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0年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山东 九年级 二模 2020-07-09 32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 除去食盐溶液中的Na2SO4和CaCl2杂质的操作有:①加入过量BaCl2溶液;②过滤;③加入适量盐酸;④蒸发结晶;⑤加入过量Na2CO3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B.
C.D.
2019-06-22更新 | 535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2.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①C→CO→CO2
②Al→Al2O3→AlCl3
③Na2CO3→NaCl→NaNO3
④CaCO3→CaO→Ca(OH)2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3. 下列关于“尖上的化学”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预防缺碘性疾病,每天都要食用大量的加碘盐
B.为了满足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唯一的途径是食用大量蔬菜、水果
C.为了延长食品保质期,可在食品中添加适量的防腐剂
D.为了防止水产品腐烂,可用适量的甲醛(福尔马林)溶液浸泡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4. La(镧)是一种活动性比锌强的金属元素,其氧化物为La2O3,对应的碱La(OH)3,难溶于水,而LaCl3、La(NH3)3都易溶于水,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直接反应生成LaCl3的是
A.La+HClB.La2O3+HClC.La(OH)3+HClD.BaCl2+La(NO3)3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5.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三组试剂均正确的是(  )
待鉴别的物质鉴别试剂1鉴别试剂2鉴别试剂3
A稀盐酸和稀硫酸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氧化铜
B氯化铵和氯化钙硝酸银溶液熟石灰碳酸钠溶液
C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熟石灰硝酸铜溶液
D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燃着的木条澄清石灰水

A.AB.BC.CD.D
6. 若向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稀盐酸,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A.B.C.D.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7. 下列离子能在pH = 12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SO42-、NO3-、K+、H+B.Na+、Cl-、OH-、Al3+
C.Cl-、NO3-、K+、Na+D.Ag+、Cl-、CO32-、K+
2016-11-28更新 | 470次组卷 | 5卷引用:2009年全国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考点22酸和酸的化学性质(包括指示剂)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8. 组成和结构决定性质。下列是小江同学总结的有关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其中错误的是
A.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由于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B.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酸类物质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H+
D.钠原子与氯原子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它们原子核外电子数不同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9.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铜、碳酸钠、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该白色粉末加足量水溶解,得无色溶液A。
②在无色溶液A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分别得到无色溶液B和白色沉淀C;将白色沉淀C洗涤,烘干后称得质量为
③在白色沉淀C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有气泡冒出。
④在无色溶液B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
由上述实验得出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白色粉末中不含碳酸钙、硫酸钠、硫酸铜B.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一种溶质
C.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氯化钠D.步骤③生成的气体质量可能是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10. 氯化钡是一种可溶性重金属盐,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用毒重石(主要成分为BaCO3)制备氯化钡晶体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体X是二氧化碳B.工艺流程中氯化钡溶液可以循环利用
C.操作Y的名称是过滤D.室温下洗涤氯化钡晶体可选用饱和氯化钠溶液
2017-06-02更新 | 14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二、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11.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2℃时,丙的溶解度为________
(2)将t2℃时500g甲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20g水后过滤,得到滤液的质量是_____,过滤操作所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
(3)将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
B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C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最多的是丙
D 所得溶液中,含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丙>乙>甲

三、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实验题 | 适中(0.65)
12. 下列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常用装置。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制取少量CO2,宜采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若用上述适宜的发生装置制取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收集氧气做铁丝燃烧的实验,最适宜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4)若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并选择装置C作发生装置,相比较C装置的优点是____。氢气作为新能源有许多优点,但是大量使用氢气还有一定的困难,原因是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四、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13. 如图所示,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可发生中和反应,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为单质.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的俗称为______.
(2)的化学式为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科学探究题 | 适中(0.65)
14. 某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探究铁与水蒸气的反应,请帮助他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1)按图甲装好药品,连接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

(2)加热一段时间后,灰色铁粉逐渐变黑,吹泡器连续吹出气泡,且气泡向上飞起;用燃着的木条靠近气泡,能产生爆鸣。
(3)同学们讨论后认为: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固体是“铁的一种氧化物”,玻璃管内的黑色固体中还可能含有“过量的铁”。
【查阅资料】铁有三种氧化物(FeO、Fe2O3、Fe3O4),其中FeO接触到空气会立即由黑色变为红棕色;铁的三种氧化物都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倒出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平铺于白纸上黑色固体不变色黑色固体中一定没
_____(填物质名称)
取上述黑色固体少许,装入试管,加入足量硫酸铜溶液_____ ,有红色固体出现黑色固体中一定
含有_____
15. 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某次实验时偶然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这一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
②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猜想假设】
猜想一:该气体为O2
猜想二:该气体为______
猜想三:该气体为O2和Cl2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序号操作现象结论
方案Ⅰ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甲、乙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甲瓶,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乙瓶。木条复燃,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猜想______成立
方案Ⅱ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甲、乙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甲瓶,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乙瓶。木条______,淀粉碘化钾试纸______猜想三成立
【反思评价】为什么两种方案得出的结论不一致?哪个是正确的?
①同学:方案Ⅰ结论不正确,其操作不合理,不合理之处是______
②老师:不需要进行实验,就能排除猜想一,理由是______
【拓展应用】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准备回收固体剩余物中的不溶物二氧化锰,实验的主要步骤为:①溶解、②______、③洗涤干燥。步骤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六、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计算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Cu与Zn的合金称为黄铜,有优良的导热性和耐腐蚀性,可用作各种仪器零件。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黄铜的组成,取10g该黄铜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分5次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每次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于下表: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g)
第1次10m
第2次107.4
第3次106.1
第4次105.6
第5次10n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从以上数据可知,最后剩余的5.6g固体的成分是_____;表格中,m=_____,n=_____。
(2)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计算所用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
2019-12-06更新 | 213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构成的奥秘

试卷题型(共 16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0
填空与简答
2
实验题
1
科学探究题
2
计算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身边的化学物质
2
化学实验
3
化学与社会发展
4
物质的化学变化
5
物质构成的奥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钙  蒸发  过滤  除杂单选题
20.65碳及其化合物间相互转化  金属与氧气反应  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钙  盐类参与的反应单选题
30.85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物质  合理饮食  人体内的微量元素——碘、铁元素单选题
40.85金属与酸反应原理  酸的通性  各类物质间反应的总结单选题
50.65铵根离子的验证  物质鉴别——选用试剂鉴别单选题
60.65溶液酸碱性及pH相关关系  盐类参与的反应单选题
70.4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与应用  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  溶液中物质是否共存相关判断单选题
80.85原子结构示意图含义及应用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结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酸的通性的微观实质单选题
90.4盐类参与的反应  碳酸根离子的验证  几种常见阴、阳离子的鉴别  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单选题
100.4酸的通性  盐类参与的反应  过滤  几种常见阴、阳离子的鉴别单选题
二、填空与简答
110.65固体溶解度概念  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溶解度的相关计算填空题
130.85生石灰的性质及用途  各类物质间反应的总结推断题
三、实验题
120.65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  制取二氧化碳实验的改进  氢气的用途  气体发生、收集装置
四、科学探究题
140.65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氢气的物理性质  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
150.65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氧气的检验及验满  过滤  根据现象推测结论
五、计算题
160.65溶质质量分数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