构成的 E.反应生成的戊.丁的质量比为11:9
2019-02-0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七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三、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实验题 | 较易(0.85)
10. 某研究小组对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进行如下探究

(1)实验一:氧气的制取实验
①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不能作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的发生装置的是_____(填序号)。
②把H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并测定氧气的体积,应在_______端(填“a”或“b”)连接上一个量筒。
③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用止水夹夹住胶皮管,向长颈漏斗内加水,一段时间后,若_____,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2)实验二:探究制取氧气的适宜催化剂
实验方案如下:
Ⅰ.用二氧化锰.氧化铜.氧化铁.氧化铬(Cr2O3)四种催化剂分别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滴入氯化钙溶液制成含等质量催化剂大小相同的海藻酸钠微球,备用。
Ⅱ.取30粒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改用其他三种微球,分别重复上述实验,得到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如下:

①每次实验时,海藻酸钠微球数应相同的原因___________
②用含二氧化锰的海藻酸钠微球进行实验,60s时压强瞬间回落的原因是_________
③从实验曲线看,催化效果较好.反应温和的催化剂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019-02-0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七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四、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推断题 | 适中(0.65)
11. 化学变化中,同种元素可在不同物质中“旅行”。(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某种物质通过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1为氢元素的“旅行”路线,按A和B物质所含元素种类递减的规律,写出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若图2为氧元素的“旅行”路线。其中丙为黑色固体,甲和丁所含元素种类相同,且在常温下均为液体,则丙物质的名称为_______,乙→丙的反应属于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2019-02-07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七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五、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科学探究题 | 较难(0.4)
12. 甜叶菊苷具有高甜度低热能的特点,是一种新型甜味剂,我国是全国最主要的生产国,实验小组欲探究甜叶菊苷的元素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提出猜想】甜叶菊苷由什么元素组成?
【进行实验】小晴取适量的甜叶菊苷按如图进行操作,并分别将干冷的烧杯和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倒置与火焰上方。
【讨论交流】其他同学认为小晴的实验设计不严谨,原因是 ________ 。经改进试验后,检验到甜叶菊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由此确定甜叶菊苷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继续探究】为了进步确定其元素组成。利用如图进行实验。(已知:装置中C中的氧化铜能确保甜叶菊苷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
   
(1)实验前要通一会儿氮气,目的是 _______
(2)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数据记录】4.02g甜叶菊苷在C装置中充分燃烧后,D装置增重2.7g,E装置增重8.36g。(产物被完全吸收)
【分析与讨论】数据分析:4.02g 甜叶菊苷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______ g,由此可以确定甜叶菊苷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其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_________
【反思评价】若没有F装置,对氧元素质量测定结果的影响是 ___ 。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019-02-07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七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六、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计算题 | 较易(0.85)
13. 某同学取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记录产生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试管内固体的成分是__________
(2)混合物中原氯酸钾的质量为?(写出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019-02-07更新 | 146次组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物质构成的奥秘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8
填空与简答
2
实验题
1
科学探究题
1
计算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物质的化学变化
2
身边的化学物质
3
化学实验
4
物质构成的奥秘
4,5,6,9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单选题
20.94氧气的检验及验满  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固体药品的取用  过滤单选题
30.94水的净化方法  硬水的危害及软化方法  电解水生成物的验证  爱护水资源单选题
40.85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空气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硫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工业制取氧气单选题
50.65原子中各类微粒的数值关系  离子中各类微粒间数值关系单选题
60.65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  氧化物的定义  元素的概念  常用化合价规律单选题
70.65空气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制取氧气实验的图像问题  基于电解水实验结论的相关计算单选题
80.4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改进  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及实验单选题
二、填空与简答
90.8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及结构示意图的综合考查  化合价代数和的计算与应用填空题
110.65铁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  电解水原理  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推断题
三、实验题
100.85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  氧气的制取中装置的选择  固液加热型装置气密性的检验
四、科学探究题
120.4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及实验  浓硫酸做干燥剂
五、计算题
130.85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氯酸钾制取氧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