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0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2
山东 九年级 模拟预测 2020-06-24 41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实验、化学与社会发展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1. 某化学小组在完成实验室制取CO2实验后,过滤得100g混合溶液,已知其中H+和Ca2+的个数比为2:1,为了弄清所得溶液的组成,向溶液中加入20g碳酸钠样品(所含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其他物质反应),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14.4g固体,求混合液中氯化氢和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
A.7.3%   11.1%B.3.65%  20%C.3.65%  5.55%D.7.3%   10%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2. 某同学在做加热氯酸钾抽取氧气的实验中,错把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加入氯酸钾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B.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量增加
C.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量不变
D.很难反应,几乎收集不到氧气
2019-10-30更新 | 519次组卷 | 12卷引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3. 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可制取生石灰()。现有100g CaCO3样品,高温锻烧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67g。下列推断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A.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的原因是逸出了二氧化碳气体
B.生成物中CaO的质量是42g
C.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40%
D.剩余固体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大于1:4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名校
4. 现有硫酸钾和碳酸钾的混合物 12.6g,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钡溶液至恰好不再产生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其质量为 24.4g,并得到不饱和溶液 188.2g。则加入硝酸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A.5.9%B.11.8%C.17.6%D.26.1%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5.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三组试剂均正确的是(  )
待鉴别的物质鉴别试剂1鉴别试剂2鉴别试剂3
A稀盐酸和稀硫酸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氧化铜
B氯化铵和氯化钙硝酸银溶液熟石灰碳酸钠溶液
C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熟石灰硝酸铜溶液
D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燃着的木条澄清石灰水

A.AB.BC.CD.D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6. 能在pH为5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A.ZnSO4、FeCl2、NaClB.CaCl2、Na2SO4、NaOH
C.BaCl2、KNO3、AgNO3D.K2SO4、NaNO3、NH4Cl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7. 下列离子能在pH=12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K+、H+    B.Na+、Cl-、OH-、Al3+
C.Cl-、K+、Na+      D.Ag+、Cl-、K+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8.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丙
B.t2℃时,20g丙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70g溶液
C.若要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D.将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9.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铜、碳酸钠、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该白色粉末加足量水溶解,得无色溶液A。
②在无色溶液A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分别得到无色溶液B和白色沉淀C;将白色沉淀C洗涤,烘干后称得质量为
③在白色沉淀C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有气泡冒出。
④在无色溶液B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
由上述实验得出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白色粉末中不含碳酸钙、硫酸钠、硫酸铜B.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一种溶质
C.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氯化钠D.步骤③生成的气体质量可能是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温度不变,对100 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一后,甲和乙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实验二后,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C.实验二后,甲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实验二后,甲和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2019-05-04更新 | 879次组卷 | 19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19年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

二、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推断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其流程简图和部分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

已知:①母液中有一种铵态氮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
(2)结合图2分析,图1反应1中NaHCO3作为晶体析出的原因是_____,从图2中还能获得的一条信息是_____
(3)图1中得到的母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 (填离子符号), 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
(4)从图2可以看出温度高于60°C,NaHCO3的溶解度曲线“消失”了,其原因可能是_____

三、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2. 如图是小明同学配制100g 10% 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_____ (填序号)。
(2)认真观察 指出图中错误的操作步骤 _____ (填序号)。
(3)配制该溶液需要NaCl固体 _____ g,需要水 _____ mL(ρ=1g/mL),量取所需要的水应选择 _____ (选填“10mL”、“50mL”或“100mL”)量筒。
(4)下列因素会使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_____ (填序号)①药品和砝码放错了盘 ②量取水时仰视量筒刻度 ③所用烧杯内事先残留少量蒸馏水 ④将所配溶液转入试剂瓶时,不慎洒到外面少量。⑤使用粗盐代替氯化钠进行配制。

四、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推断题 | 较难(0.4)
13. 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指向生成物),其中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A、C常温下是气体,H和I中含有一种相同元素,H不溶于稀硝酸。

请回答下面问题:
(1)物质I的化学式是____;物质E的化学式是____
(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物质F属于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五、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科学探究题 | 适中(0.65)
14. 某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探究铁与水蒸气的反应,请帮助他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1)按图甲装好药品,连接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

(2)加热一段时间后,灰色铁粉逐渐变黑,吹泡器连续吹出气泡,且气泡向上飞起;用燃着的木条靠近气泡,能产生爆鸣。
(3)同学们讨论后认为: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固体是“铁的一种氧化物”,玻璃管内的黑色固体中还可能含有“过量的铁”。
【查阅资料】铁有三种氧化物(FeO、Fe2O3、Fe3O4),其中FeO接触到空气会立即由黑色变为红棕色;铁的三种氧化物都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倒出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平铺于白纸上黑色固体不变色黑色固体中一定没
_____(填物质名称)
取上述黑色固体少许,装入试管,加入足量硫酸铜溶液_____ ,有红色固体出现黑色固体中一定
含有_____

六、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实验题 | 适中(0.65)
15. 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因原料利用率高,并能进行连续生产,从而享誉中外。某课外兴趣小组同学,按照“侯氏制碱法”原理,设计了如下图所示一套实验装置。
   
实验室可供选用的药品有:浓氨水、纯碱、大理石、稀盐酸、稀硫酸、熟石灰、氯化
铵、氯化钠。
(1)A、D 中最合适的试剂为:A _______ ,D _______ (填名称)。
(2)本实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先通 ______ 气体,再通 ______ 气体,原因是 _______
(3)小红同学认为实验装置中存在某些不足,请指出其中的一处错误 _________
(4)在改进装置后,小丽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所用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溶质 58.5g,实验最后得到无水碳酸钠 26.0g,针对实验结果,该同学认真分析了造成损失的原因,发现其操作步骤并没有错误,则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

七、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计算题 | 适中(0.65)
16. 称取BaCl2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32.5g,加入100g蒸馏水,完全溶解后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的Na2SO4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Na2SO4和NaCl中均含有钠元素,钠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周期。
(2)完全反应后生成BaSO4沉淀_____g。
(3)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2SO4溶液质量是_____g。
(4)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_____(精确到0.1%)(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实验、化学与社会发展

试卷题型(共 16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0
填空与简答
2
实验题
2
科学探究题
1
计算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物质的化学变化
1,2,3,7,14
2
身边的化学物质
3
物质构成的奥秘
4
化学实验
5
化学与社会发展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4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盐类参与的反应单选题
20.94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  氯酸钾制取氧气单选题
30.4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质量比  计算混合物中物质或元素的质量分数单选题
40.4溶质质量分数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单选题
50.65铵根离子的验证  物质鉴别——选用试剂鉴别单选题
60.65溶液中物质是否共存相关判断单选题
70.85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与应用  溶液中物质是否共存相关判断单选题
80.65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换  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图像分析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单选题
90.4盐类参与的反应  碳酸根离子的验证  几种常见阴、阳离子的鉴别  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单选题
100.65溶液的基本特征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换  溶质的质量分数单选题
二、填空与简答
110.65晶体与非晶体  侯氏制碱法  过滤推断题
130.4物质推断的综合应用  各类物质间反应的总结  常见物质的颜色推断题
三、实验题
120.65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仪器  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
150.65制取二氧化碳原理的拓展  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钙  侯氏制碱法
四、科学探究题
140.65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氢气的物理性质  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
五、计算题
160.65溶液和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盐类参与的反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